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论王阳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生之学,何其浩瀚,三言两语,难括全貌,作此片言,只为聊表。

不知先生之人,可近一二。知之人,勿怪小子笔拙。

——写在前面

首先,关于王阳明,我们可能都被骗了。

没有涉及《中国思想史》前,大家都在初中课本上看到过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阳明格竹。似乎从这以后,大家都理所当然认为王阳明只是一个半疯半癫的人,一个腐朽的封建知识分子,只会摇头晃脑做些八股文章,是这样吗,所以说。我们都被骗了。

关于“阳明格竹”,在此,我来复原。阳明之前,宋代的大儒朱熹认为世事万物,一草一木,皆有其理。理先于天地而生,在人身上就表现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因此人们应该“格物至理”,即通过对一个事物的穷究,识其理。然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由特殊到普遍,派生出万物之理。由此,王阳明便与一钱姓朋友对着亭边的一片竹子“格”了起来,希望从此能够得知蕴和万物的至理。两人面对竹林静坐(吃喝拉撒除外),一个白天过去了,一个黑夜过去了,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钱姓朋友扛不住病倒了,又终于在第七天的时候,王阳明也病倒了。直到这个时候所谓至理,仍茫茫然无迹可寻。这之后又发生了若干事,王阳明开始对朱熹“格物至理”的思想理论产生了怀疑。他不再盲从,转而自己去试着探索求知,终成一代圣贤,这就是“阳明格竹”的本来面目。这次,我没有骗你。

关于王阳明,一生传奇。

一四七二年农历九月初三深夜,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四个月的王阳明呱呱坠地。初名云,五岁时改名守仁。虽然自小王阳明就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走在家人为其指定的科举之路上。但王阳明并没有死板的应付,而是在这之中加入了自己深入的思考,并且积极探索经书中的各种道理与思想。同时王阳明还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为天下第一等事。读私塾的时候,他问老师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什么,老师的回答很合理:“把书读好,中进士,当大官”。王阳明对老师的话进行了否定,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致意思是,中进士,当大官可以当做人生的一个追求,但人生最大的追求应是比肩孔孟。这就是年少王阳明的理想。

在王阳明十二岁的时候,做过一首诗:《蔽月山房》

山近月圆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月,还见山高岳更阔。

这首诗词句浅显,但少年王阳明的性情与胸怀却可见一斑。

一四八二年,王阳明随在京为官的父亲王华赴京。在京师,他除了完成父亲规定的学业外,还练习骑马射箭。后来还独自访客居庸山海关,体察民情,扩展见识。就在那个时候,年轻的他又立下了一个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在这次的归途中,王阳明遇到一处据说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遗址,心中顿生敬意无限,晚上有感而梦。梦中他去拜谒伏波将军庙,并为诗一首: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这首诗被人们称为他对自己医生事业与离世的预言,这一年王阳明十五岁。

这以后的王阳明,更加发奋苦学。一四九九年。二十七岁的王阳明在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时考中,被钦点为二甲进士出身的第七名,从此进入仕途。为官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志在为国效力的他,与那些在意于词章创作的老友很难在许多方面达成一致,为免生龃龉,王阳明称病回乡。在会稽龙泉山阳明洞筑室读书,他的号”阳明先生“便由此而来。

这一段时间里,王阳明对人间至道,进行了深入思考,积淀了知识,为其以后“心学”的开创做了准备。

一五零四年,重归官场的王阳明,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学术主张,并且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后因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却因祸得福,顿悟于此,开创了阳明心学。此后,便在贵阳书院讲授“致良知”及“知行合一”。

后来,王阳明掌握兵权,镇压过农民起义,平定过宁王朱宸壕的叛乱。他在赣南的时候,还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整套的乡村社区的组织与管理模式。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未能广泛实行,但却为后代留下了你

宝贵的财富。一五二八年,在平定了两广少数民族叛乱之后,由于水土不服旧病复发,告辞归乡。兴致右江乌蛮滩时,王阳明拜祭了伏波将军庙,“卷甲归来马伏波”,就像旧时的梦境重现。

一五二九年,尚在归途的王阳明在车马劳顿中停止了思想。他的一生短短五十七载,但就这五十七年中,王阳明完成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王阳明,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千古一家。

人的一生充满诗意的想象,那是属于自我的梦。王阳明也有这样的一个梦,他的梦是他这样的一个勇于担当社会使命的学者的良心所现。哪像现在的一些人,在外边“教授”,私下里“叫兽”,他们与王阳明相比只是垃圾。

王阳明的这个梦叫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对王阳明所倡导的理想社会模式的概括,同时这也是王阳明所认为的最理想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没有血缘种族肤色文化等外在差异,没有爱恨情仇种种心态,比兄弟姐妹还要亲近。对待周围的人,就像是在对待自己,没有物我之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这个社会中的人就是这样亲如一家,人人都尽己所能为其余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当有影响社会和谐的行为出现时,都会主动去安抚劝解,甘当社会的义工和安全阀,从而使这个社会达到所有成员的饱暖逸乐。在这个社会模式里,各各社会成员都以济天下之民,安天下之民为己任。能够按照自己的德行确定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底下的人,即使居于“卑琐”的岗位,也能够一心一意,尽职尽责,而不羡慕他人,妄图上爬。而有才能的人,要充分使自己的才能在这个社会里彰显,为社会做出自己应尽的职责,而不能效仿陶潜之流避世归隐。即使自己的岗位上的工作烦剧,也不应该叫苦叫累。

综上,这社会里的人员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济世安民,举德而任,人尽其才,安于本分,天地大同,亲如一家。

虽然,在这个设想里面的一些思想,涉及到讲求君臣有序,要求民众安于统治,不反抗的愚民政策,这是它的不足。但是这个设想很好的契合了儒家的大同思想,且系统严明,分工清晰,它证明了“大同”乃是人们亘古以来的追求。

但是,这个设想过于美好,现实之中的情况却令人失望。王阳明认为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究其原因,三代以后儒学隐没,霸术猖獗。人们被横行的邪说蒙蔽,变得假仁假义,追逐物欲,相互欺诈,久而久之,积弊已深。虽然后世的一些有良心儒者想要改变社会现实,重建社会秩序,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怎么努力,也都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王阳明认为,现实社会虽已至此,但却并非不可收拾。在他看来,人们的内心都有着万古不变的“良知”,同时,王阳明认为自己的良知之学是拯救社会弊病的唯一良药。所以只要人们重拾良知,那个只存在于梦想中的社会就会成为现实。

“良知之学”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他对自己理想社会模式的论述,以及所倡导的欲望与个人修养的观点,都对此有所涉及。

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所谓“良知”,核心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点。在此,我做了简单的总结,仅供指正。

(王阳明在晚年著述之时,总结出了一首“四句教”,又称心学四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除恶是格物。)

一.良知的来由。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一种先天能力,是“不虑而得,不学而能”的,即良知是一种先天能力。这可仿孟子的性善论。

二.良知的内容,良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知是.知非之心,它的内容是“天理”和“道”。所谓天理,就是封建统治者制定出来的各种思想行为规范,道遇天理异曲同工,都是与社会主流意识相符的规范准则。人们“致良知”的最终目的就是一个词“遵从”。

三. 什么是“致良知”。良知的完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把统治者所谓的正统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于心,知道能做什么,该怎样做。是以“致良知”。

四.良知在现实中的表现。王阳明认为良知不分贤愚,人皆有之。但是世人多被私欲蒙蔽,不能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致良知。而那些圣贤,能够不被“物欲牵弊”,所以能循得良知。这就是圣贤与常人的差异,也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