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课 与山为邻[第一课时] 垂直的牧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第一课时] 垂直的牧场

[课程标准]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山区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初步掌握分析天山垂直牧场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间的关系,学会尊重异乡人们的文化。

3 欣赏山区自然之美,积极探讨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确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教学重点:天山哈萨克牧民利用自然条件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情况。

教学难点:天山哈萨克牧民利用自然条件来安排生产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平原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山区。看看与山为邻的人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

[新课教学]

教师: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有关山区的资料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归纳一下山区与平原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1.优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劣势:地表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土壤不肥沃,降水量少。

教师:展示图1——1山区景观图图1——2山区景观图图1——3山区景观图图1——4山区景观图图1——5山区景观图

老师:山区的自然条件与平原相差很大,他们的生产跟平原也不一样,你认为山区可以从事哪些生产?学生:思考后回答:种树、种茶、畜牧业、开矿`……

老师:同学们为山区人民出了好多点子。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人民生存的自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山区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今天我们就到天山山区看一看,当地人民是如何利用山地特色进行生产与生活的?

教师:展示图2——我国地形请描述一下天山的位置及周边景观。

学生:思考后回答(略)教师:展示图3——1北天山林区图3——1天山博格达峰图3——3天山牧场提问:按照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观点,这里适合发展哪种生产?学生:发展牧业教师:展示图4——放牧教师:展示图5——天山山脉景观的垂直变化提问: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山体表面的自然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垂直变化。

山麓地带——砾石遍地的沙漠低缓的山坡上——绿油油的草地

山腰以上——茂密的森林针叶林地带之上——草地

海拔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带

变化的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状况不同导致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正是高山气候的真实写照。

教师:这里的草原资源是上下分布的,我们把这种牧场称为什么牧场?

学生:垂直牧场。教师:展示图6——垂直的牧场

提问:他们的放牧有何特色?学生:四季放牧

教师:哈萨克牧民为什么这样利用山地牧场?其中包含哪些科学道理?

学生:看书讨论后回答:夏季气温较高,牧民们把牲畜赶往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那里气候温和,牧草丰盛;夏季过后,气温逐渐降低,牧民们便搬到半山腰的牧场;当深秋季节,他们就搬到低海拔的春秋牧场;隆冬气温最低的时节,他们就到山谷间的牧场过冬。第二年,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逐渐升高,牧民们也逐渐向山上转移。

教师:哈萨克牧民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掌握了天山山脉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遵循这一规律发展了自己的特色牧业。

这种四季放牧的特色使得天山牧民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从一个牧场转到另一个牧场,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这被称为什么?学生:转场

教师:展示图7——牧民转场

教师:牧民们的转场是如何深刻影响着牧人们的生活?

学生:看书后回答:1、居住在可以拆卸的毡房里2、将盛大节庆安排在冬季

教师:天山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影响了哈萨克牧民的生产,也影响了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哈萨克牧民区域生活。

[拓展提高]小组合作完成1.哈萨克牧民在利用草场资源时应注意什么?(可以从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考虑)

教师补充:因过度放牧,导致天然草场退化和沙化,使天然草场的产草率大大下降,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好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在,牧民们引进科技、资金,对牧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垂直牧场的优势。

2. 你觉得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怎样?你喜欢住毡房吗?

教师补充:现在哈萨克牧人正在逐步告别毡房过上定居生活。展示图8——牧民的定居生活

3.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牧区?展示图9——我国的四大牧区图10——内蒙古放牧场图11——青藏高原

[课外研究] 收集资料:浙江山区人民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事例。

本文参考、采用楼红霞、胡燕娜的有关资

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第二课时]如画的梯田

[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7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山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文化间的关系。

2.能对各种图片和资料进行分析,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3.欣赏山区自然之美,积极探讨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确定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教学重点:山区不同自然环境下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

教学难点:理解山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成不同的居民生产、生活和文化特色,从而确立因

地制宜的发展观

[教学思路]

通过《垂直的牧场》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区域生活。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受山区自然之美、感受山区人民创造力的同时,更深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天山地区哈萨克牧民“四季放牧”的生产方式以及“转场”对牧民带来的影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样是山区,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则是另一番风貌。

二、新课教学

(一)、如画的梯田。

1.走进元阳

展示图1——我国的政区图2——云南元阳的位置

让学生了解元阳的位置

2.进哀牢山

讨论:1)山区一般发展什么经济?

2)哈尼人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遵循自然规律:随山势修筑梯田,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种植水稻的水源问题。

3)元阳梯田体现了哪一科学道理?

哈尼人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努力改造自然环境,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谐之美。

1.看梯田美景

展示图3——1元阳梯田图3——2元阳梯田图3——3元阳梯田图3——4元阳梯田图3——5元阳梯田图3——6元阳梯田

欣赏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意义。

4、说一说:元阳梯田是如何深刻影响着哈尼人的日常生活?

1、山寨建在向阳开阔的山坡上

2、修筑梯田成了每一个哈尼人必备的生活本领,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5、巩固提高(小组合作完成)

1)哈尼人为什么不直接在山坡上种庄稼,而是修成梯田呢?

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1000年前的哈尼人已经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了)

2)列举不重视环境保护遭受大自然惩罚的事例。

1998年长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两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西周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后来森林被毁,高原被河水切割得支离破碎,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6、小结:哈尼人修筑梯田和哈萨克人“四季放牧”一样,是人们道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的典范。

7、议一议:现在元阳的名气越来越大,是好?是坏?哈尼人的未来会怎样?(可从发展经

济和保护环境方面考虑)

(二)热闹的山谷

1了解卢卡索

提问:1)你听说过卢卡索吗?小村庄为什么热闹起来了?

展示图4——卢卡索的位置图5——1阿尔卑斯山风景图5——2阿尔卑斯山风景图5——3阿尔卑斯山风景图6——卢卡索的冬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