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合集下载

2024ESC_STEMI诊疗的指南

2024ESC_STEMI诊疗的指南

2024ESC_STEMI诊疗的指南STEMI(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由于患者病情危急,ST段抬高及快捷、准确的诊断与紧急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关于2024年STEMI的诊疗指南,以提供临床医生规范的治疗方案。

该指南强调了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点,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内容:1.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心前区疼痛或不适感,并伴随持续性或不稳定性ST段抬高;-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mV的二联律或新发立即性心室颤动;-初步诊断需要结合心电图和临床表现,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或肌钛蛋白T)的升高。

2.早期干预和治疗:-并行ECG监测及监护;-静态ECG寻找特殊征象,如新的束支传导阻滞、室速或异常Q波;-快速获取12导联ECG、抗血小板药物、肌钙蛋白I或肌钛蛋白T测定;-尽早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择期不得超过90分钟;-用救护车将患者送往具备直接PCI治疗能力的医院;-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法提供的区域,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3.辅助治疗:-对于出血风险较小的患者,应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对于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给予肝素和阿司匹林;-对于醒目出血的患者,只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或静脉注射);-可根据需要使用贝他类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镁剂。

4.心肌梗死合并的其他治疗:-治疗背景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左室功能低下患者,给予抗心衰药物;-高风险的患者,考虑应用抗凝治疗;-血栓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应进行康复和生活方式干预。

此外,指南还指出了STEMI转运和后续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管理,特别强调了高龄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的治疗策略。

总之,2024年ESC发布的STEMI诊疗指南强调了临床表现的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指导方案。

《2023ESC心肌病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ESC心肌病指南》解读ppt课件

02
评估与调整治疗方 案
根据患者随访结果,评估康复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训 练计划。
03
提高患者参与度
鼓励患者参与随访管理,提高患 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
06
总结与展望
关键知识点回顾
心肌病分类与诊断
详细介绍了心肌病的分类、诊断 标准及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提 供了清晰的诊断思路。
感谢观看
心肌病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肌病,提出了 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 疗、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危险分层与预后评

强调了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在心 肌病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帮助医 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精准医疗与心肌病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精准医疗在心肌病领域的应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纳入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信息,以识别高危患者和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预后预测模型完善
多因素预测模型
建立包含临床、影像学、生物学标志物和遗传学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分析,以发现新的预后预测因 子和优化现有预测模型。
动态监测与更新
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症状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 发现心肌病的蛛丝马迹。
心电图检查
分析心电图波形变化,评 估心脏电生理活动,为诊 断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运用超声心动图、心脏 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实验室检测
通过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等实验室检测指标,辅助 诊断心肌损伤及病因。
2023ESC心肌病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5
目录
• 引言 • 诊断流程优化 • 治疗策略调整及依据 • 风险评估与预后预测模型改进 • 患者管理与康复策略调整 • 总结与展望

2018ESC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PPT

2018ESC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PPT
• 心肌缺血的症状; • 新发生的缺血性ECG改变; ; • 病理Q波的形成; • 影像学证据显示新发的存活心肌丢失或与缺血病因一致的局部室
壁运动异常; • 冠脉造影或尸检确定冠状动脉血栓(不适用于2型或3型MI)。 供应梗死心肌的动脉中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符合1型心肌梗塞
的标准。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无关的心肌氧气供需失衡的证据符合2型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00, 1–33 doi:10.1093/eurheartj/ehy462
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1-3型MI)
当有临床证据表明急性心肌损伤同时伴有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 并且检测到cTn值升高和(或)下降,其中至少有一个cTn值高于 第99%URL时,应使用急性心肌梗死的术语,并且至少具有以下之 一: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00, 1–33 doi:10.1093/eurheartj/ehy462
心肌梗死分型及诊断
——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更新
心肌损伤标准
当有证据表明心肌肌钙蛋白值(cTn)升高,且至少有一次超过第99 百分位上限值(URL)时,应使用心肌损伤这个术语。cTn值升高和 (或)下降考虑心肌损伤处于急性期。
2018ESC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20欧洲心脏病学会于8月25日-29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 此次ESC盛会将来自150个国家的31000名医护人员相聚一堂,就提交的400个心 脏病学专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全球心血管领域最新临床进展及突破性发现。
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重磅发布
STEMI等危; 13. 植入ICD(心脏除颤器)或起搏器患者中心肌
缺血的心电图检测; 14. 强调影像学诊断心肌梗死的作用,包括心脏磁

