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原因

①孔壁坍塌原因分析:

a. 主要是因为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

b. 造孔机械在护筒底部造孔时触动了孔周围的土壤,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沉放钢筋时碰撞了孔壁,破坏了泥膜及孔壁;

c. 成孔后待灌时间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②缩颈缩颈是钻孔灌注桩最常见的质量问题,软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时, 清孔后, 钻孔时形成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灌注混凝土前, 因孔壁两侧受力不平衡而发生软土向孔内挤压占位, 即形成缩颈。

缩颈

③钢筋笼上浮原因分析:

a. 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

b. 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较近,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

c. 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

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④钻孔偏斜原因分析:

a. 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所致;

b. 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

c. 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他硬物等。

⑤护筒周边冒水原因分析:

a. 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

b. 或护筒内外水位差太大;

c. 或钻头起落时碰撞护筒。

⑥断桩原因分析:

a. 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

b. 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混凝土使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c. 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

⑦导管堵塞原因分析:

a. 初灌时隔水栓堵管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

析;

b. 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

c. 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

d. 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沉管灌注桩常见问题及原因

①桩身缩颈沉管灌注桩的桩身缩颈就是指桩身的局部直径小于所设计的桩身直径。原因分析:

a. 在浇筑混凝土后拔出钢管时, 桩身受到外界不同的压力, 在所受压力不一样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桩身的直径不均匀和桩身缩颈的情况;

b. 桩身上下的土壤密度和酸碱度不一样,混凝土凝固的时间上也不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很容易造成桩身的缩颈。

②桩身夹泥原因分析:

a. 采用反插法施工时,若插入的深度太深, 就很容易将钢管周围的泥土带入到管内;

b. 采用复打法施工时, 土壤本身的承载力不够套管里面的泥土没有及时的清理干净就会被带入到混凝土当中;

c. 浇筑完成时, 若拔管速度太快,也很容易就泥土带入

到混凝土当中

③断桩原因分析:

a. 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时,收到外力影响和振动;

b. 桩与桩之间的距离过小, 相邻沉管灌注桩进行施工时, 原来的桩身混凝土未完全凝固, 受到相邻土壤的侧压力影响造成断桩;

c. 浇筑混凝土即将完成时,由于拔管的速度过快, 造成有些地方还没有混凝土的断桩。

④吊脚桩

沉管灌注桩吊脚桩即桩底部分砼隔空或砼中混进泥砂而形成松软层。原因分析:

a. 指混凝土与桩尖的结合不够好;

b. 桩的底部混入了泥土等施工杂物, 使得桩的承载力下降, 达不到要求。

c. 也可能是桩尖被打坏从而被挤入到了套管之内, 在拔管的时候又没有能够及时的拔出来。

若施工时造成了沉管灌注桩吊脚桩, 要及时的发现情况, 然后往钢管之中灌砂之后重打。

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①原位复桩法对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现的断桩,进行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此法处理彻底,但耗资大、周期长。

②接桩法

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a. 开挖接桩。挖出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处理好后用钢筋接长,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b. 嵌入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此法。

③补桩法

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如钻孔桩距过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

④钻孔补强法

此法适应条件是基身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桩长不足及桩底沉渣过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但此法一般应用较少。

⑤扩大承台梁法

桩位偏差过大,原设计的承台梁断面宽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此时采用扩大承台梁来处理。

⑥改变施工方法

a. 改变成桩施工顺序。如桩布置太密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

b. 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桩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可采

用套管成桩

⑦修改设计

a. 改变桩型。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

b. 改变桩位。如灌注桩出现地下障碍时可改变桩位。

c. 上部结构卸荷。如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的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