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孟旭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了解其发生机制有助于对其治疗的深入理解。房颤的发生机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局灶触发机制,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肺静脉起源学说”;二是房颤维持机制,包括:多发子波折返、复杂碎裂电位 (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CFAE ) 机制、主转子驱动学和迷走神经机制。以下内容将对各种机制学说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对读者有一定启发。

一、局灶触发机制

1、肺静脉-左心房连接处组织学

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后壁,与心房连接处无瓣膜,但心房肌可绕肺静脉延伸1~2cm,形成心肌袖。组织学证实肺静脉内由内皮层、内皮下层、内连接组织层、横纹肌层和外连接组织层等构成。肺静脉内的肌束与左心房是连续的,在静脉内皮层之间被内连接层隔开。上肺静脉的心肌袖显著发达,可深达l3~18mm,而下肺静脉心肌袖仅为8~l0mm。

2、房颤起源点与心肌袖、肺静脉的关系

A.与心肌袖发达程度有关

Haissaguerre等报道的45例房颤的94%患者局灶起源点在肺静脉处,而左或右上肺静脉起源占7O%,这一比例与心肌袖发达程度一致。

B.与心肌袖形态有关

Nakagawa等研究62例房颤患者左房及肺静脉连接情况与肺静脉激动的关系,210根被研究的肺静脉中,肺静脉-心房呈环形连接最常见(72%)。推测环形或广泛的左房-肺静脉连接可能有助于折返环的形成或促进触发活动。

C.与肺静脉直径有关

另有研究发现上肺静脉直径较下肺静脉大,而房颤患者上肺静脉显著扩张,85%异位兴奋灶出现于直径最大的肺静脉,故肺静脉直径的差异可能也是导致房颤局灶起源点分布不同的原因。

D.与心肌束的排列、数量有关

在肺静脉远端,心肌细胞被包埋在致密结缔组织内,肌纤维的排列方式以环形和螺旋状为主,其间还可见纵行、斜行及网状排列的肌纤维,心肌束的绝对不规则走行和排列上的突然变化增大了激动传导的各向异性,增加了冲动传导阻力,同时随年龄增长,肺静脉纤维化程度增加,冲动在肺静脉内传导速度和方向的不均一性,易于形成折返,从而参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环绕肺静脉的心肌数量可能是决定产生异位活动和触发活动的重要条件。

E.与结样细胞的存在有关

应用电镜观察成年大鼠肺静脉内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发现心肌细胞位于肺静脉中层,在这些心肌细胞间,有一些结样细胞单独或成群出现在肺静脉近心端,无特殊颗粒,细胞器间肌浆网稀少,结样细胞的存在揭示了肺静脉可能具有潜在起搏活性。

3、肺静脉内的自发性电活动肺静脉内自发性电活动是引发房颤的重要来源[1]。局灶异位兴奋性异常以两种方式参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即局灶触发和局灶驱动。窦性心律时肺静脉内可记录到低频低幅的心房远场电位及其后高频高幅的肺静脉电位。当有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早搏时,肺静脉内的尖峰电位跃至心房电位之前,成为最早激动点,触发房颤。也有肺静脉内的快速异位电活动诱发短阵房颤,异位灶发放冲动停止,房颤终止,表明肺静脉以局灶驱动方式引起房颤。肺静脉异位兴奋灶发放快速冲动的机制,推测与自律性升高和触发活动有关。Hocini等认为肺静脉自发性电活动产生机制和复杂的肌纤维结构及不应期短有关,折返机制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图1)。

图1:肺静脉及肺静脉内异常电位

二、房颤维持机制

1、肺静脉与房颤的维持

肺静脉不仅参与了房颤的发生,而且在房颤的维持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传导延迟及阻滞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改变有关,这也导致了肺静脉及其与心房交界处不一致的各向异性传到并产生碎裂的电图。Arora 等对健康犬的肺静脉进行了光学标测研究,结果表明肺静脉内存在各向异性传导及不一致的复极化,通过程序刺激发现了单向传导阻滞及缓慢传导区,并引发优势环折返,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这一现象可持续存在。Kumagai等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源自肺静脉的心律失常可能为折返机制。Haissaguerre等对长期自发性或诱发性房颤进行肺静脉消融,同时,在远离消融点的冠状静脉窦监测房颤周期,发现肺静脉隔离使房颤周长逐渐延长,在大多数病人,房颤最终停止。在房颤未终止的病人,房颤周长延长的程度较小。房颤终止及房颤周长延长与需要隔离的肺静脉数量和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肺静脉隔离后,约有57%的病人房颤不能为快速刺激所诱发。该研究提示肺静脉参与了房颤的维持。

2、迷走神经与房颤

(1)心脏神经支配及其在房颤发生中的作用 Coumel等曾最早根据某些患者的房颤易在夜间或安静

状态下发作、且心脏结构正常等特点,提出迷走性房颤的概念、心脏神经支配及脂肪垫[2~3]。心脏接受来自大脑高级中枢与脑干或脊髓低级中枢的神经支配。心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脊髓胸1~4、5节段的侧角,至交感干颈上、中、下节和上胸节交换神经元,自节发出颈上、中、下心支及胸心支,到主动脉弓后方和下方,与来自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纤维一起构成心脏神经丛(ganglionated plexi),后者再分支支配心脏。心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由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出,沿迷走神经心支行走,在心脏神经丛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心脏。因此,交感神经自脑干发出后需经脊髓、颈胸部神经节到达心脏神经丛进而支配心脏;而副交感神经自脑干发出后直接到达心脏神经丛进而支配心脏,两者均选择性地影响窦房结、房室结及节段性心肌收缩功能。其中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左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房室结。组织学证实,心脏神经丛形状各异、位于心外膜的脂肪结缔组织内,并与一个或多个神经干形成密切联系。因这些神经丛常常被心外膜脂肪结缔组织所包绕,故又称心脏脂肪垫 (fat pad, FP) 。

目前在人类[4],与心房活动相关的 4个 FP分别是①位于右肺上静脉 (前的 FP 简称前右 FP);②位于右下肺静脉下的 FP 简称下右FP;③位于 Marshall韧带心外膜插入点附近、左上肺静脉上中的 FP 简称上左 FP;④位于左下肺静脉之下的 FP简称下左 FP。在这些与心房活动相关的 FP中,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前右 FP与下右 FP。如前所述,人类前右 FP的确切位置在3个肺静脉前略靠下且接近间隔的位置,主要支配窦房结及其附近的心房肌,刺激该 FP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并可使其支配区域心房肌有效不应期 ERP 缩短,而对房室结传导功能及其 ERP无影响。而人下右 FP的确切位置在右下肺静脉与左房下部交界处,主要支配房室结及其附近心房肌,刺激该 FP可引起完全性房室阻滞,并可使该FP周围心房肌 ERP缩短,而对窦房结功能无影响。自 FP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如何支配心房肌及其相互关系目前也不十分清楚。但有资料显示人类左房神经支配的分布特征:神经纤维及神经丛主要分布于左房心外膜;四根肺静脉口部神经纤维的密度显著高于其远端部分;左上肺静脉显著高于右下肺静脉;左房自右向左、自前向后神经纤维分布呈由低至高的分布梯度。心肌内尽管神经纤维细小,也呈非均一性分布,而心内膜仅发现非常细小的神经纤维。人类左房这种在不同部位具有不同梯度神经支配的分布特征,对解释房颤某些电生理现象及其射频消融可能具有一定启示。

(2)迷走神经诱发房颤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