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克鲁格曼模型中特定产业的产品数量由模型内生解出
2.生产规模报酬递增 3.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 4.假设两国完全相同(生产技术相同、要素禀赋相同)
本国 N个品种 外国
规模报酬递增
劳动 垄断竞争 完全相同
克鲁格曼模型
(二)封闭经济均衡:单个国家模型
本国经济需求方: 总效用 预算约束
U v (c i )
1 2 3 3 5 许多原材料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 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 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某些商品的价格在国内被人为地扭曲
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
产业内贸易简介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异质产品是那些不能完全 互相替代的产品。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 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出口产品要真正能 跻身于世界市场,已不再是依赖其生产要素禀赋 的优势,而在于凭借它的某些特色来满足消费者 的欲望,因此同一类商品也会有异质性。应该看 到,正是这种异质性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 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 赫——俄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重要 特点。
产业内贸易简介
定义: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 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一产业所生 产的产品,又叫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而生产上又投 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 质的区分。
产业内贸易简介
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 如同样的水果、砖等。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 往往来自如下原因:
AIIT=1—
i 1 n i 1
n
(
Xi Mi )( ) X M Xi Mi )( ) X M
(
产业内贸易简介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
与某种产业部门的产品特性有关
2
与该产业部门的成熟程度有关 与产业部门的划分有关
3
四大产业内贸易模型比较
贸易模 型 模型假设 规模报酬 产品特性
每国的品种降低但两国总数增加; 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生存下来的企业利 用规模经济、扩张产出 3.对贸易格局影响: 无法确定
c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一)没有运输成本
两国企业总成本:
1 C1 (Q1 Q12 )
1 2 C2 (Q2 Q2 )
两国需求函数:
1 1 p1 a b(Q1 Q2 )
国家1的企业
国家2的企业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反应函数: 在国家1的市场
1 1 (a ) 2Q1 国家1的企业 b 1 1 1 1 Q2 (a / g ) Q1 国家2的企业 2b 2
1 Q2
Q12
在国家2的市场
1 1 2 (a / g ) Q2 国家1的企业 2b 2
1 2 a 2bQ12 bQ2 0 2 Q1
2 1 1 a 2bQ2 bQ1 0 1 Q2
2 2 a 2bQ2 bQ12 0 2 Q2
国家1的企业
国家2的企业
1 1 (a ) 2Q1 国家1的企业 b 1 1 1 1 Q2 (a ) Q1 国家2的企业 2b 2
E
法尔维模型图示
单位成本/价格
p(a)=c(a) p*(a)=c*(a)
w*
w
O
0
E
1
注: (1)产品质量也可能取决于人力资本,若将模型中物质资本换成人力资本 也一样成立。 (2)临界质量会变化,从而意味着两国的竞争质量范围也是会变化得。
克鲁格曼模型
(一)克鲁格曼模型与H-O-S模型的不同:
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内贸易简介
产业内贸易的测度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的规定,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来衡量产业内贸易。 公式如下: IIT=1—
n
i 1
Xi Mi Xi Mi
当总进口价值不等于总出口价值即国际收支账户不平衡时,修正后的产业内 贸易指数为:
i 1
n
n
(V’>0,v’’<0)
w ( p i ci )
i 1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v(c ) [w ( p c )]
i 1 i i 1 i i
n
n
(λ为收入的边际效用)
对ci求一阶偏微分得 对上式求全微分得
v ' (ci ) pi
v''dci dpi
2、源于加工贸易发展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1995 年加工贸易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 贸易方式,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商品总值 52.67%。 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建立在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 力成本上,主要从事中下游的加工和组装业务,我国 仍处在国际分工的底层, 由于加工贸易进口零部件比重大,因此产业内贸易 与产品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用进口零部件进行 加工,然后用于出口,只要这些加工程序不改变产品分 类,这种进出口贸易就构成产业内贸易。
( p / w)
L
1 c
p w Lc
3
得出c.p.N
( p / w) 0
4
c0
c
克鲁格曼模型
(三)开放经济均衡:两国模型
( p / w)
3
1.对消费者影响: 市场扩大、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品种 增加
( p / w) 0
2.对生产者影响: 4 4’
c1
c0
( p / w)1
产业内贸易
目录
产业内贸易简介
1
克鲁格曼模型
2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3
兰卡斯特模型和新要素比例模型
4
产业内贸易简介
背景:
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即绝大 多数国际贸易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而且大 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一产业内进行的性质,甚至还出现相同 产品的互相买卖。此外,战后国际贸易虽有巨大发展,但 对资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分析的变化不见得有很大影响,这 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给予解释的,不少人先后对此作 了探讨分析。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 曼等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打破传 统假设条件,引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进行分析, 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规模 经济、需求偏好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跨国公司国际分工活 动,引起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的广泛兴趣。
