有效读懂诗歌之八——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
5、这首诗开头几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6、这首诗中的某句话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例四] (2011·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
参考答案:“独怜京国人南窜”是全诗的中心, 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 见花鸟而愁;最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这些 都是诗人远离京城,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 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
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
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
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
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技巧:
1.卒章显志。
8. 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仇旧恨相继”几 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 见所闻,(1分)“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1分)
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 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5、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Leabharlann Baidu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 3、转换话题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 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 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 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 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己皆 以文章擅句被时人誉为“二妙”,金亡后终不仕元。
②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请问:词的上片“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几句 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 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 丛生。这几句不仅渲染了花的生活环境, 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 。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
四、古诗词结构
古诗词的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 起伏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 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
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 尾呼应等,鉴赏诗词中的结构技巧往往提问思路 特征或是考查关键诗句的作用。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首句
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 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解析] “春日忆李白”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思 念、怀想友人之作。怀念对象是李白。
首联概括赞美李白的诗,没人能比得上,豪放飘 逸、超凡脱俗。表达作者对李白由衷的钦佩。颔 联具体评价李白的诗风:“清新”“俊逸”。颈 联写景融情,诗人身居“渭北”,李白地处“江 东”;“春天树”给人深茂之感,“日暮云”给 人郁积之感。虚实结合,于平实景物中融会着对 李白深深的思念、怀想之情。尾联抒发相聚的愿 望,“何时”“重与”把作者渴望早日与朋友相 见、重聚、切磋诗艺的愿望表达出来。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 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渡,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 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 结合得水乳交融。
[参考答案]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 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 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解题方略] 第一步: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第二步: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
第三步: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 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
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3 分)
(3)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为诗歌奠 定某种基调。
(4)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 深省的作用。
满江红
段克己①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②。疏篱下, 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 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 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 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6、尾句的结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常见设问方式] 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 2.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4.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
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的作用,即“起”句有奠定基调 的作用。
“承”是承接起句
是“起”句的延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就是转句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 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 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 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 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 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 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 病登台的孤独。
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 诗歌的主旨。
2.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 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 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 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 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3.以小见大。 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诗中借杨贵妃吃荔枝的小事讽喻帝王荒淫
误国,总结历史教训。可谓以小见大。
4、首句的结构作用:
(1)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以下对什么的 描写
(2)为下文对什么的描写作铺垫
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 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往往有点 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 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 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 瑟、肃杀的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5、这首诗开头几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6、这首诗中的某句话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例四] (2011·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
参考答案:“独怜京国人南窜”是全诗的中心, 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 见花鸟而愁;最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这些 都是诗人远离京城,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 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
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
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
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
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技巧:
1.卒章显志。
8. 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仇旧恨相继”几 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 见所闻,(1分)“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1分)
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 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5、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Leabharlann Baidu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 3、转换话题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 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 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 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 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己皆 以文章擅句被时人誉为“二妙”,金亡后终不仕元。
②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请问:词的上片“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几句 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 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 丛生。这几句不仅渲染了花的生活环境, 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 。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
四、古诗词结构
古诗词的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 起伏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 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
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 尾呼应等,鉴赏诗词中的结构技巧往往提问思路 特征或是考查关键诗句的作用。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首句
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 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解析] “春日忆李白”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思 念、怀想友人之作。怀念对象是李白。
首联概括赞美李白的诗,没人能比得上,豪放飘 逸、超凡脱俗。表达作者对李白由衷的钦佩。颔 联具体评价李白的诗风:“清新”“俊逸”。颈 联写景融情,诗人身居“渭北”,李白地处“江 东”;“春天树”给人深茂之感,“日暮云”给 人郁积之感。虚实结合,于平实景物中融会着对 李白深深的思念、怀想之情。尾联抒发相聚的愿 望,“何时”“重与”把作者渴望早日与朋友相 见、重聚、切磋诗艺的愿望表达出来。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 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渡,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 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 结合得水乳交融。
[参考答案]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 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 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解题方略] 第一步: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第二步: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
第三步: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 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
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3 分)
(3)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为诗歌奠 定某种基调。
(4)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 深省的作用。
满江红
段克己①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②。疏篱下, 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 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 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 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6、尾句的结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常见设问方式] 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 2.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4.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
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的作用,即“起”句有奠定基调 的作用。
“承”是承接起句
是“起”句的延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就是转句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 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 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 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 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 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 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 病登台的孤独。
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 诗歌的主旨。
2.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 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 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 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 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3.以小见大。 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诗中借杨贵妃吃荔枝的小事讽喻帝王荒淫
误国,总结历史教训。可谓以小见大。
4、首句的结构作用:
(1)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以下对什么的 描写
(2)为下文对什么的描写作铺垫
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 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往往有点 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 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 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 瑟、肃杀的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