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剂的应用
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同时 伴营 养不良以及长期口服消炎止痛药是导致术前贫血的 主要原因,其中以缺铁性贫血为主[3]
120/130
[3] Kapadia BH, Banerjee S, Issa K, et al. Pre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J Knee Surg, 2013, 26(6): 373-377.
TKA术中松止血带前 10 min 内静脉滴注 TXA(10 mg/kg)能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降低输血量及输 血患者比例,且不增加 VTE 发生风险[6]。
TKA 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 4小时可 显著降低 TKA 术后失血量,输血率及皮下瘀斑面积 大于百分之一发生率,并未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是安 全有效的[7]。
[5] Sabatini L, Atzori F, Revello S, et al. Intravenous use of tranexamic acid reduces post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14, 134(11): 1609-1614.
[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柳州医学, 2012, 25(1): 75-77. [9] Napolitano LM, Kurek S, Luchette FA,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adult trauma
[6]黄子达,张文明,李文波。氨甲环酸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自身对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March 2015, Vol. 29, No.3.
[7]杨朝君 孙智文 张爱民。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小时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效果分析。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2014年第9卷第6期.
EPO
EPO 是哺乳动物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具有促进幼稚红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等作用,当人 体处于缺氧状态时其分泌量增加[4]。EPO 上市之初主 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肾性贫血,近年则 广泛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尤其对预计有输 血倾向的患者,应用 EPO 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合理 应用前提下,EPO 有望成为一项有效的血液管理措施 。
术后血液管理
术后血液管理方法包括使用自体血回输系统
,术后给予EPO或者联合铁剂以及严格的输血指征。
自体血回输系统
自体血回输系统是将术中出血或术后引流管 内的引流血经过过滤、洗涤,在术后 6 h 内重新输入 患者体内。但相关研究报道的临床效果结论不一,尚 缺乏高等级临床证据支持其在临床中的常规应用。
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 液管理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异体输血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 血的常规方案。尽管异体输血技术已有显著提高,但 是仍存在医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免疫反应等风险。 因此需要制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 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减少异体输 血需要,同时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and critical care. J Trauma, 2009, 67(6): 1439-1442.
贫血的治疗选择
输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PO+铁
EPO+铁剂治疗
减少输血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加符合病人的生理状况
约6-7天
骨髓 血液
造血干细胞
BFU-E
CFU-E
原红细胞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EPO
B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蔗糖铁
EPO+蔗糖铁最佳的补血搭档
蔗糖铁说明书
我科目前执行的方案
用药方案: 益比奥10000U,皮下注射,1支/隔 日 蔗糖铁200mg/5mL,静脉滴注,2支 /隔日
此外,随着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研究的深入 ,围手术期的自体血储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抗纤溶药物、自体血回输等多种技术也已广 泛用于临床血液管理。
现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期的血液 管理方法作一报道。
术前血液管理
术前处置措施也有助于增加术后红细胞生成,从而加 快血红蛋白水平的恢复。术前血液管理方法包括补充 铁剂、使用 EPO 和术前自体血储备(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PAD)。
[4] Jelkmann W. Erythropoietin: structure, control of production, and function. Physiol Rev, 1992, 72(2): 449-489.
PAD
PAD 是指在术前 3 ~ 4 周通过自体采血方 式采集 1 ~ 2 U 全血细胞,保存备用。同时自体采 血后能刺激人体造血功能代偿,达到扩容目的。但目 前临床对 PAD 的使用意见尚未统一。
输血指针
血液管理策略中降低异体血输血率的最重要方法是采取严格 的输血指征。国内外相关指南主要推荐以下输血指征[8,9]: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 7 g 患者考虑输血; 血红蛋白水平高于 10 g 的患者可以不输注红细胞; 血红蛋白水平在 7 ~ 10 g 之间的患者,是否输血取决于患者 贫血程度、心肺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这部分患者的生命 体征及心电图对评估是否存在缺氧具有重要意义。
术中血液管理
术中血液管理旨在减少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基本 措施包括抗纤溶治疗、使用止血带等。
止血带
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药物是通过减少纤溶酶激活,从而 减少纤溶,稳定纤维血栓,减少出血。主要研究焦点 为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作为一种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能高度亲和 纤维酶原上的赖氨酸位点,阻断纤溶酶降解过程,有 效达到止血目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