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的效果。

方法:将18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予哮喘规范化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哮喘规范化治疗方案与常规护理。

院外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及焦虑程度。

结果: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哮喘儿童的治疗和护理是一项综合的工作,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家庭护理干预治疗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患儿的各项症状。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allergic asthma.Method:1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llergic asth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9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asthma standardized treatment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using pure standard treatment and routine nursing for asthma.Outside the hospital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one year,observ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urative effect,and degree of anxiety. Result: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families of SAS,SDS score comparison,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and care was a comprehensive work,asthma children in standardization of drug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
[Key words] Family nursing;Asthma;Effect observation;Anxiety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哮喘,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家庭护理干预是确认且针对个案、家庭、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与调适[1],对提高患儿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一情况,如何做好过敏性哮喘的家庭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符合诊断标准[2]的180例离院哮喘患儿,年龄9个月~13岁,平均(4.1±2.6)岁,男108例,女72例;将以上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及其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哮喘规范化治疗与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为根据病情轻、中、重分级,按GNA方案制定相应的阶梯式治疗措施,进行规范化治疗。

即缓解期以吸人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主,急性发作时加用β2激动剂和(或)氨茶碱,重者口服或静滴糖皮质激素。

5岁以下儿童选用储雾罐吸人,2个月复诊1次,依据病情进行激素降级治疗。

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措施,如指导家长及患儿避免哮喘诱发因素、呼吸功能锻炼及气雾剂使用指导、怎样写哮喘日记等。

1.2.2 观察组在实施规范化治疗护理的同时,辅以家庭护理模式治疗。

具体措施为:(1)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

(2)尽量避免精神高度紧张和不适当的剧烈运动;(3)尽量避免食用诱发患者哮喘的食物,防止进食辣、酸、辛等刺激性食物。

(4)患儿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汁或半流汁食品,经常多鼓励患儿多饮水(1000~1500 ml/d)。

(5)规范化雾化药,宜使用普米克和博利康尼混悬液泵雾化吸人2 d,12 h可重复1次。

(6)平时鼓励患儿多做有效咳嗽清理呼吸道,拍背协助患儿将痰液尽量咳出,痰多咳嗽无力者,应随时准备吸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保持病室安静,使患儿安静。

(7)在哮喘发作时呼气性呼吸困难时,必须使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坐卧位,尽力为患儿解除不适症状,并鼓励他们将不适及时告知家长或医护人员。

(8)尽量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护士在这个阶段除了做好哮喘患儿的业务护理工作外,还要关心家长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病情解释和安慰。

1.3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偶尔小发作,不需用药即可自行缓解;显效:哮喘发作较以前明显减少(每周发作少于1次),但仍需用1/3剂量支气管扩张剂;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每周发作多于1次,但比原来发作减少),仍需用1/2剂量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继续加重。

总有效=完全缓解+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SAS SDS
观察组(n=90)32.35±6.46 35.45±7.43
对照组(n=90)51.43±5.23 54.76±7.56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n=90)72(80.0)8(8.9)5(5.6)5(5.6)85(94.4)*
对照组(n=90)42(46.7)6(6.7)6(6.7)36(40.0)54(60.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支气管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现被世界卫生组织并列为中四大顽症之一[3]。

患者典型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和咳嗽等临床症状,现已严重威胁人类的民主心身健康,该疾病在急性发作期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急性发作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加之机体上疾病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经常较差。

本文表1结果表明,哮喘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是由于:(1)患儿及家属没有正确的认识哮喘本质,对激素等治疗药品的恐惧心理也使得他们对缓解期用药的依从性差,经常不能遵守医嘱或不正确使用药物,甚至违背了哮喘长期规律用药的原则,使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或者进一步恶化;(2)患儿常常因为胸闷、呼吸困难、气促、喘息、胸闷和咳嗽等躯体痛苦使患儿精神高度紧张,哮喘发作时过度通气和低碳酸血症可导致脑部血流量生理性减少,使脑部供血与氧严重不足,使患者产生类似窒息而产生恐惧。

(3)哮喘患儿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情绪变化非常大等负心理临床特征,由于预防、控制、管理不到位,总是担心哮喘随时发作而加重心理负担。

(4)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依赖性强、较被动、懦弱而敏感、情绪不稳。

本文表1和2结果表明,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家庭护理干预治疗后,哮喘儿童的焦虑情绪得到非常好的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家庭护理后,进一步加深家长及哮喘患儿对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加
强了对哮喘预防、控制、管理工作,消除哮喘本质认识的误区,进一步促进患儿自我疾病管理,加强规范治疗措施,提高了患儿哮喘预防与控制能力;家庭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延续,是根据患儿的实际症状具有针对性支持,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打破了护理常规,由护士机械护理变为护士转换角色的为家人护理,创建家庭式环境,营造家庭氛围,使患儿及家属不再有陌生感,更进一步充分体现了爱心与关怀[4];窦红伟[5]认为家庭护理能让患儿变得更加乐观,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发挥患儿与家属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能经常处于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改善不良生活行为和生活习惯。

有研究表明,家庭护理干预是帮助哮喘患儿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哮喘患儿缓解期生活质量的保证的方法[6-9]。

由于哮喘是一种无法根治的顽症,但又是一种可控制的疾病,对哮喘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临床工作;故哮喘儿童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家庭护理干预治疗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患儿的各项症状,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真蔼.家庭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2007,15(2):9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常规标准(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3]谢珍,谢周丹.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方法在缓解儿童哮喘发作中的作用对比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1,9(9):183.
[4]周楚娟.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的护理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1,9(9):39.
[5]窦红伟.支气管哮喘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25.
[6]熊衍君,李红艳,李晶晶,等.家庭护理干预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7):1825-1826.
[7]程艳.家庭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53-156.
[8]鲁斌辉,杨红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94-96.
[9]陈晓艳,熊衍君.家庭护理干预对缓解期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33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