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四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滑压。
阳性及意义: 同Babinski征。
病理反射
3.Gordon征:
方法:拇指和其它四指分置腓肠肌部位, 以适度的力量捏。 阳性及意义:同babinski征。
病理反射
4.Chaddock征:
方法: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 至趾跖关节处为止, 阳性及意义: 同babinski征。
病理反射
6. Hoffmann 征:
反应:
意义:
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
深反射
3.桡骨骨膜反射: 方法: 医生左手轻托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 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 反应: 前臂旋前,屈肘。 意义: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深反射
4. 膝反射:
方法: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驰,自然悬垂。 卧位时医师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 膝关节稍屈、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 股四头肌腱。
指关节形态异常
1.梭形肿胀:近端指间关节,见于RA 2. 爪形手:手指关节呈鸟爪样变形,见于尺神 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 3.结节(heberden) :远端指间关节可扪及坚硬 增生,见于OA。
(一)关节形态异常
膝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积液征,
见于RA 、OA、外伤和结核。
拇趾、跖趾关节:红、肿、痛及痛风石,见于
★ 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 → 三叉神经
病变(传入障碍) ★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 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 见于患侧
★ 角膜反射完全消失 → 深昏迷病人。
浅反射
2. 腹壁反射
方法: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腹壁放松,然 后用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 皮肤。 反应: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
脑膜刺激征
2. Kernig征:
方法:病人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 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 以上。
阳性:伸膝受限,疼痛、屈肌痉挛。
脑膜刺激征
3. Brudzinski征: 方法:病人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左手托住 病人枕部,一手置于病人胸前,然后使头部前 屈。
阳性:两侧膝关节、髋关节屈曲。
杵状指、匙状甲、肢端肥大症
膝内外翻、足内外翻、关节脱位
肿胀、骨折、平跖足、肌萎缩
下肢静脉曲张、水肿
匙状甲(反甲)
缺铁性贫血、风湿热、甲癣等
杵状指(趾)
又称:鼓槌状指。
常见于: 肺癌、支扩、肺脓疡;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肝硬化; 同侧锁骨下动脉瘤等。
膝内外翻
( O 形腿)
( X 形腿)
方法:医生左手持病人腕关节。右手中指及示指 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 伸位,然后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 阳性: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 的轻微掌屈反应。 意义:多见于颈7—胸1。
脑膜刺激征
脑炎、脑膜出血、脑脊液压力增加时可出现的 体征: 脑膜受刺激的表现。
1.颈项强直: 方法:病人仰卧,以手托扶病人枕部作被 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 阳性:抵抗力增加 也可见于颈椎病、骨折也可阳性。
反应: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意义: 双侧反射消失 → 腰髓1~ 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 → 锥体束损害、老年人 及局部病变(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浅反射
4.跖反射: 方法: 病人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病人踝 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側。 阳性反应:足跖屈曲(即Babinski征阴性)
佝偻病、大骨节病等。
足内、外翻
先天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
下肢静脉曲张
持久体力劳动、站立工作者,栓塞性静脉炎。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垂体前叶细胞增生。
肌 肉 萎 缩
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废用性肌萎缩
四肢
8. 水肿:全身性水肿时双侧下肢水肿较上肢明
显,常为 压陷性水肿。
双下肢非压陷水肿:甲低。 单或双下肢非压陷水肿:丝虫病---橡皮腿 单侧肢体水肿多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栓性静 脉炎。
功能而释放出的足和趾背伸的反射。
★ <1岁半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
可以出现下反射现象。
★ 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
1.Babinski 征: 方法: 同跖反射
阳性反应:为拇趾缓缓背伸, 其他四趾呈扇形展开。 意义: 锥体束损害。
病理反射
2.Oppenheim征:
方法:拇指及示指沿病人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
反应: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
意义:反射中枢在腰2-4。
有些病人精神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可嘱病 人双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
深反射
5. 跟腱反射: 方法: 仰卧、髋、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旋外展 位,医生用左手将病人足掌背屈成直角,使足 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 反应: 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意义:反射中枢在骶髓2-4。
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
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
反应: 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意义: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深反射