2024ESCSTEMI管理指南

2024ESCSTEMI管理指南

2024ESCSTEMI管理指南2024ESCSTEMI管理指南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对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的指南。

本指南是根据最新的临床证据、专家共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编制而成,旨在提供最佳的STEMI患者抢救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包含了STEMI患者的诊断、初步评估和初始处理的建议。

首先,对于疑似STEMI患者,临床医生应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认诊断。

如果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应立即启动STEMI急救流程,包括获得静脉通路、给予急救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和及时通知心血管团队。

对于ST段抬高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冠脉造影术,以确定病变血管和冠脉再灌注治疗的方式。

在STEMI的初步评估中,除了对病情和患者状况进行评估外,还要关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

这些并发症包括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机械并发症和封堵性血栓。

针对高风险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降低冠脉再梗死风险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并早期考虑冠脉介入治疗。

对于STEMI患者的初始处理,应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如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溶栓治疗。

对于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急诊PCI,并在最早的时间窗内进行冠脉介入,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和改善预后。

对于不能及时进行PCI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溶栓药物,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此外,本指南还提出了STEMI患者的后续管理建议,包括再灌注治疗的评估和优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抗栓治疗的持续使用和患者康复计划的制定。

全面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可以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2024ESCSTEMI管理指南提供了最新的STEMI患者抢救和治疗的标准和建议。

这些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STEMI患者,并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

抗凝治疗及研究新进展近年来对于心房颤动(AF,房颤)和静脉血栓栓塞等的预防和治疗都是热点话题,特别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广泛应用给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

2018年ESC上公布了关于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现简略介绍如下。

一、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抗栓治疗部分更新要点抗栓治疗作为心肌血运重建围术期的基本治疗策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近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8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公布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关于抗栓抗凝首次提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Ⅱa)。

二、有关抗凝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2018年ESC上公布了17项最新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有关抗凝的研究如下:1、MARINER研究:因心力衰竭、呼吸功能不全、卒中和传染性/炎症性疾病而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仍有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但出院后延长血栓预防策略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MARI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患者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VT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共在全球36个国家671个中心纳入了12024名VTE风险升高的患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从出院时开始分别接受45天的利伐沙班(10 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治疗,主要效益终点为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或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安慰剂组更低(0.83%vs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利伐沙班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18%和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利伐沙班组未显著增加大出血风险。

综上,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MARINER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但在慢性疾病和重症疾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方面,由于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MARINER研究做了积极的探索。

