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策略[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一项创
造性的工作,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思考和实践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要从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切实把握关于课程实施意见及精神,注意从理念更新、问题探究、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进入高校课堂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年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着力思考和实践的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总结了促进转化实施的三点基本策略:
一、更新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础”课教材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凝聚了全国高水平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可以说,教材编写者在构造教材体系时,从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出发,完成了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但由任课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兼具理性和感性、严谨与活泼的教学内容体系。因此,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讲就是要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切实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1.了解和尊重大学生,奠定实现转化的认知、情感基础
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对于“基础”课,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开设此课的必要性,但又或多或少、不同层次地存在着接受上的认知偏差和情感障碍,这是“基础”课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贯穿教学始终、直接影响教学实效的问题。开课前,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仅是一本教材。学生看到“基础”课教材的章节目录会怎么想?看到具体内容又会怎么想?这些问题是教师在课前就应充分考虑并通过调查了解清楚的。在“绪论”的讲授中首先要解决接受的认知障碍问题,消除学生的逆反、抵触情绪。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转化的认知切入点,教师要在教学导入上下功夫、精心设计。
每年秋季开课时,面对的都是一批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大学新生们带着喜悦、新鲜和期待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原有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已难以满足其在学业、交往、心理等方面的现实需要,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亲切的、主动的、经验丰富、导向正确的引领者。“基础”课教师恰恰就应当成为这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基于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二十余年的经验,笔者深刻地体悟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古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因此“基础”课教师要放下架子,从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情感角度切入,真正以平等的身份走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思想的导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教学营建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
2.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实现转化的互动机制
从教学层面而言,“基础”课教师要实现的体系转化有两个层次:一是在备课环节所做的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化(表现形式是教案、讲义等);二是在讲授环节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的转化。第一个层次的转化是形式,教师完成的应是教材体系与教学规律和学生对道德、法律认知的合一性建构。而第二个层次的转化是实质,是第一个层次转化的具体展现,是师与生双向的融合。在这两个层次的转化中,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段时期以来,出现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可度不理想、听课状态不理想”,“对老师教学不满意”等诸多表现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措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愿望,发展大学生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选择能力。“基础”课的教学归根结底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以此为指导去认识现实、解决问题,实现从知到行的实质转化。
二、探究问题,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实施方案所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要实现教学“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作用,将规定性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处理好规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就是要探求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中间载体,而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正是一个恰切的载体。
1.研读教材,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基础和依据,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基础”课教师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课程方案上来,统一到教材基本精神上来”的前提下,首先就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认真研读教材,深刻领会开设“基础”课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找到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事实上,“基础”课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为依托,有机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并对这些理论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同时,教材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完成了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而任课教师所做的是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是再度转化,转化的实现需要教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梳理总结出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疑点问题。然后,再把这些热点、疑点问题与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理论难点问题加以比照,从共同与个别、理论与现实、学习与生活、个人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等多个角度
进行梳理归纳,创造性地提出适于讲授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一体系既要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以理论知识为载体,最终目的是“解惑”。理论的科学性要以针对性为前提,失去了针对性,理论知识本身的科学性无从体现,而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还是要指向实效性。
2.立足当前,钻研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与以往教材相比,“基础”课教材凸显了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和鲜明的实践性。据此,在明确了教学基本问题之后,教师不仅要有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和精神,更要有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要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如在讲授“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这个问题时,就2011春晚由海清、黄海波表演小品《美好时代》的相似内容也展开了讨论,正反双方分别从人生价值、道德素养以及诚信品质等进行辩论,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敏感、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形成正确的认知,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材体系中设定的理论重点、难点问题与学生现实的热点、疑点问题的有机对接与融合,把思想教育寓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之中,使转化的结果表现为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理性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铸就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