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生物学会-全国微生物分会-信息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学真菌、真菌毒素、兽医真菌等
3
基础病毒学
医学病毒学 兽医病毒学
4
昆虫病毒学和植物病毒学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3
螺旋体
生物合成、分类和多样性和进化、病原放线菌、调控系统、组合生物合成、放线菌生物技 术、海洋放线菌、生理和遗传、非放线菌来源的天然产物等若干个放线菌
3
培养基质控标准;鉴定了质控菌种;制定了主要原材料质控指标;编写出版了《微生物培
过程研究以及工业生产一线研究。针对高度分支化和具体分散的研究难以对整个生物反应 器过程优化控制和放大起决定性作用,建议从工程学方法上开展基础研究与共性基础研究
3
。 环境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南京农
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农业部成都沼科所、广东省微生物所等单位筛选、收集
驱动碳氮硫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新机制。2017年我国科技部也推出了“中国
3
微生物组计划”,以“国家需求导向、科学假设驱动、技术创新支撑”为基本原则,以与
能源资源、环境、健康、工农业和海洋等领域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内容为主要抓手,拟通过
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强化我国在相应领域的话语权,显著提
序号
分类
1
普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2
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3
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4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
5
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6
真菌学专业委员会
7
病毒学专业委员会
8
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
9
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
10 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
11 酶工程专业委员会
12 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备注
目前, 传染病总的趋势是:大多数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少数 传染病将被消灭, 但一些已经基本上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又卷土重 来, 再度肆虐,新的传染性疾病陆续出现, 对抗生素耐药的病原 性细菌日益增多。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较量非但没有结束, 反而
2010年3月,由于主任委员谷海瀛教授调至宁波大学医学院工 作,并兼任宁波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微生物学科主任,为了便于专 业委员会工作开展需要,经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届第九次常务理 事会同意,经民政部批准,该专业委员会办公地点迁往浙江省宁 波市,挂靠单位为宁波大学附属医院。
主 任:才学鹏 副主任:焦新安 童光志 杨汉春 涂长春
名誉主任:廖万清 主 任:李若瑜 副主任:白逢彦 陈江野 刘维达 冉玉平 温 海 李明春 名誉主任:髙 福 主 任:郭德银 副主任:袁正宏 钱 渊 胡志红 李 毅 祝庆余 金宁一
名誉主任:徐建国 主 任:万康林 副主任:周育森 王世文 朱凤才 曹建平 邓艳琴 赵爱华 主 任:覃重军
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研讨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提升
2
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主要工作方向包括:1、促进微生物资源分离、培养、保藏技术的
研究;2、促进微生物资源分类、鉴定、系统生物学研究与评价;3、促进中国微生物资
4
源信息的整理、分析、交流;4、促进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大会针对感染性疾病、碳青霉烯酶、厌氧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真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 议精彩纷呈
升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催生一批基于颠覆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人
主 任:李越中 副主任:何正国 向 华 肖亚中 谢建平 韦革宏 主 任:程 池 副主任:堵国成 宋存江 周剑平
主 任:李 俊 副主任:孙 明 楼慧强 朱昌雄 杜秉海
主 任:胡福泉 副主任:严 杰 瞿 涤 李 凡 陈 则 徐志凯 郭晓奎
养基的制造与应用》和《微生物培养基质控与图解》。于1994年成立了实验动物学组,
多次召开实验动物学术会议,主要讨论制定了生产检定用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建立了实验
4
动物合格证制度;在各省(市)科委的领导下,组织了各地实验动物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
者发给合格证书。 我国在酶分子结构与功能、基因克隆表达及工程菌构建、生物催化及酶促合成、新型生物
物作用分子机理、微生物与土壤生物化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微生物新资源、生物固氮 、有机物料的微生物腐解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又有微生物肥料产业化、微生物农药、微生
5
物农田环境治理、食用菌产业发展等应用方面的深入探讨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遗传与变异、分类与诊检、疫苗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等
4
研制抗牛瘟血清和牛瘟脏器苗,后来又研制出鸡胚化牛瘟弱毒冻干苗、兔化牛瘟弱毒苗,
催化与转化、催化代谢工程与调控、生物能源、生物传感及监控、新型酶的生产与应用等
4
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微生物和与利用微生物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定性、定量、定位和定序