2018ESC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2018ESC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稳定性心绞痛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血运重建治疗指征 CAD严重程度(结构和/或功能) 预后 左主干病变狭窄>50%c LAD近段狭窄>50%c 双支或三支血管病变,狭窄>50%且合并LV 功能受损(LVEF≤35%)c 大面积缺血(>10%LV)或侵入性FFR检测 结果异常d 单支残余冠状动脉狭窄>50%c 症状 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冠脉狭窄c合并运动受 限的心绞痛或与心绞痛类似的症状,且对最 佳药物治疗反应不佳e 推荐级别 I I I I I I 证据级别 A A A B C A
所有患者需警惕造影剂引发的肾病
IIb-IIa类
推荐使用OCT帮助最优化支架植入策略
Class I Class IIb
Class IIa Class III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00, 1–96 ESC/EACTS GUIDELINES.doi:10.1093/eurheartj/ehy394
2018ESC/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更新要点
What’s New
I类推荐 如果考虑左主干或多血管血运重建,推荐使用Syntax评分 桡动脉是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标准入路 药物洗脱支架(DES)适用于任何PCI 心肌血运重建后需对患者进行系统性重新评估 对于已经稳定的NSTE-ACS患者,推荐按稳定冠心病SCAD原则进行血运重建策略 对于重度狭窄患者,推荐桡动脉而非大隐静脉桥作为移植血管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及LVEF≤35%的患者行心肌血运重建,优先考虑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CABG),PCI可做为CABG的替代治疗(2a 推荐) IIa类推荐 PCI可作为CABG的替代治疗 当选择CABG或PCI,完全血运重建为首要因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优于维生 素K拮抗剂(VKA) CABG时如行开放静脉获取术,注意使用无接触技术取得静脉 左主干PCI术者年PCI不得低于25例 对于中度或重度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如预估造影剂使用量>100mL, 术前和术后 需使用等渗盐水进行水化 IIb类推荐 对于高危患者,血运重建后6个月需常规行非入侵性影像检查进行评估 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DK crush技术优于Provisional T技术 对于P2Y12受体抑制剂首次应用患者,PCI术中可以推荐坎格瑞洛(Cangrelor) 对于P2Y12受体抑制剂首次应用的ACS患者,PCI术中可以推荐GP IIb/IIIa 抑制剂 PCI术后抗凝,推荐达比加群150mg优于110mg剂量联合单抗血小板治疗 可适当根据ACS患者血小板功能进行P2Y12受体抑制剂降级 III类 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不推荐对非罪犯血管行常规血运重建 现有生物可吸收支架疗效临床证据有限,不推荐应用于非临床试验的临床实践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赵宽;黄新亮【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差,其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是介入治疗的难点.现有指南推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仅干预梗死相关血管,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可能使患者临床预后恶化.然而随着介入器械、技术的进步和新型抗栓药物的临床应用,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可降低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和改善患者预后.现就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性完全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8(023)004【总页数】3页(P351-353)【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作者】赵宽;黄新亮【作者单位】723000 汉中,三二〇一医院心内科;723000 汉中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下降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根据患者心电图ST段的改变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elevated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两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不同,介入性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MVD),既往研究证实MVD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和改善预后,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否需完全血运重建以及对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nfarct-related artery,non-IRA)行PCI干预的最佳时机还存在争议。

近期的研究发现,在急诊PCI成功开通罪犯血管(IRA)后,对non-IRA实施PCI患者(包括1次多支血管行PCI和择期对non-IRA行PCI)临床获益更明显。

2018年血运重建

2018年血运重建
D
需要 书面知情同意
有PCI指征的 SCAD
不需要 书面知情同意 择期
非急诊:2h至72h内, 高危2周内,其他 由危险因素决定 6周内
操作过程
依据指南行 罪犯血管干 预,非择期
依据指南行 罪犯血管干 预,非择期
最佳证据心 脏团队协商 治疗非罪犯 血管
有足够的时 由心脏团队 间进行诊断 既定方案干 预 性导管检查 以确定干预。
本指南达到内/科的治疗平衡,多学科结合 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肌血运重建实践指南
2
目录
1. 指导心肌血运重建的诊断性工具 2. 决策制定与患者信息 3. 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血运重建 4.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血运重建 5.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血运重建 6.心衰患者的血运重建 10.合并外周动脉疾病
在症状出现12-48小时的患者中应考虑常规的PCI策略。
I
IIa
C
B
STEMI术后管理
院前管理 建议以区域网络为基础,对STEMI患者进行院前管理,及时有 效的提供再灌注治疗,将PCI提供给尽可能多的病人。
级别 I
水平 B C B
建议所有的院前急救、急诊科、CCU和导管室建立都STEMI管理 I 协议,在网络区域网络中共享。 建议具备PCI能力的中心每周7天24小时值班,确保尽快实施PCI 手术 I
IVUS可考虑用于评估无保护左主干病 变的严重程度(IIa类)。
心脏团队决定治疗策略、知情同意和血运重建时机
休克
多学科决策 知情同意 血运重建时机 急性期可给予机 械循环 立即获得口头或 书面 急诊:不拖延
STEMI
急性期非必需 口头同意即可除 非法律要求 急诊:不拖延

