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

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
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

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处理

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由于疼痛阈值个体差异性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

1 病因

1.1胸壁疾病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1.2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夹层动脉瘤、肺梗死、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1.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1.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

1.5其他颈椎病、胆囊炎、胆石症、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等。

2 临床特点与诊断

2.1疼痛的部位心绞痛引起的疼痛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向左肩及左臂内侧放射,有时也向颈部或下颌放射;胸膜炎的疼痛以腋下与季肋部最为显著,随呼吸运动疼痛加重;胸壁病变引起的疼痛多固

定在病变部位,并有明确压痛点;肋间神经痛均沿肋间分布;腹腔病变引起之胸痛多在下胸部,并可向肩部放射。

2.2疼痛的性质一般肋间神经痛为烧灼痛,心绞痛为压榨痛,胸膜病变引起的疼痛为刺痛或刀割样痛,食管炎的疼痛为烧灼痛,骨性疼痛为酸痛或锥痛。

2.3疼痛的发作特点阵发性疼痛,如心绞痛为突然发作,持续1~5min;持续性疼痛,如心肌梗死可持续数小时不止;顽固性疼痛,如胸膜转移癌可日夜疼痛,难以忍受。

2.4疼痛的诱发与缓解因素心绞痛可因精神紧张及劳累而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胸膜炎所致的胸痛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胸壁病变引起的胸痛可随着胸廓运动而加重;食管疾病造成的疼痛多由吞咽所引起,与进食有关,服用抗酸剂后可减轻。

2.5胸痛的伴随症状胸痛时是否伴有咳嗽、咯痰、咯血,有无发冷、发热,有无心慌、气急,有无吞咽困难等,可判断胸痛来自何种器官的病变。

2.6其他应注意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肺气肿等病史,有无烟酒嗜好,有无心脏病家族史等。 3 急诊处理

几种急诊常见严重胸痛疾病的特点及初步处理。

典型心绞痛突起胸痛,多在胸骨后方或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感、窒息感,常向左肩左臂放射,劳累、寒冷、情绪激动、饱餐可诱发,疼痛时间持续数分钟,很少超过15min,可反复发作,含服硝酸酯类

药可缓解。发作时心电图可有ST段水平型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疼痛缓解后可恢复。

3.1发作期治疗休息,吸氧,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或硝酸甘油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3.2预防发作的治疗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10mg,每日3次,口服;美托洛尔每日25~50mg,口服;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口服。

典型心肌梗死起病急、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心前区或剑突下,疼痛剧烈,有濒死感,向左肩左背左臂放射,部位较广,常无明显诱因,疼痛时间长,可持续数小时至1~2天,含服硝酸酯类效果不显著,血压偏低或休克,有时出现急性左心衰,常伴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较常见,室早频发可致室颤甚至猝死。心电图呈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图形改变,血清酶谱升高,如CK-MB、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均在发病后出现较早(2~5h即有升高)。

初步处理包括:休息,持续吸氧,解除疼痛,镇静,再灌注心肌,消除心律失常,纠正休克和控制心衰等。在上述处理措施中,再灌注心肌对于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都显得至关重要,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有条件应立即实施急诊PTCA术,无条件或经济不允许时,对于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应尽早开始溶栓。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胸骨后心前区撕裂样剧痛,向背部、腹部、腰部放射,持续时间较长,硝酸酯类药不能缓解,多有高血压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8883666.html,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作者:邱翠邱健静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4例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实行强化护理干预;以前1年同期的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预后效果、护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救护理;护理干预 doi:10.14033/https://www.360docs.net/doc/b418883666.html,ki.cfmr.2017.4.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4-0070-03 急性胸痛是急诊最常见的疾病,有资料表明,急性胸痛患者占急诊内科患者的5%~ 20%[1]。急性胸痛的部位、性质和疼痛程度大多数能够反映疾病的特征[2]。急性胸痛具有发 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在急救过程中快速评估、诊断及正确治疗是为患者赢得宝贵治疗时间的先决条件,而护理干预又是各项救治工作顺利完成的可靠保障。本文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就诊时均有胸痛症状。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20~72岁,平均(51.54±7.34)岁,体重49~76 kg,平均(65.86±5.87)kg,发病至就诊时间1 h~2 d。就诊症状:胸闷伴呼吸困难5例、急性心包炎2例、支气管炎3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脏神经官能症8例、肋间神经痛6例、胆结石3例、气胸6例,胸腔积液5例,带状疱疹3例,稳定性心绞痛3例、胸膜炎5例。选择前1年同期的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平均(54.24±6.21)岁,体重44~79 kg,平均(64.55±7.13)kg,发病至就诊时间1 h~2 d。就诊症状:胸闷伴呼吸困难5例、支气管炎4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5例、肋间神经痛4例、胆结石3例、气胸5例,胸腔积液4例,带状疱疹4例,稳定性心绞痛5例、胸膜炎4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发病至就诊时间、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了解患者急性胸痛的病因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即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护理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护理中采用强化护理干预。

