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首钢发展状况 (2)
2. 首钢发展的区域背景 (2)
3. 首钢搬迁的原因 (3)
3.1 空气污染是首钢搬迁的直接原因 (3)
3.2 水资源短缺制约首钢进一步发展 (3)
3.3 首钢发展本身与北京的发展战略不符 (3)
3.4 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3)
4. 首钢的战略选择 (4)
4.1 石景山厂区停产 (4)
4.2 选址曹妃甸 (4)
4.3 首钢在冀东的产业发展 (4)
4.4 首钢布局变化 (5)
5. 首钢原址开发 (5)
5.1 文化产业综合试点,超越CBD (5)
5.2 首钢主厂区规划方案 (5)
6. 首钢搬迁的意义 (6)
6.1 有利于首钢自身的长远发展 (6)
6.2 有利于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 (6)
6.3 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布局的调整 (6)
6.4 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6)
参考文献: (7)
首钢搬迁的探讨和反思
摘要:首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和改革,而首钢的搬迁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作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搬迁及结构调整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北京地区经济转型、环境改善以及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结构调整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回顾了首钢搬迁及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首钢搬迁对首钢及区域本身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首钢发展困境战略选择原址开发结构调整
1.首钢发展状况
首钢老厂区距天安门只有17公里,前身是1919年开始建设的石景山钢铁厂,新中国成立前30年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新中国成立后,首钢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以“首都”冠名的企业,是北京工业的标杆企业。在鼎盛时期,首钢一家企业的利税就占到全北京市税收的1/4。1994年,钢产量达到823.7万吨,为全国首位。
随着首都城区变大,区域条件和环保压力限制了“钢铁巨人”的进一步长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家没有批复发展规划,首钢多年来不能在北京地区扩大规模,基本上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进入新世纪,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首钢却还是维持1994年的800余万吨产量不动。
“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两难选择,在申办奥运时尘埃落定。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在顺义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至2010年底完成搬迁。[1]
2. 首钢发展的区域背景
首钢位于北京市,属于京津唐地区。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之一(京津唐经济区面积16.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6%;2004年年末人口605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65%;国内生产总值12458.5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8.5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7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4倍),该区域拥有2个超级大城市和7个地级市,它们分别是北京、天津,以及环绕在周围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张家口和承德河北七个地级市,是河北省和京津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这七个地级市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60%,是河北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
京津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中心,区域内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良好、科学技术发达、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处于我国参与东
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门户。[2] 3. 首钢搬迁的原因
3.1 空气污染是首钢搬迁的直接原因
“北京市的上空有个黑盖,黑盖的中心是石景山,首钢位于石景山。”早些年,专家学者这样描述首钢—石景山—北京三者的污染因果链。一份来自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 年,首钢所在的石景山区全年二级以上(含二级)的天数仅占全年的一半。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份报告,2003年,北京市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达到71783.9t。据环保部门分析,首钢搬迁能让北京每年减少18000 t 可吸入颗粒物。可见仅首钢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就占整个北京市区的23%。重工业,特别是冶金、化工两大部门不仅占地大,耗能耗水多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北京市每年所消耗的煤中, 仅首钢、燕山石化公司、焦化厂、电厂四大家就占去一半以上。
首钢搬迁首先还给首都蓝天和绿地。第一座高炉停产,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8吨,有组织粉尘排放100吨,无组织粉尘排放84吨;二号焦炉停产,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4吨、烟尘排放量4.05吨、粉尘排放量189吨。石景山区冶炼、热轧生产全部停产,粉尘、烟尘、二氧化硫将基本实现零排放。[3]
3.2 水资源短缺制约首钢进一步发展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 m³,是全国人均量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0。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瓶颈”。首钢每年耗水量高达5000多万m³,这已成为北京水资源的不可承受之重。在北京市的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81%,而冶金、化工和电力等工业部门又占全市工业用水的一半以上。
[3]
3.3 首钢发展本身与北京的发展战略不符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是北京“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并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重点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和社会引导机制。从长期看,国际贸易、文化教育、金融投资、高新技术、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无疑是首都北京的发展方向。钢铁制造这种粗放型产业注定与北京的发展布局格格不入。[3]
3.4 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果从企业内部运营上看,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800万t的钢产量计算,维持800 万t 生产需要运输的矿石、矿粉、焦炭等大量物流就达到4000万t。如此大的吞吐量,而石景山又远离深水码头,与宝钢和武钢相比,必然会增长相应的运输物流成本。铁路运输的优势在长距离,大量、种类繁多的原燃料和成品在中短距离内运输,不但没有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还导致物流运输的复杂性。此外,运进量与运出量比例的严重失衡,加上矿粉和焦煤对车厢的污染,难以配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空载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