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愿望。 B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体现 了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没有把地主阶级当作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 阶级抱有幻想,为后来汉族旧官僚、旧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 之机。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 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 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者,天下 其击之。”“兄弟所认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 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 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 家。”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进步性是什 么?联系当时中国实际,其局限性是什么?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进步性是什
么?联系当时中国实际,其局限性是什么?
采取暴力革命的道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A反映了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和清政府的矛盾。 B把满洲贵族和满洲人民区分开来,和民族复仇主义划清界限。 c采取暴力革命道路,和改良派划清了界限。
没有明确反帝主张(企图不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而取得民族独立,只能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 主义

毛泽东 邓小平 三个代表 思想 理论 重要思想



科学 发展观
第16课
课标要求:
1.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二者区别。 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 所起的作用 3.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 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是幻想,最后失败是必然的。)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 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讲到那政治革命 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 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906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进步性是什么?联系当时 中国实际,其局限性是什么?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族 用革命手段推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主义 帝国主义支持的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内 清朝封建统治 平等 民权 推翻封建帝制, 民权为一般
现 了
容 主义
民生 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
平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 本,“耕者有其田”
三 大 政
实 指导辛亥革命,《临时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

践 约法》理论基础,维护 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三民主义的实践
活动 结果
1.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 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颁布了《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 二次革命(1913) 和的斗争 护国运动(1915) 两次护法运动
失败
教 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中国走不通。
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
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 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内容
“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
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
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
坐视的!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906年
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 评 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
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 价 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
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
愿望 ,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命任务。
问题探究2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 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 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 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 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第二次: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 (最伟大的转变)
问题探究3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 质的飞跃。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相比,有何进步性呢?新三民主义和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相比,又 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
民主共和
的发展
评 价
革命纲领、表达、反映、 进步:与中共民主纲领若干
指导辛亥革命。时代、
基本原则是一致,是国共合 作基础。局限:没有超出资
阶级局限
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萌 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 出:《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
为三民主义
实 践: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 折:旧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活动相继失败 发 展: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国民大革大命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到 再挫折:大革命的底失何败去何从?是不是有更好
的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 命的胜利呢?










百度文库


内民容族革命 (前提)
暴力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政治内容 革命 (核心)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心
社内会容革命 (补充和发展)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 制 , “核定地 价”“国民共享”, 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
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
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
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 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 “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 主义、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思考: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积极性 和局限性?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内容
民权主义
内容
民生主义
(3) 思想因素: 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
①思想的转变:由改良转向革命 ②成立兴中会
(4)孙中山个人的努力:③发动广州起义
④学习、考察西方社会政治,丰富民 主革命思想
2、提出: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2)机关报
《民报》
(3)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合作探究1: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与它所处
的时代密不可分。试结合教材和材料思 考: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 中国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应 如何评价?
三民主义的形成 1、背景: ⑴ 政治因素: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
⑵ 经济、阶级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采取平均地权的办法,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
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反映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必然使革命缺乏 坚实的群众基础。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3、内容:
民族主义:
明确提 出反帝
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
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联俄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联共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更关注工人、农民----扶助农工
探究: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有何区别和联系?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1、背景:
客观
A十月革命鼓舞 B 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 国共合作时期的孙中山
主观 A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B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
(根本因素)
2、提出:国民党一大 1924、1 广州 第一次国共合作
《宣言》: 接受中共主张 ——反帝反封建 确立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重解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