2018血运重建指南 PPT

2018血运重建指南 PPT

进行给药,但给药后必须用水冲洗鼻胃管。
其它用法用量详见说明书
[不良反应]
两项大规模3期研究(PLATO和PEGASUS)评估了替格瑞洛的安全性,这两项试验纳入了39,000多例患者。PLATO研究中,替格瑞洛治疗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7.4%和5.4%)。
PEGASUS研究中,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药的发生率更高(替格瑞洛60mg联用阿司匹林组16.1%,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8.5%)。替格
bid联合阿司匹林用于12个月以上36月以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高缺血风险定义为:年龄≥50岁,且存在以下一项及以上的高危因素:年龄≥65岁、糖尿病(需接受药物治疗)、既往(>1年前)有二次自发性心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冠脉病变、慢性非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CrCl<60 mL/min)
倍林达®(替格瑞洛)简明处方资料
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有心肌梗死病史至少1年且伴有至少一种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当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时,推荐给药剂量为60mg每日2次。对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高风险的ACS患者,
在用本品90mg或其它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剂治疗1年后,可立即开始给予本品60mg每日2次持续治疗。也可在心肌梗死后2年或停用之前服用的ADP受体抑制剂后1年内开始本品治疗。服用本品
PCI抗凝 治疗
时长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30个月
36个月
普通肝素 或
依诺肝素
高出血风险

AC 6个月 1 DAPT
AC DAPT >6个月

AC 1个月 DAPT 3个月 DAPT

ESC 2024心脏康复新指南(全文)英文版

ESC 2024心脏康复新指南(全文)英文版

ESC 2024心脏康复新指南(全文)英文版ESC 2024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ew GuidelinesThe ESC 2024 guidelines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cus on promoting heart health and overall well-being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that includes exercise, education,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These guidelines aim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uture cardiac events.Key Recommendations1. Exercise: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is essential for heart health. Patients should engage in a combination of aerob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tailored to their individual needs and abilities.2. Education: Patients should receive education on topics such as heart-healthy diet, medication management, stress management, andsmoking cessation to improve their overall health and reduce their risk of future cardiac events.3.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Pati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make positive lifestyle changes, including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reducing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managing other risk factor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cholesterol levels.4.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A team-based approach involv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uch as physicians, nurses, dietitians,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s essential for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care to patients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5. Monitoring and Follow-Up: Regular monitoring of patients' progress and follow-up appointments are crucial to track their improvement and adjust their treatment plan as needed.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1. Individualized Care Plans: Each patient should receive a personalized care plan based on their medical history, current health status, and personal goals for rehabilitation.2. Goal Setting: Setting realistic and achievable goals with patients can help motivate them to adhere to their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nd make lasting lifestyle changes.3. Community Engagement: Encouraging patients to engage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support groups can provide additional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nnection during their rehabilitation journey.4. Technology Integration: Utilizing technology such as wearable fitness trackers and telehealth services can enhance patient engagement and allow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progress.5. Continued Education: Ongoing education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s essential to stay up-to-date on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best practices in the field.ConclusionThe ESC 2024 guidelines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promoting heart health and improving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following these guidelines and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ed strategie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an help patients achieve better health and reduce their risk of future cardiac events.。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完整版)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完整版)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完整版)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目前,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而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被认为是开通梗死血管、挽救濒临坏死心肌最有效的再灌注疗法。