例如,进口压缩机、出口空调器;进口显像管,出口电视机; 进口集成电路,出口信息技术产品。 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也使产业 内贸易迅速增长。从“二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3、中 国主要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中的数据表可以看出这些产 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了明显提高,如:第71章和第74章的 产品。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之一。上世纪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 我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基本处在 国际垂直分工阶段。90 年代中后期, 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增长, 技术含量增加, 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电信、电子、制药等行 业转移, 我国对外贸易逐渐过渡到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新阶段。
1 Q2
反应函数:
在国家1的市场
Q12
在国家2的市场
Q12
1 1 2 (a ) Q2 国家1的企业 2b 2
连接国家1的市场上的反应函数得出:
1 2 ( a ) 2Q2 国家2的企业 b a
1 1 Q1 Q2
3b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二)引入运输成本
Q12
1 2 ( a ) 2Q2 国家2的企业 b
得出结论: 1.在国家1的市场上,国家2的企业的销售量下降了,而国家1的企业销售量增加; 而且国家2的企业对国家1出口的减少幅度大于国家1的企业在其本国市场上销售 的增加幅度 2.在国家2的市场上也同理。 3.两国综合考虑,国家1和国家2的市场上的价格均上升了,两国企业的产出均 减少
2 2 2 2 R2 p2Q2 [a b(Q2 Q12 )]Q2
各自利润
1 R11 R12 C1 (Q)
1 2 R2 R22 C2 (Q)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利润最大化条件:
1 1 1 a 2bQ1 bQ2 0 1 Q1
市场结构
要素投入
法尔维 模型
克鲁格 曼模型 兰卡斯 特模型 布兰德克鲁格 曼模型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不变
递增 递增 不变
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 水平差异 相同产品
资本、劳动
劳动
法尔维模型
假设:
1.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要素(劳动、资本) 2.本国劳动丰裕,外国资本丰裕 3.每个国家都只有一个产业,生产具有不同质量(用α表 示, α0 <α< α1 )的连续产品 4.产品质量高低取决于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生产1单位 α产品需要投入α单位资本和1单位劳动) 5.人们偏好质量高的产品,但会受收入的约束 6.资本在国际间不流动,但在产业内可流动,且租金率富 有弹性
1 1 1 a 2bQ1 bQ2 0 1 Q1
1 2 a 2bQ12 bQ2 / g 0 2 Q1
2 1 1 a 2bQ2 bQ1 / g 0 1 Q2
2 2 a 2bQ2 bQ12 0 2 Q2
2 p2 a b(Q2 Q12 )
1 1 1 1 1 R1 p1Q1 [a b(Q1 Q2 )]Q1
2 R12 p2Q12 [a b(Q2 Q12 )]Q12
国家1的产品销售于两国的收益
国家2的产品销售于两国的收益
1 1 1 1 1 R2 p1Q2 [a b(Q1 Q2 )]Q2
引入运输成本之后,相当于有一部分出口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消耗掉,假设只有 一定比例g能到达销售市场,那么为了销售1单位商品则必须出库1/g单位商品。 两国企业总成本:
1 C1 (Q1 Q12 / g )
1 2 C2 (Q2 / g Q2 )
利 润 最 大 化 条 件
对i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dci ci v' i 0 dpi ci v '' pi
克鲁格曼模型
讨论η i和ci的关系 pi
A
E
O
B
ci
只要需求曲线不是太 凸向原点,就能满足:
di / dci 0
克鲁格曼模型
本国经济的供给方: 企业生产yi使用劳动: Li yi 平均成本:
wLi w ACi w yi yi
1 MR P(1 ) w MC 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 其中
即:
p ( ) w 1
克鲁格曼模型
均衡分析
1.产品市场供需均衡
Lc y
2.要素市场供需均衡(充分就业) N p 1 ( ) 3.利润最大化 w 1 1 4.零利润(AC=p)
法尔维模型
生产1单位α产品成本: p( ) c( ) w r 国内 国外 p* ( ) c* ( ) w* r * 存在零界点 E 使得
w* w ( w E r ) ( w* E r * ) 0 E r r*
结论: 对于α< E 的质量区域,本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对于α> 的质量区域,外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兰卡斯特模型
二、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
1、源于相似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差距的产业内贸易 2、源于加工贸易发展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3、源于弥补资源缺口的产业内贸易 4、源于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偏好的产业内贸易 5、源于中间产品交换的产业内贸易
1、源于相似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差距的产业内贸易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建设, 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 业体系,在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已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在高新技术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外贸结构在 高技术产品基础上的水平分工程度还很低, 因此, 在机 械类、车辆类、电机电气电子类产品的对外贸易中, 我国出口的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 进口是技术含量高 的产品。 两国生产者在产品层次上分工, 依据各自的优势生产各 自具有竞争力的差异产品, 然后进行交换, 满足消费者 的不同消费需求。