分析,特别是微生物的单体或特征性产物的分析用于微生物的快速鉴定;(2)微生物物
理化学特性的测量;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标记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微生
通过疫苗和综合防控措施,消灭了牛瘟,这是在我国第一个被消灭的家畜传染病;;马鼻
疽、马传性贫血病、猪瘟、小鹅瘟及兔瘟等多种重要动物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在有效 控制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同时,有效防堵了境外疫情的传
5
入。畜禽死亡率显著下降,农民畜牧业收入显著增加,为我国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主 任:焦炳华 副主任:张玉忠 鞠建华 迟乃玉 肖亚中 刘小宇 名誉主任:姜瑞波 主 任:张瑞福 副主任:阮志勇 余利岩 邵宗泽 周宇光 顾金刚 程 池
主 任:谷海瀛 副主任:李若瑜 胡继红 吴丽娟
主 任:刘文军 副主任:李劲松 刘 翟 谢景欣 袁志明 翟培军 周继勇
顾 问:焦念志 主 任:董海良 副主任:黄 力 张玉忠 王风平 鲁安怀 陆现彩
部,启动“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简称水圈微生物)”重大研究计划,选
择典型水圈环境,聚焦微生物参与的碳氮硫等元素循环的地球微生物学过程,开展微生物
学与地质学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揭示功能微生物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类型,发现元素循环与能量代谢新途径及其对生态与地质过程的贡献,阐明水圈微生物
了几千株环境微生物菌种资源,可以降解不同污染物,特别是可以降解农药、多氯联苯、
4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氯代芳烃、硝基芳烃、染料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为研发
生产环境修复菌剂,提供了宝贵的微生物资源。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
3
微生物学
分析
酱油和酱
鱼露
食醋 酱腌菜
5
豆类食品
酿造机械
企业管理
现代微生物学学科已包括许多分支学科。从应用角度来分,主要是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
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等。基础微生物学是它们的基础,主要包括微生物
3
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态学和分子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
工业微生物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科研、教育及情报信息
3
农业微生物与土壤质量、微生物与养分循环利用、微生物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微生
副主任:白林泉 李永泉 谢建平 杨 晟
主 任:梁争论 副主任:晏子厚 魏树源 葛永红 张云涛
主 任:金 城
副主任:张先恩 陶 勇 徐 岩 魏东芝 姚冬生 丁春华
顾 问:张先恩 严 杰 方呈祥 主 任:杨瑞馥 副主任:曾 明 张敬仁 阚 飙 宋亚军 蒋 原
主 任:庄英萍 副主任:袁景淇 元其朋 堵国成 方柏山
4
广泛交流和探讨微生物生物安全领域的各项问题;研究、探索生物安全的新技术、新装备
以及实现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对涉及的生物因子以及研究方案进行审 查和风险评估;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帮助公众了解微生物生物安全的常识和理念;提高公
3
众的生物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微生物生物危害的防范和自救能力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联合地球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信息科学
物信息处理;(3)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质谱技术、色谱技术、高通量核酸测序技术等
3
分析微生物的蛋白质、脂肪酸和核酸等的特征,为解决微生物学分类、解析基因组、蛋白
质组和代谢组特征奠定了技术基础;(4)光机电技术的结合,发展定量小型化的技术用
于微生物的分析、鉴定与研究。
可将生物过程的内容,扩充为包括微生物、动植物细胞、治疗细胞、生物信息等不同生物
13 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14 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15 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专业委员会
16 酿造分会
17 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 18 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19 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 20 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21 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
22 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பைடு நூலகம்
组织
重要程度
名誉主任:李顺鹏 顾 问:郑天凌 孙国萍 主 任:周宁一 副主任:刘双江 许 平 王革娇 蒋建东 吴晓磊 主 任:倪 健 副主任:潘 卫 饶春明 王 凯 王明丽 杨果诗 袁正宏
名誉主任:张 林 顾 问:程光胜 主 任:霍军生 副主任:李冬生 杨 旭 张殿英 陈荪华 鲁 绯
主 任:姚咏明 副主任:陈福生 梁华平 方向明 陈德昌 孙炳伟
腐乳学组 代表分别从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动/植物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不同学
科,来自疾病预防和控制、动/植物检疫、医疗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品研发单位等 多个部门,为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这种高层次专题研讨方式,
2
使学者们了解和分享了最新知识、技术与方法,对于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