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邛崃市太和乡九年制学校黄玉英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试图有所突破,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也就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为我们解决这一问

题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途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也包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的跨世纪新人,这就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显出来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发挥并得到强化的问题就摆在了教者面前。

一、从自学能力培养入手,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革命向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解决人类知识量剧增、更新周期缩短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传授和掌握

知识不应当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更不应当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为此教者必须要实现教育实践重心的转移,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的这种自主性,要求教师在教学

活动中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的发展潜能,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第一、在教学程序上主张“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

语文教法研究者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虽是针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但其中所倡导的精神实质对所有科目都适用。他欣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小结”,把自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教学质量也就随之提高。连续几期期末考试,我校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夹关片前茅,其中2002级的中考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的平均分都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第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学生自定步调,教师异步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自主学习,而不必“齐步走”,但同时又不主张完全的“个别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两种方式进行指导,一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一种是针对一些人共同问题,即某一类或全班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特别应指出的是对于学困生,要给以更多的关心和指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价值观,就会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自我价值观,就是对社会的奉献观。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同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处在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自觉地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方式的成功教育情境。例如,创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情境,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求知、勤思、民主的氛围,晨会上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气氛,个别教育时的尊重,期望的情境等。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创造一个团结友爱、严谨治学、奋发进取的集体环境,使学生每天都受到良好校风、班风的熏陶。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稳定而持久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教育情境,使其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进入情境,此种“动之以情”的教育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如模范班主任毛蓓蓓在讲雷锋童年故事的时候,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激动的脸部表情,寂静肃穆的环境气氛,使在座的学生个个热泪盈眶,产生了对旧社会憎恨的强烈感情。可见教师的感染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首先,态度和蔼。如教师安祥的神态,端庄大方的仪表,略带微笑的点头,抚摸一下学生的头,节制有度的表扬和批评等,都是教师教学情感的流露,都是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老师是亲切的,可信赖的。其次,语言要生动,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有“情”,这样才能有感染力,即语言要精练、生动。抑扬顿挫的语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再次,情感交流。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师生之间情绪和情感的互相感染和影响在教学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马卡连科曾说:如果有人问我,怎么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回答说“尽量金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他把成功归结为尊重与信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因此,从学生的情感领域入手,把教学看作上一个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滋养过程,并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促进他们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情感侧面上的“乐学”与知识侧面上的“会学”有机统一。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三、从创新能力培养入手,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发展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创造性教学原则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这也是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原则体系的根本所在。

1、智能发展原则

所谓智能发展原则,是指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都是要认真考虑教学内容的智能培养价值,遵循学生的智能发展规律,精心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