然而,针对冠脉多支病变如何合理选择再灌注治疗策略一直是急诊介入领域讨论的难点与热点。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AMI的临床病例中,有30%~50%的患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MVD) ,MVD患者的病死率较单支血管病变( Single vessel disease,SVD) 者显著增高,多支冠脉病变病史较长,并发症较多,远期预后较差。

多支血管病变AMI患者行PCI是否与单支病变患者一样能改善左心功能、减少心脏事件,一直受到关注。

由于STEMI时全身高凝状态,干预非靶血管后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以及非靶血管干预时如果出现无复流,往往恶化血流动力学等潜在增加并发症的危险性,2011 年ACCF/AHA/SCAI PCI指南指出,急诊PCI时干预非梗死血管是有害的,除非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同时非梗死血管下游缺血面积较大才会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

众多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APEX-AMI研究共入组2201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其中217例(9.9%)在接受完全血运重建。

结果提示,干预非“罪犯”血管的患者90天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及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仅处理罪犯血管的急诊PCI患者(18.9%vs 13.1%,P=0.011)。

HORIZONS-AMI研究入组多支血管病变接受PCI的STEMI 患者668例,分为one-time PCI策略(n=275)及分次PCI策略(n=393),随访1年。

再论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PCI策略(全文)

再论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PCI策略(全文)

再论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PCI策略(全文)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合并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的比例超过50%,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TEMI病人比例更高达60%~80%。

关于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是否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并伴随相关临床指南更新。

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再次引起争论,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PCI策略循证医学证据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PCI策略包括只处理IRA、一次处理多支病变血管和分次处理多支病变血管,即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

早先的一些小规模研究多显示,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病人在急性期只处理梗死相关血管(IRA),不应该常规处理其他非梗死相关血管的严重病变。

近年来,更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研究显示,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病人同时进行多支血管病变的完全血运重建具有相似或更好的效果。

PRAMI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STEMI患者预防性完全血运重建与仅干预IRA的结果,主要临床终点为心源性死亡、非致命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

入选465例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n=234)和仅IRA重建组(n=231),结果显示,预防性完全血运重建PCI可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达65%,优于仅处理IRA的PCI策略。

另一项随机开放性试验——CvLPRIT研究,入组296例STEMI患者,随机分配到仅对IRA血运重建组(n=146)和完全血运重建组(n=150),该研究主要终点为12个月时死亡、再次心梗、心衰和缺血导致再次血运重建。

结果显示,完全血运重建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低于仅处理IRA组(10%vs 21%,P=0.009),但终点事件的每个组成单位在两组间却没有显著差异。

2015年HEART杂志发表了对7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显示,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减少41%、再次心肌梗死减少52%、再次血运重建减少49%、心血管死亡有减少趋势。

ESC 2024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全文)

ESC 2024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全文)

ESC 2024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全文)前言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简称CAD)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提高CAD诊疗水平,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简称ESC)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一次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以提供最新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建议。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关于CAD诊断、风险评估、治疗和二级预防的全面指导。

目录1. 冠状动脉疾病概述2. 诊断方法2.1 病史和临床表现2.2 体格检查2.3 实验室检查2.4 影像学检查3. 风险评估与分层3.1 缺血性心脏病风险评估3.2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4. 治疗策略4.1 药物治疗4.2 血运重建4.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4.2.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4.3 综合治疗5. 冠状动脉疾病二级预防5.1 生活方式干预5.2 药物治疗5.3 心理干预6. 特殊人群诊疗 considerations6.1 老年人群6.2 女性6.3 儿童和青少年7. 临床实践建议与结论1. 冠状动脉疾病概述冠状动脉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慢性血管疾病。

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

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冠状动脉疾病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类型。

2. 诊断方法2.1 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于诊断冠状动脉疾病至关重要。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绞痛、胸痛、乏力等症状的性质、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以及与活动、情绪、饮食等因素的关系。

2.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时,医生应注意患者的心率、心律、心音、心脏大小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等指标。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体征。

2.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