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耕秸秆覆盖栽培的机理与效果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降低土壤的疏松度, 减少水土流失 2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肥 力 3 减少雨水径流, 提高土壤蓄水能 力 4 省工省时, 节本增效, 社会效益 显著
免耕栽培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播种质量问题 2 施肥方法问题 3 病虫草害的控制问题 4 专用机具配套问题 5 免耕栽培技术体系问题
[6] 吴文革,张健美,张四海,张玉海.保护性耕作和稻田 免耕栽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 导报,2008,10(1):43~51. [7] 王法宏, 冯 波, 王旭清.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 [J].山东农业科学,2003,6:49~53. [8] 邹应斌.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与应用[J].作 物研究,2004,3:1122~1127. [9] 陈军胜 ,苑丽娟 ,呼格· 吉乐图.免耕技术研究进展 [J].农艺科学,2005,21(5):184~190. [10] 邢 君,汪新国,费俊杰.免耕栽培技术综述[J].安 徽农学通报,2007,13(24):79~81. [11]韩永俊,尹大庆,赵艳忠等.秸秆还田的研究现状[ J].农机化研究,2003,2:39~40.
在我国,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如何发展? 1) 正确认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开展全 方位的保护性耕作研究,建立适宜的 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2) 突出研究重点技术的联合攻关,加强 科技、农业、水利等各部门的政策互 动和支持。 3) 国家加大投入,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 金扶持,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
免耕栽培和秸秆还田都属于保护性耕作。 免耕栽培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 是生物、化 学、农业、机械等学科的集成创新, 是系 统、严谨、科学、规范的技术体系, 具有 保护土壤、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优点。 免耕又称零耕,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 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 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 方法。
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概念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地表覆盖 及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 术和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 减 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 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 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 术。
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包括少 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 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 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 专用机具等, 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 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 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 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等.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 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4. [2] 谢红梅.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 徽农业科学,2009,37(5):1965~1967,1969. [3] 张海林,高旺盛,陈 阜,朱文珊,等.保护性耕作研究 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 报,2005,10(1):16~20. [4] 师江澜, 刘建忠, 吴发启.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 评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1):205~212. [5] 高焕文,何 明,蒋金琳,房全孝.保护性耕作机械化 种植模式与播量试验[J].农业机械学 报,2012,43(8):42~45,70.
Leabharlann Baidu
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体系,指该 作业工艺和机具能满足我国及第三世 界国家地块小、动力小、经济欠发达、 既要保持水土又要提高产量的要求。 其特点为:1)用小型保护性耕作机具 在小地块上实现了保护性耕作。2)保 护性耕作能在贫瘠土地上获得较高产 量。3)增加表土作业,改善免耕播种质 量。4)综合防治杂草。
[12]马金芝, 刘悦上, 陆 卓.浅析作物秸秆还田应用技 术[J].现代化农业,2011,1:30~31. [13]刘 芳,张长生,陈爱武,等.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及应 用进展[J].作物杂志,2012,2:18~23. [14]李文革, 李 倩, 贺小香.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6,(1):46~48. [15]朱自学, 刘天学.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21~7223 [16]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秸秆还田对作物产 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 学,2003,31(5):870~871.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 (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 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
秸秆还田的几种主要方式
高茬还田 覆盖免耕还田 直接还田 粉碎翻压还田 直接掩青 秸秆还田 稻田整草还田或铡草还田 高温堆沤还田
间接还田
生化催腐还田
过腹还田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1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2 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3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4 降低土壤污染 5 具有增产效应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 耕作技术划分为3种类型: 1) 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 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 2)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 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 (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 砂田、地膜覆盖等)等; 3) 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 (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从当前国际上保护性耕作发展状 况看,呈现以下变化趋势: 1) 由以研制少免耕机具为主向农艺农机 结合并突出农艺措施的方向发展。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以生态脆弱区应用 为主向更广大农区应用发展。 3) 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不规范逐步向规范 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保护性耕作技术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1) 缺乏保护性耕作发展区域布局重点的 总体规划方案,没有形成适合不同区 域耕作制度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 系。 2)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规范性差,限制了 大面积推广应用。 3) 保护性耕作尚存在许多配套技术问题 有待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