急性胸痛诊治流程图

目录 一.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 二.针对不同来院途径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图 三.STEMI先诊治后收费流程图 四.急性胸痛患者就诊床位安排方案 五.急性胸痛网络医院调度流程 六.ACS诊治流程图 七.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救治STEMI流程 八.STEMI患者救治流程图 九.流程改进的方法 十.疑似ACS患者初始评估流程图 十一.运动负荷试验流程图 十二.STEMI患者急救治疗流程图 十三.心导管室启动流程图 十四.远程会诊及转运流程图 十五.区域协同救治STEMI患者流程图 十六.低危ACS及无法确定病因病人的评估流程图 十七.NSTEMI-ACS治疗流程图 十八.低危ACS发生病性变化时重新评估流程图 十九.心脏生化标志物和心电图阴性的胸痛患者出院随访流程图二十.胸痛院前急救模式流程图改进版 二十一. 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 二十二. 急性肺栓塞的筛查流程图

二十三.院内发生ACS 的诊治流程图 一.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 分诊护士询问确定为胸痛患者 危重 12导联ECG 测量心率、血压 急诊医师判读 心电图为STEMI 、 新发LBBB 、ST 段压低 5min 内完成 10min 内完成 是 是 否 快速评估生命体征 A .意识状态

STEMI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LBBB :左束支传导阻滞; 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二.针对不同来院途径STEMI 患者的救治流程图 STEMI 的症状<12h 入院前诊断紧急救治 救护车送至导管室 立即转运于导管室 DIDO<30min 自行到达太和医院 STEMI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CAG :冠状动脉造影术;EMS :医疗急救直接PCI EMS 系统 就诊于基层医院 有急诊PCI 能力的中心 立即溶栓90min 内可完成转运时间<120min 是 立即溶栓 是 否 溶栓成功与否 成功 失败 FMC 后3-24h CAG 补救PCI 否

急性胸痛急救处置及护理

关于胸痛的几个常见概念 急性胸痛:是急诊常见的主诉症状,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AD;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心包炎导致的心脏压塞以及食管损伤等。 气胸:胸膜腔内积气。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若未及时处理往往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尤其是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诊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损害肺功能,甚至威胁生命。 张力性气胸: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者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性气胸。 02 胸痛常见的原因 胸痛的主要原因多来至于胸部,请看下图 03 气胸的分类 气胸可以分为: 1、闭合性气胸: 胸内压低于大气压;又称单纯性气胸,多见于闭合性损伤,空气经肺的破裂口进入,也可经胸壁的小伤口进入胸膜腔,随之伤口迅速闭合,胸膜腔与外界大气不通,空气不再进入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 2、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就是胸膜腔的破裂进气口只能进气不能出气,有一个单向活塞或者叫单向瓣,只能进去气体,不能出气,出气的时候瓣就关起来了,很通俗的比喻就跟打气筒吹气球一样的,往气球里面打气,气只进不出,气球越来越大。胸腔里面的压力不断增高,会超过大气的压力,也就是胸膜腔的压力会比外界的压力要高,受伤侧胸部的肺组织往往被压缩,由于气体的大量占位,将纵隔推向没有气胸的一侧。 3、开放性气胸: 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或软组织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 开放性损伤后使得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相通,以致呼吸时空气可以自由出入胸膜腔,引起病人呼吸与循环功能迅速发生严重紊乱。 04 张力性气胸的表现 症状:呼吸严重或极度困难、进行性加重、烦燥不安、紫绀、意识障碍、大汗淋漓、昏迷、紫绀甚至休克。 体征:颈静脉怒张,气管明显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饱满,肋间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可有皮下气肿。气管、心浊音界向健侧明显移位。伤侧胸部叩诊高度鼓音,呼吸音消失。 X线检查:胸腔严重积气、肺部完全萎陷、纵膈移位、有纵膈和皮下气肿。

