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2003-2009)

赵刚

内容:工作概述,探索,思考

宣传口号: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定位: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

两枢纽:西南交通枢纽,通信枢纽

三中心:西南科技中心,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

四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

文化介绍

金沙文明,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三国文化,茶文化,川剧和美食,林盘与农家乐,传统与时尚并存。

第一部分:城乡统筹工作概述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分割严重,城乡一体化——成为战略选择

一、城乡统筹发展历程

工作已走过7年

2003年,确定“城乡一体化”战略:中央提出五个统筹,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规划龙头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

同年,成都市双流县创造性的提出并大力实施“三个集中”,标致着成都城乡统筹工作的开端。

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

2004年,以红砂村委代表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城乡一体化战略成果的亮点

05-06:全域成都,全面推进

07:国家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08:灾后重建,成为契机,将城乡统筹充分运用到灾后的建设上来。

09: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还权于民,促进土地流转,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资源变资本。

1城乡实质是统筹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各类要素,打破城镇村的格局,通过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个集中为核心,市场化为动力,政府政策为保障,推荐城乡一体化。推进三个集中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

2三个集中——城乡统筹核心

既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统筹三个集中就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116到21个集中发展区和6个工业集中发展点,引导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农民向城镇集中:梯度引导新型城镇化

先发展大城市,培养中心镇。分层次推进,主要向大城市中去,其次向中小城镇。构建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为支撑、中心村、聚居点为基础的新型城乡体系,并配套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稳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及时出台配套政策、积极搭建农用地流转平台、创新流转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建基地、强龙头、兴标准、高质量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08年,全市农用用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303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7%,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2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3.7%。规模集中,带来了市场。

3、工作成效

最佳人居奖,园林城市,GDP增加等!

第二部分:实践探索

1、规划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

成都市委:科学规划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龙头,规划为龙头,才能明确城乡统筹工作的执行导向。

随着各法律的出台,规划编制发生了巨变,成都的城乡规划正是因成都市情,成为指导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保障。领导规划意识加强。

2、理念创新

创新体现在四方面:

着眼全局与统筹:从一隅到全城,从一盘沙到一张网,从局部规划到全局规划,从部门编制到整合协调,从技术方案编制到配套政策研究

着眼公平与效率:从重加速到重协调,从重城市到重均等,从集中配置到全面保障。

突出长远与动态:从量化预测到动态平衡,从布局土地资源到协调土地资本。

回归多元与多样:从关注政府视角到关注多元视角,冲破那个关注市民利益到全民利益,从过度集中到聚散相宜。

3、体系

编制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兼顾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设施规划和生态规划,构建城乡统筹规划编制体系。改体系在传统规划序列的基础上创新,从七个空间层面开展工作,层层相扣,突出了城乡统筹的工作特色。包括:成都市域(12390)、都市区(3681)、中心城(640)、新镇(14个)、镇(约300个)、农村新型社区(约600个)、聚居点(约3000个)

技术体系:制定技术标准(红皮书系列)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逐年更新。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指标和控规结合起来。有点公平简单明了,缺点空间品质下降。结合地块包装设计来解决。

《成都市中心城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简单明了

4主要内容

规划以三个集中为总的行动纲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全域成都,规划慢覆盖

2、三规合一

3、新农村建设

4、生态建设——198地区控制规划

其中

1、全域成都,规划慢覆盖;

全域成都、都市区、中心城,面积见上。

分行政区划全覆盖,都市区,县域总体规划三个层次。

全域规划打破成都市域内的行政区界,研究确定成都的全域产业发展,功能分区,城乡体系,城乡空间形态,统筹配置全域交通设施等。

满覆盖是成都城乡统筹规划的基本要求,它意在使成都全境内的每一块土地都能有相应的可操作实施的规划作为指导,扫清用地空间规划盲区。

平原地区容易形成摊大饼的状态,这不是认为所能控制的。北京的例子就是一个借鉴。不然北京的今天就是成都的明天。

未来成都是以交通网络连接的城镇走廊(密集发展区)与乡村协调同步发展。在集中发展的同时,将规划认为应予以保护的不发展空间留住守好;在乡村地区,除根据规划形成一定数量的农村新型社区外(中心村),将是建设行为受到严格制约的自然开敞生态空间。

走廊、组团结构。实践运用见成效。

都市区总体控制规划:对都市区内的容量、空间结构、城乡形态、生态保障、交通与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做出了统筹部署。都市区同城化,这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都市区总体控制规划

总体空间格局“五楔六廊,同城多心”。都市区内在六条走廊上几句集约发展;走廊间控制为以基本农田为主的生态区(五条楔形绿带),主要承担现代农业和生态两大功能。(中心城哪怕只有10米也做,按10米的目标来做。)

G2000:2300平方公里生态区,生态区内建设用地261平方公里,余下生态净用地控制在2039平方公里。2300的来源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高压线、高压走廊,基本农田,理论的基本农田2000加上以上的地区构成,没有领导反对,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体系。

走廊立面:核心区、中心城一般地区、副中心、走廊地区、外环198地区、走廊地区、组团中心、走廊地区、G2000地区。

县域总体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