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海史论文
专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题目:郑和下西洋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2)班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题目:《郑和下西洋》
作者:
单位:
学号:
摘要:
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内容: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促其发展的先决条件,讲述了一个强盛朝代的伟大创举,并分析了其背后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对后来中国航海史发展的影响。
并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字:强盛、创举、航海事业、开放
正文: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郑和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一望无际的大海,他明白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明白站在他身后的这个人已尽全力支持他,而自己决不能辜负他,也绝不能辜负这伟大事业。没错,站在他身后的这个人正是一代伟大帝王朱棣。朱棣安排郑和出海是有深层次目的的,随他远航的,还有一个伟大民族的梦想,一个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强国梦想。这大致
也是中国历史的老传统,但凡强盛的时代,必有一些伟大的举动,如强汉时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盛唐时的开明的政治与外交政策,都是这一传统的表现。国家强盛,万国景仰,这大概就是中国历代皇帝的最大梦想吧!但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运气和能力实现这一梦想的。大凡开国的皇帝都会有一段励精图治的佳话,而朱棣的老爹朱元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大地主”曾深深的体味过挨饿的滋味,也曾体验眼睁睁看着亲人饿死而未能为力痛苦。所以自他夺得政权之后,把自己一生的精血抛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也铸就了明朝初年万物复兴的繁荣景象。而朱棣大概也是由于自小吃过苦的经历,从侄儿手中抢过爹爹的家当后,亦费尽心思操持。终皇天不负有心人,明朝迎来了一个经济繁荣,国势强盛的太平盛世。国家银粮充足,到了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四周到底还有些什么?这是每一个强盛的朝代都很感兴趣的的问题。明帝国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的时代,而明帝国四周的陆地区域已由盛唐时代的远征英雄们探明,相比而言,帝国那漫长的海岸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在大洋的彼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而现在强大的明帝国统治者朱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绝非由于仁慈或是和善。而是因为他做了历史上很多人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于是,朱棣把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一件事情交给了郑和来完成,这是光荣,也是重托。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由于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
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数量与质量远远超过前代。元朝初期仅水师战舰就已有17900艘。元军往往为一个战役就能一举建造几千艘战船。此外还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元朝造船业的大发展,为明代建造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迎来了我国造船业的新高潮。总之,在经过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两个发展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
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宝船,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明清时的一丈约为3.11米,也就是说,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船只长约138米,宽约56米,这绝对是当时的泰坦尼克号。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条船有十二张帆!他的锚和舵也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时需要几百号人一起动手才能摆得动南京市在五十年代曾挖掘过明代宝船制造遗址,出土过一根长十一米的木杆,据鉴定这更木杆居然不是桅杆,而是舵杆,经过推算,这根舵杆连接的舵叶高度大约为六米左右。也就是说,这条船的舵叶就有两层楼高。此外,还有专门用于运输的马船,用于作战的战船,用于运输粮食的粮船和专门用于在各大船之间运人的水船。这是郑和船队的情况,那么他带了多少人下西洋呢?“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郑和的船队首先到达占城,然后他们自占城南下,半个月后到达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但凡由马六甲海峡去非洲必经过此地,在当时,这里也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此地经历过一番风波之后,郑和的船队一路南下,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一路上与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最终,郑和到达了此次航程的终点——古里。古里就是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在此地一段时间后,郑和的船队准备返航,此时距离他出航时的时间已有一年有余。此后,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继续着他的远航。郑和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
(1409)年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永乐十九年(1421)春,这五次航海过程与第一次比较类似,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宣德五年(1430),郑和开始了他航海生涯中的最后一次远航。郑和的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然后穿越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最终到达伊斯兰教派第一圣地麦加,伟大的穆罕默德就在这里创建了伊斯兰教。穆斯林最大的荣耀就是到此地朝圣,向圣石和真主安拉吐露你的心声,当然,郑和也不例外。此刻,他只是一个普通而虔诚的穆斯林。朝圣之后,舰队开始返航。当船队再次到达第一次远航的终点古里时,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结束了他奇幻的一生。长期的航海生活几乎燃尽了郑和所有的精力,在回航途中,他终于病倒,而且一病不起。他历经坎坷,九死一生,终于实现了这一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
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种贸易活动,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