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自主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力培养自主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根本的特征。
阐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指的是在课堂中,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表现在外部为自学行为,内部为主动内化。
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两个方面去衡量: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意识和在实施教学设计时的操作技能;二是看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高效教学,可以为学生数学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自主学习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抽样方法的应用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例题:
某农场种植14公顷水稻。
水稻的产量与农田的土质,施肥、供水、阳光、气温、种子以及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农场在收割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早一点估算出水稻总产量,他们选取三片具有代表性(好、中、差)的水稻田,先行收割。
其每公顷的产量分别为6015千克、5625千克和5122千克。
已知农场有好田5公顷、中等田6公顷、差田2公顷,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该农场的水稻总产量是多少?
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两种算法:
(算法一)6015×5+5625×6+5122×2=74069(千克)
(算法二)5625×14=78750(千克)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更接近实际产量?
学生回答:“算法一。
”老师马上肯定地回应:“对!你说得非常正确!因为抽取样本的容量越大,就越接近于实际情况。
第一种算法抽取的样本是三种情况,而第二种算法抽取是一种情况。
第一种算法的容量大,因此更接近实际产量。
”
这时有学生举手问:“我发现这道题有问题,按第一种算法给出的条件缺1公顷田。
”
(师生同时关注黑板,学生们议论纷纷)
老师很坦率地说:“我也没发现这个问题。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少1公顷田呢?”
有位学生说:“我认为是书上印错了。
”另一位学生接着说:“总共是有14公顷田,但种水稻的是13公顷。
”接着又有学生说:“那
1公顷田绝收了……”
这时老师说:“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这几种可能性都存在。
我原以为是书上印错了,没想到同学们对这1公顷田做了这么多合理的解释。
”
在这个短短的互动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得到结论,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
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调动起主体的能动性。
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自主获取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保持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让学生感觉到无拘无束的气氛,他们才能自由地呼吸,发挥其能动性,实现大胆而个性化的学习创造,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必要条件。
二、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最基本的特征是强调在教学中不仅研究教师如何去教,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主动去学,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1.借用典故,激趣导学
青少年学生对名人故事等有很大的兴趣,数学课堂引用一些经典范例、名人自传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数学家探索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四次方程的解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事。
学生一般喜欢听名人趣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
这样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了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和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树立了榜样。
2.问题引领,形成概念
数学概念的形成,应从实际出发(教材的实际、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等),以问题入手(直观具体的、本学科的、跨学科的),通过与本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强的实际例子,使学生在对直观、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由知觉到感觉,形成感性认识。
例如《矩形》概念教学,学生学习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有关性质和判定方法,因此教学时要紧紧围绕着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特殊”,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其次从“特殊”入手,对比平行四边形性质,承上启下,促进知识的生长。
设计:将△aod绕ac的中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boc,连接ab、cd。
问题1:如图1,请说出四边形abcd的形状。
有哪些量相等?为什么?问题2:如图2,若过点o作直线交ad、bc于点e、f,
又可以得到哪些结论?你能用一句话解释它吗?问题3:如图3,连接be、d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问题4:如图4,把平行四边形变化到矩形,是否还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特有的性质有哪些?造成特殊性质的原因?
新授课这种“生长性”的课堂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注意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较好地获得学习数学概念的能力。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教学中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层次,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和提高。
例如教学《命题与定理》时,学生对“定义”十分熟悉,对“命题”不甚了解,更不懂定理,若直接告诉学生“命题”就是表示判断的语句,学生势必生疑,情感上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学生无法明白,从“定义”到“命题”到“定理”是研究问题从特殊到一般过程。
那么如何完成从“定义”到“命题”再到“定理”过渡,如何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思想方法?抓住命题的特征“判断”设计问题:
1.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
2.线段a比线段b长。
3.线段b比线段a长。
4.线段a与线段b一样长。
问:你能否从上面的四个句子中找出一句与众不同的句子吗?
新授课这种“注重衔接”的课堂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节点,围绕学生的思维疑惑展开,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方法和建立知识体系。
4.情境设计,理解数量关系
解答应用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
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对提高学生理解应用题很有帮助。
三、发挥老师引导、指导、诱导的导学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们应把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成为学生的导航人,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
把过往的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先设计思考作业:1.填空:(1)8=2x,则x= ;(2)8×4=2x,则x= ;(3)3×27×9=3x,则x= 。
然后再设计启发思维题:2.已知am=3,an=2,求am+n的值。
3.已知3a·32-b=33,2a-4·2b=8求a、b的值。
经过这样“分层”“开花”“提质”以后,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主动学习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仍然占主导地位。
其优点在于
学生可以学会一定能够的知识与技能,但他们的主体却得不到发挥,学习兴趣也会因其乏味而减弱。
因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尽可能地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搜集学习资料,做好教学设计,在上课时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支配的主体活动。
运用小组教学、课堂提问、练习、观察等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在质疑问题中,在讨论合作中,在自我展示中,在问题解决中和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
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让优秀的更优秀,让大部分学生稳步提高,使后进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化,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永,余文森,张文质.指导:自主学习[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扬仁宽.数学概念课的特征及教学原则[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5).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5]方元山.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