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商水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商水县

提要商水县位于河南周口市,属豫东南地区,历史悠久,行政管辖开始的很早,始于秦代,历史上有诸多名人或诞生于此,或在此留有重大史迹。比如扶苏墓,陈胜吴广起义时在此建造的张楚城,楚灵王在此建造过著名的离宫章华台等,为人称道,至今里巷父老津津乐道于众多的历史故事,对传统中华文化有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商水县;历史沿革;风土人情

我的家乡是河南周口商水县,提起老家,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历史记忆,她是一个很古老的县份,大约秦朝时就在这里设县管辖了,她有很多种称呼,既叫商水县,又因“殷”“商”同义,“水””川”同义,也称为殷川,除此之外,还被人们称为阳城,不同于现在山西的阳城县,商水县地处冲积平原过渡区,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沙颍河、汾河、清水河等,其中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

一、淮河——商水的母亲河

她有悠久的历史,属于淮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在历史上一直是富庶之地,经济文化现对发达,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在古代中华文明中心的河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说到此,不得不提到我们整个周口地区,在全市八县一市一区中有5个县市拥有重要的文化遗存,其中,淮阳县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古老传说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在此建都,至今尚有太昊陵以纪,古代在此设置有陈国、陈郡、陈州等著名政治区划,陈胜在此建都,而陈胜本人即是商水人,《史记•陈涉世家》有云“陈胜者,字涉,阳城人也”阳城就是现在的商水,鹿邑县,历史上又叫真源,中国第一代哲人老子的故乡,至今尚存老君台明、道宫等,西华县有女娲宫,项城市有楚国南顿故城等,在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历程中,周口地区应占有一席之地。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哺育商水乃至整个豫南、皖西地区的母亲河沙颍河,自古以来,商水人民在颍河两岸耕作、居住、灌溉,正是在她的怀抱中,古代勤劳的商水人民创造出了繁荣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至今仍受其恩泽,绵延不绝。颍河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河流。颍河上游流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龙山文化

等重要文化遗存遍布颍河两岸。其中有证实夏朝真实性的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夏朝的都城级遗址,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重要发现之一。而在颍河两岸发生过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留下了颍川文化等一系列的灿烂文明。颍河,与黄河、伊洛河一同成为中华文明之源。

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上游以沙河为主,故又称沙颍河。位于淮河北岸,河南省东部与安徽省西北部。发源于河南省西部主干发源于河南省嵩县伏牛山脉摩天岭(又名没大岭)东麓,东南流经鲁山、平顶山、叶县、漯河、周口、项城、沈丘等县市,至界首县城关镇附近进入安徽省,往下经太和、阜阳,于颍上县沫河口入淮河。全长557公里;流域面积为36728平方公里;流域内最高地面高程2240米,鲁山至沫河口的高差为103米。颍河有三源:按《水经注》,古颍河三源都在嵩山,今正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北源贾鲁河源出河南省新密市圣水峪;南源沙河源于河南省鲁山县摩达岭。三源在周口市相汇后东南流过沈丘后入安徽省,至颍上县鲁口乡入淮河。

颍水古为“八流”之一。古人将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称为“四渎”,就是河(黄河)、江(长江)、淮(淮水)、济(济水)。“四渎”的主要支脉为“八流”,分别是渭水、洛水(黄河支脉),汉水、沔水(长江支脉),颍水、汝水、泗水、沂水(淮水支脉)。这“四渎八流”是具有神性的大水,其他河川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其所以如此,原因有两个。一是这“四渎八流”都源出名山,河出昆仑,江出岷山,济出王屋,淮出桐柏。颍水发源于神圣的中岳嵩山,所以能够跻身于名水之中。二则是,“四渎八流”流经的区域都是王化文明区域,楚国与岭南的几条大川因在蛮荒山野,所以不能进入名水。颍河历史掌故大抵如此。

二、商水县的修志过程

《万卷里书目》著录《商水县志》一卷,戴听撰,年代应在明嘉靖间或更早,此为见于记载者最早的商水县志。至于戴听为何许人,已不可考,书成不久即毁于战火。再修于万历间知县刘迁,崇祯间知县王化行复为润色。后人评此书日:“今古俱备,劝惩咸列见矣!”(《顺治商水县志》郭天锡《序》)后毁于明清之际。刘迁,直隶栾城(今河北栾城县)岁贡。王化行,云南河西县(今通海县)举人,崇祯九年(1636)始任商水知县。此书见于《澹生堂藏书目》。

清代顺治、康熙、乾隆三朝均曾修志,惟康熙撤,但王兑所作之序尚在。据此序可知是书系奉命之作,康熙二十九年(1690)河南抚院饬府州钢志,商水令康起梅延揽王兑等人从事纂修,成书十卷。志稿甫成而康起梅以丁忧去去职。其后县令季兴高乃续而成书。康起梅,直隶满城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季兴高,山西解州(今解县)人,由监好。乾隆志几两修,后人谓十二年本颇多芜词,且间有违碍字句。故四十三年知县牛问仁设局委员,稍事补葺续新资料于原板后,另行刊发。此所谓增补本,实不能独立为书。明清以来修志六种,存佚各半。民国时代徐家璘又有续修。

商水县历史悠久,自有人类定居,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境内的马村研制陶器,在章华台试播五谷。从商朝到周朝,村落剧增,古城并立。在西周时,属沈国。春秋时,蔡昭侯十三年(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所灭,史记载曰:“夏,为晋灭沈,楚怒,攻蔡……”沈国治所在汝南平舆县北,此时其县境西部属蔡国,东部属顿国。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国先灭顿国,后又灭蔡国。战国时,属楚国。其间,楚灵王于公元前535年主持修建了一座离宫。这就是“举国营之,数年乃成”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台。章华台,亦名乾奚台,又称汝阳台。在今商水县城关镇北章华台村下。据《商水县志》记载:“在商水县城西北二里。初楚灵王筑章华台于容城,及襄王这游览会诸侯处所,亦传是郑庄公演武厅旧址。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亦称“细腰宫”。先秦古籍《左传》、《国语》、《韩非子》和《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水经注》等文献中均有记载。现章华台村下的遗址东西长141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6920平方米。章华台整个遗址扰乱层深浅不一,一般在0。3米左右。通过挖掘,被确认为大汶口文化遗址。

但历经人们挖窑取土,使遗址部分受到破坏。该遗址的文化层厚达3米以上,遗址的西南部为生活区,北部和东南原为墓葬区,后改为生活区。最下层出土有大汶口时期的陶器19件,这些陶器薄质硬,宛如蛋壳,通体青灰色,光滑发亮。下层计有水壶、罐状鼎、觚、豆、浅盘、石铲等。上层出土有周鬲、绳纹红陶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