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桥头小学王学才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
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出示小淘气(小狗)小朋友好!小淘说:“好久没跟大家见面。今天我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进步了,越来越会听课了。小朋友,这么久没跟大家见面,你们知道我去哪里了吗?我呀去北极探险了。小朋友想去吗?”(想!)“可是
北极是很冷的地方,有很多冰山,你们怕不怕呀?”(不怕)“好!今天小淘气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北极探险,去穿越冰山。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勇敢、聪明又能干,能够登上最高的冰山!”(拉出挂图)小朋友,你们有信心登上最高的冰山吗?(有)“那我们出发吧!来到第一座冰山我们看到了什么?啊多可爱的企鹅啊!有几只呢?这只企鹅在跟谁打招呼呢?哦,原来在这儿,上面有几只?那我们在第一座冰山这儿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谁能说一说?
[以登冰山的形式进行本课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介绍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看看下面有一个新符号,猜猜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括号,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小结,用括号表示合起来(作手势)。问学生,它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新朋友,看看是谁?知道它是什么符号吗?它是问号,表示求有多少?那么两位新朋友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呢?那谁能完整地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这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谁能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算式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
现在我们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冰山,插上第一面红旗。
[对第一次出现的括号和问号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减缓学生的学习坡度,让学生很快解决第一个问题,登上第一座冰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便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三、巩固新知
现在我们继续翻越第二座冰山。第二座冰山是考考你,这有一幅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小组同学讨论2分钟,相互说一说再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组以表扬。看来第二座冰山也难不到小朋友。我们再插上一面小旗。
四、现在我们进军第三座冰山了。看看第三座冰山有什么?出示图2。看看这幅图里有几个括号?这个括号怎样?这个括号呢?再仔细看看这个大大的括号下面写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知道什么呢?(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知道什么?前面有几只?这个小的括号上面有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完整的说一说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怎样求出冰山后有几只企鹅?你会列式计算吗?(让学生说说算式和算式中各部份的意义)
看来今天我们小朋友,已经成功翻越第三座冰山了,我们快到达最高的冰山了。要去最高的冰山,得渡过这条河流,能不能过去,要看看小朋友会不会看图,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观察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算式?现在,分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汇报,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到达最高的冰山了。
[充分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与本组同学生合作,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
怎样才能登上最高的冰山?插上最大的红旗呢?那要比比谁会动脑筋了!
每组小朋友的组长来领一幅图,这幅图上没有括号,也没有问号,同学们商量一下,在哪儿画括号?在哪画?号?添上括号和问号把这幅图编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锻炼学生对新认识的符号的应用能力,每组学生添的括号和问号都可能不同,所编出的问题就不同,通过交流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