2. 肱三头肌反射 (triceps reflex) :
方法:
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
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
腹壁反射
意义:
上部腹壁反射消失 中部腹壁反射消失 下部腹壁反射消失
→ → →
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病损定位于胸髓9~10节 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

见于昏迷或急腹症、 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腹壁反射
浅反射
3. 提睾反射:
方法:用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 上方皮肤。
关节
关节(articulus)是骨骼的间接连接。 关节的组成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少量滑液,利于两骨骼间的活动 及各种不同范围的运动功能。
关节
关节有病变时:关节红、肿、热、痛,明 显肿大变形、功能障碍,触之有波动感,提示 关节腔积液。膝关节腔积液时浮髌试验阳性。
(一)关节形态异常
右手半握拳用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掌背。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阳性
病因:脊椎结核
椎间盘突出
脊椎外伤/骨折 (腰背肌纤维炎/劳损)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
四肢(four Limbs )及关节(articulus) 的检查常运用视诊与触诊,两者相互配合。 观察四肢及其关节的形态,肢体位置、
活动度或运动情况等。
3. 形态异常:肿胀、变形
脊柱活动度检查法
作前曲、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
2.活动受限(原因)
软组织损伤
骨质增生或破坏
椎间盘突出 脊椎骨折/脱位
㈢.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 压痛
2. 直接叩击痛 3. 间接叩击痛
压痛检查法
用拇指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
直接叩击法
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脊椎棘突
间接叩击法
病人坐位,医生左手掌置与病人头顶,
⑶.脊柱侧凸
①姿势性侧凸
(改变体位可以纠正)
儿童坐立姿势不端正 椎间盘脱出症 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侧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②器质性侧凸(改变体位不能纠正)
佝偻病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 肩部/胸廓畸型
㈡.脊柱活动度
1.正常活动度
前屈 颈椎 腰椎 45º 45º 后伸 45º 35º 左右侧弯 各 45º 各 30º 旋转 60º 45º
浅反射
1. 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 方法: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 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 反应:
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 角膜反射。
角膜反射
反射弧: 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眼轮匝肌作 出反应 意义:
腰骶椎的特殊检查
Lasegue征(直腿抬高实验)
方法: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卧位,两下肢伸直, 医师左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 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可抬高80—90度。
阳性:抬高不足70度,经常仅30~40度。 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
The End End The
脊柱与四肢、神经反射检查
要求
1、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
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一、脊柱
组成:颈椎7、胸12、腰5、尾4
功能:支持体重,维持姿势,躯体活动
病变:疼痛、姿势、形态异常、 活动受限 检查:弯曲度、畸形、活动、压痛 叩击痛
㈠.脊柱弯曲度
1. 生理弯曲度
深反射
7. 阵挛: 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 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 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
踝阵挛、髌阵挛
深反射
临床意义: 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如 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可使 反射弧遭受损害。
病理反射
★ 椎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
生理弯曲度检查方法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
2.脊柱病理性变形 ⑴.脊柱后凸(驼背)
⑵.脊柱前凸 ⑶.脊柱侧凸
⑴.脊柱后凸 (驼背)
多发生于胸段
①佝偻病
②结核病
③类风湿性脊椎炎
④骨质退行性变 ⑤其他:外伤性脊椎骨折等
脊柱前凸
⑵.脊柱前凸
多发生于腰椎 晚期孕娠、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 髋关节结核、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等。
痛风性关节炎(Gout),中年男性多见。
双膝关节肿胀
左足痛风性关节炎
双手痛风石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
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反射弧中任何一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动受到 影响(减弱或消失)。 反射活动受高级中枢控制,当锥体束以上有病变时, 反射活动失去抑制,因而出现反射亢进。临床上根 据刺激的部位,将反射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
意义:
骶髓 1—2节。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
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故称深部反射。
反射程度:
(0)反射消失 (1+)反射减弱:反射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 (2+)反射正常: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 (3+)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者病理状况 (4+)反射亢进并伴有阵挛
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