2.生产规模报酬递增 3.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 4.假设两国完全相同(生产技术相同、要素禀赋相同)
本国 N个品种 外国
规模报酬递增
劳动 垄断竞争 完全相同
克鲁格曼模型
(二)封闭经济均衡:单个国家模型
本国经济需求方: 总效用 预算约束
U v (c i )
1 2 3 3 5 许多原材料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 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 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某些商品的价格在国内被人为地扭曲
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
产业内贸易简介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异质产品是那些不能完全 互相替代的产品。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 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出口产品要真正能 跻身于世界市场,已不再是依赖其生产要素禀赋 的优势,而在于凭借它的某些特色来满足消费者 的欲望,因此同一类商品也会有异质性。应该看 到,正是这种异质性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 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 赫——俄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重要 特点。
产业内贸易简介
定义: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 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一产业所生 产的产品,又叫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而生产上又投 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 质的区分。
产业内贸易简介
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 如同样的水果、砖等。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 往往来自如下原因:
AIIT=1—
i 1 n i 1
n
(
Xi Mi )( ) X M Xi Mi )( ) X M
(
产业内贸易简介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
与某种产业部门的产品特性有关
2
与该产业部门的成熟程度有关 与产业部门的划分有关
3
四大产业内贸易模型比较
贸易模 型 模型假设 规模报酬 产品特性
每国的品种降低但两国总数增加; 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生存下来的企业利 用规模经济、扩张产出 3.对贸易格局影响: 无法确定
c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一)没有运输成本
两国企业总成本:
1 C1 (Q1 Q12 )
1 2 C2 (Q2 Q2 )
两国需求函数:
1 1 p1 a b(Q1 Q2 )
国家1的企业
国家2的企业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反应函数: 在国家1的市场
1 1 (a ) 2Q1 国家1的企业 b 1 1 1 1 Q2 (a / g ) Q1 国家2的企业 2b 2
1 Q2
Q12
在国家2的市场
1 1 2 (a / g ) Q2 国家1的企业 2b 2
1 2 a 2bQ12 bQ2 0 2 Q1
2 1 1 a 2bQ2 bQ1 0 1 Q2
2 2 a 2bQ2 bQ12 0 2 Q2
国家1的企业
国家2的企业
1 1 (a ) 2Q1 国家1的企业 b 1 1 1 1 Q2 (a ) Q1 国家2的企业 2b 2
E
法尔维模型图示
单位成本/价格
p(a)=c(a) p*(a)=c*(a)
w*
w
O
0
E
1
注: (1)产品质量也可能取决于人力资本,若将模型中物质资本换成人力资本 也一样成立。 (2)临界质量会变化,从而意味着两国的竞争质量范围也是会变化得。
克鲁格曼模型
(一)克鲁格曼模型与H-O-S模型的不同:
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内贸易简介
产业内贸易的测度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的规定,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来衡量产业内贸易。 公式如下: IIT=1—
n
i 1
Xi Mi Xi Mi
当总进口价值不等于总出口价值即国际收支账户不平衡时,修正后的产业内 贸易指数为:
i 1
n
n
(V’>0,v’’<0)
w ( p i ci )
i 1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v(c ) [w ( p c )]
i 1 i i 1 i i
n
n
(λ为收入的边际效用)
对ci求一阶偏微分得 对上式求全微分得
v ' (ci ) pi
v''dci dpi
2、源于加工贸易发展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1995 年加工贸易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 贸易方式,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商品总值 52.67%。 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建立在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 力成本上,主要从事中下游的加工和组装业务,我国 仍处在国际分工的底层, 由于加工贸易进口零部件比重大,因此产业内贸易 与产品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用进口零部件进行 加工,然后用于出口,只要这些加工程序不改变产品分 类,这种进出口贸易就构成产业内贸易。
( p / w)
L
1 c
p w Lc
3
得出c.p.N
( p / w) 0
4
c0
c
克鲁格曼模型
(三)开放经济均衡:两国模型
( p / w)
3
1.对消费者影响: 市场扩大、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品种 增加
( p / w) 0
2.对生产者影响: 4 4’
c1
c0
( p / w)1
产业内贸易
目录
产业内贸易简介
1
克鲁格曼模型
2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3
兰卡斯特模型和新要素比例模型
4
产业内贸易简介
背景:
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即绝大 多数国际贸易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而且大 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一产业内进行的性质,甚至还出现相同 产品的互相买卖。此外,战后国际贸易虽有巨大发展,但 对资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分析的变化不见得有很大影响,这 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给予解释的,不少人先后对此作 了探讨分析。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 曼等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打破传 统假设条件,引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进行分析, 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规模 经济、需求偏好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跨国公司国际分工活 动,引起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的广泛兴趣。
