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对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只有科学合理地界定网络文化的概念,分析网络文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加强党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文化;意识形态;建设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
从词源学意义上来讲,网络文化一词从英语“Cyberspace”翻译而来,如果直译则是“计算机文化”。
它是由“赛博空间”衍生出来的,是科幻小说家威廉·古布森1984年在他的小说《神经巫师》创造出来的。
从学理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学者对网络文化的概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概括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技术的角度。
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受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①也有学者从技术角度上来讲,网络文化就是在电脑互联网络上进行的文化活动。
②
二是分析文化的本质内涵的角度。
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最新联姻。
它通过网话文的拆解与变形,大众文化身份的置换与颠覆,演绎着文化多元与精神自由,形成了新世纪的后新文化运动。
③
综合不同学者对网络文化的阐释,加上笔者的理解,本文认为,“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必然产物。
即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数字电视、3G手机、博客、微博、MSN等各种网络形态为使用工具,以人们的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方式。
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就像纸质文化、电视文化一样。
把网络作为一种介质,一种连接主体和信息之间的介质,人们因其具备的各种技术特性而广泛使用,进而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媒介文化的新的文化形态。
二、网络文化的主要特性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环境的虚拟性
网络身份的虚拟性。
计算机技术把一切“疑难问题”均用字节、符号简化了,任何现实中的个人要想成为网络主体,首先要符号化之后,才能进行网络行为。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993年美国漫画家斯坦纳的一幅漫画。
画上的两条狗在计算
机前对话,其中一只狗打出了:“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
网络行为的虚拟性。
不管是手机、微博、博客、MSN还是网络社区等其他形式,人们发布信息、分享信息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传递或者交流,而是通过各种虚拟的平台间接传播。
(二)网民构成的多样性
网民的构成呈多样化发展。
首先是网民类别。
在总体网民中,手机网民已成为第一大组成部分。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随着3G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其次是学历结构。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高学历者不再是网络的“垄断者”。
按照受教育程度来看,大专及以上文凭的网民基本饱和,激增网民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最后是城乡结构。
按照地域划分的标准,虽然我国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但是网络世界里的这条鸿沟却在逐步缩小,农村网民较之以往迅速崛起。
截止2012年7月,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1.46亿,占整体网民总数的27.1%。
(三)网络行为的参与性增强
门槛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的登录门槛越来越低。
人们只要拥有一台登陆设备,懂得简单的上网技术,接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信息。
时空、地域限制少。
互联网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新的一种介质,信息量极其丰富,传播速度快的惊人,使得人们在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时有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因为没有地域、没有时间的限制,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参与信息传播过程的“主人翁”地位。
“作为新的大众传媒,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的舞台,以及信息自由流动的机会。
”④
三、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紧密联系的一系列观点、观念和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
网络本身作为一种传播工具、介质,虽然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但是网络文化却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一)传播功能
传播,多数情况下是指信息从一方到另一方的传递,它离不开传播工具和传播途径,而网络在意识形态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方面提供了工具和途径。
众所周知,网络因其传播渠道之多、速度之快、效果之强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多样化传播。
传统条件下,意识形态的传播往往局限于口口相传、书刊阅读、
公开演讲、开设课程等形式。
比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期间通过阅读各种翻译的出版物、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发动五四运动、创办杂志再到成立中国共产党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组织基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而现在,人们在网络上传播一个思想,用很短的时间便能传播到数以千计、万计的人群当中。
网络在提供传播渠道的同时,还是一个思想自由交流、双向互动的平台。
人们彼此之间可以实现完全自由、平等的互动交流。
“它让以前没有机会和条件发布自己观点的人有机会向社会宣布自己的观点,让社会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以前无法接触到的思想和理论。
”⑤再加上,网络的参与性很强、网络主体数量庞大,人们能够在网络中自由地进行互动,促进彼此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提高传播的效率。
(二)导向功能
导向,顾名思义,引导方向,使事情向某个方面发展。
我们说,某一现象具有导向功能,是指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或带有价值取向,能够引导人们朝着某一方向倾斜,尤其是思想方面。
这种导向功能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
网络文化具有的导向功能,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表现的。
首先,价值导向。
从网络信息的特性来看,任何信息都不是“中性”的。
信息的内容和传播过程都深深地被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
网络信息在被制造出来的时候,背后体现的是信息发布者个人的价值取向。
同时,当这些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和流通时,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选择或者不选择某一种信息,而附带的意识形态色彩的信息便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引导教化的作用。
既然信息不是“中性”的,那它就可能出现“两面性”,即良性和恶性。
网民在“良性”信息的影响下,其价值观则会朝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反之,网民则会形成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舆论导向。
它和价值导向相辅相成。
舆论导向,就是通过舆论的力量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
网络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各种思想观点很容易就能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和讨论,形成舆论,进而影响其他网民的思想倾向。
当前,极易形成网络舆论事件的包括领导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有关衣食住行的民生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中各种突发事件等等。
比如,2008年网民曝光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2011年6月,一位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经理的“郭美美”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舆论导向也是有正面和负面之别,要对舆论的性质定位准确。
(三)解构功能
解构,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等,它也是解构主义者德里达使用的术语。
每一次的解构都表现为原来结构的分裂或中断,但是每一次解构的结果又都会产生新的不同于前一个的结构形式。
在这里我们主要取义德里达的分析,侧重指网络文化的特点对意识形态固有的语言规则、逻辑体系、传播结构及其内容的消解,进而重新建立起新的属于网络文化时代的意识形态结构的功能。
网络文化可谓是个性十足的文化形态。
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传统语言和文字的颠覆,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语言的异化”。
“语言的异化,指的是某种语言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孽生出来的、与本土语言原有的基本风格、文化神韵难以协调、难以认同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变异现象。
”⑥如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奇特而又令人费解的语言文字,比如新近流行的“神马”、“纳尼”、“ 煋”等词语和文字,对原有的人们所熟悉的语言体系构成很大的威胁。
这些现象的出现,冲击了意识形态所依赖的、熟悉的原有的语言规则。
在大多数政党政治国家,政党或者其他组织、团体要存活下去,必须依靠自己的意识形态吸引更多的支持者。
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各种特性,逐渐把公众的眼光吸引到网络中来。
人们在网络平台上,自由地交流、互动,形成多元化的并且具有一定数量支持者的社会思潮。
于是,公众发现不通过政党、组织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还可以加入任何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
这逐步消解了现实中意识形态所依赖的组织结构,而且中断了意识形态以往在组织内由上而下的传播路径和较为稳定的逻辑体系。
比如,现在欧洲政党普遍面临党员日益减少、组织结构缩水的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的网络技术为公众的政治参与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英国保守党党员由20世纪80年代的100多万人锐减到2007年的大约29万人,与网络对公众的吸引不无关系。
注释:
①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02).
②张相轮.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09).
③徐世甫.网络文化:技术与文化的后现代联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④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M].海南出版社,1997:356.
⑤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2008,(10).
⑥孙锐、陶丽.透视网络语言异化现象——浅论高效网络文化教育[J].文学教育,2009,(08).
参考文献:
[1] 杨立英、曾盛聪著.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 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2008(10).
[3] 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