例如,进口压缩机、出口空调器;进口显像管,出口电视机; 进口集成电路,出口信息技术产品。 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也使产业 内贸易迅速增长。从“二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3、中 国主要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中的数据表可以看出这些产 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了明显提高,如:第71章和第74章的 产品。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之一。上世纪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 我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基本处在 国际垂直分工阶段。90 年代中后期, 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增长, 技术含量增加, 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电信、电子、制药等行 业转移, 我国对外贸易逐渐过渡到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新阶段。
1 Q2
反应函数:
在国家1的市场
Q12
在国家2的市场
Q12
1 1 2 (a ) Q2 国家1的企业 2b 2
连接国家1的市场上的反应函数得出:
1 2 ( a ) 2Q2 国家2的企业 b a
1 1 Q1 Q2
3b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二)引入运输成本
Q12
1 2 ( a ) 2Q2 国家2的企业 b
得出结论: 1.在国家1的市场上,国家2的企业的销售量下降了,而国家1的企业销售量增加; 而且国家2的企业对国家1出口的减少幅度大于国家1的企业在其本国市场上销售 的增加幅度 2.在国家2的市场上也同理。 3.两国综合考虑,国家1和国家2的市场上的价格均上升了,两国企业的产出均 减少
2 2 2 2 R2 p2Q2 [a b(Q2 Q12 )]Q2
各自利润
1 R11 R12 C1 (Q)
1 2 R2 R22 C2 (Q)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利润最大化条件:
1 1 1 a 2bQ1 bQ2 0 1 Q1
市场结构
要素投入
法尔维 模型
克鲁格 曼模型 兰卡斯 特模型 布兰德克鲁格 曼模型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不变
递增 递增 不变
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 水平差异 相同产品
资本、劳动
劳动
法尔维模型
假设:
1.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要素(劳动、资本) 2.本国劳动丰裕,外国资本丰裕 3.每个国家都只有一个产业,生产具有不同质量(用α表 示, α0 <α< α1 )的连续产品 4.产品质量高低取决于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生产1单位 α产品需要投入α单位资本和1单位劳动) 5.人们偏好质量高的产品,但会受收入的约束 6.资本在国际间不流动,但在产业内可流动,且租金率富 有弹性
1 1 1 a 2bQ1 bQ2 0 1 Q1
1 2 a 2bQ12 bQ2 / g 0 2 Q1
2 1 1 a 2bQ2 bQ1 / g 0 1 Q2
2 2 a 2bQ2 bQ12 0 2 Q2
2 p2 a b(Q2 Q12 )
1 1 1 1 1 R1 p1Q1 [a b(Q1 Q2 )]Q1
2 R12 p2Q12 [a b(Q2 Q12 )]Q12
国家1的产品销售于两国的收益
国家2的产品销售于两国的收益
1 1 1 1 1 R2 p1Q2 [a b(Q1 Q2 )]Q2
引入运输成本之后,相当于有一部分出口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消耗掉,假设只有 一定比例g能到达销售市场,那么为了销售1单位商品则必须出库1/g单位商品。 两国企业总成本:
1 C1 (Q1 Q12 / g )
1 2 C2 (Q2 / g Q2 )
利 润 最 大 化 条 件
对i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dci ci v' i 0 dpi ci v '' pi
克鲁格曼模型
讨论η i和ci的关系 pi
A
E
O
B
ci
只要需求曲线不是太 凸向原点,就能满足:
di / dci 0
克鲁格曼模型
本国经济的供给方: 企业生产yi使用劳动: Li yi 平均成本:
wLi w ACi w yi yi
1 MR P(1 ) w MC 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 其中
即:
p ( ) w 1
克鲁格曼模型
均衡分析
1.产品市场供需均衡
Lc y
2.要素市场供需均衡(充分就业) N p 1 ( ) 3.利润最大化 w 1 1 4.零利润(AC=p)
法尔维模型
生产1单位α产品成本: p( ) c( ) w r 国内 国外 p* ( ) c* ( ) w* r * 存在零界点 E 使得
w* w ( w E r ) ( w* E r * ) 0 E r r*
结论: 对于α< E 的质量区域,本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对于α> 的质量区域,外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兰卡斯特模型
二、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
1、源于相似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差距的产业内贸易 2、源于加工贸易发展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3、源于弥补资源缺口的产业内贸易 4、源于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偏好的产业内贸易 5、源于中间产品交换的产业内贸易
1、源于相似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差距的产业内贸易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建设, 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 业体系,在一些产品的生产上已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在高新技术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外贸结构在 高技术产品基础上的水平分工程度还很低, 因此, 在机 械类、车辆类、电机电气电子类产品的对外贸易中, 我国出口的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 进口是技术含量高 的产品。 两国生产者在产品层次上分工, 依据各自的优势生产各 自具有竞争力的差异产品, 然后进行交换, 满足消费者 的不同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