急性胸痛急诊救治流程

急诊胸痛中心规划及胸痛救治流程 为规范急诊胸痛诊疗,提高急诊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救治成功率,避免医疗差错,今申请成立急诊胸痛中心,规划如下; 一、组织机构 急诊科主任为科内第一责任人,负责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日常工作管理、部门协调、业务培训和对外宣传,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均为急诊胸痛中心成员。 二、急诊胸痛中心功能区域设置和器械配备 1.急诊科设置急诊分诊区、胸痛门诊、急诊抢救室、胸痛观察区,其中胸痛门诊要有醒目标示并设立路标。 2.急诊科内分诊区域配备固定的胸痛专线电话,配备轮椅和担架车方便胸痛患者转运。 3.急诊胸痛中心各区域均可直接获得胸痛患者抢救所需要的设施:例如心电图机、氧气、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以及急救药品。 4.院前急救车内除配备胸痛患者抢救设施外,还需配备心肌标志物、D-二聚体、BNP快速检测仪器,车内配备院前心电图、监护图像传输途径(无线传输或手机照片)。 三、合作相关专业科室 1.心内科和介入科为主要合作科室,科内存有胸痛中心

心内科和介入科主要负责人的电话联系方式。 2.心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肝胆外科、皮肤科为相关合作科室,科内存有主要负责人的联系电话方式。 3.心电图室、检验科、超声科、CT室为合作辅助科室,科内存有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联系电话方式。 4.急诊科建立胸痛中心微信群,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相关合作科室主要负责人加入群内,以保证第一时间能获取胸痛患者的第一手病历资料。 四、相关科室要求和必备辅助检查条件 1.急诊科医务人员具备快速诊断和鉴别胸痛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胸痛患者的抢救技术。 2.心内科具备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能力,值班医生需在接到急诊会诊要求10分钟内到达,二线医生需在半小时内到达。介入科医生需在接到电话急诊电话后30分钟内到达。 3. 心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肝胆外科值班医生需在接到急诊会诊要求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二线医生需在半小时内到达。 4.心电图室、超声科值班医生需在接到急诊床旁检查要求10分钟内到达急诊,超声科二线医生需在20分钟内到达急诊,并在半小时内出具检查结果。 5. CT室具备多排螺旋CT及全天候开放能力,能随时接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pdf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1 病因 急性胸痛常见病因有: (1)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 (2)骨骼与肌肉:肋软骨炎、胸椎损伤和疾病、肌肉损伤。 (3)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气胸。 (4)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道炎、胆道系统结石和感染、急性胰腺炎等。 (5)紧张性胸痛。 2 急救原则 (1)快速、准确鉴别诊断。 (2)及时识别引起胸痛的四种致命性疾病:ACS、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气胸。 (3)以最短时间组织实施治疗。 3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第一步:评估和诊断 (1)如果患者存在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如突发晕厥或呼吸困难,血压 <90/60mmHg,心率>100次/分,双肺罗音,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稳定生命体

征。 (2)5分钟内完成第一份心电图及体格检查(主要注意颈静脉有无充盈、双肺呼吸 音是否一致、双肺有无罗音、双上肢血压是否一致、心音是否可听到、心脏瓣膜有 无杂音、腹部有无压痛和肌紧张)。 (3)完善血常规、心肌生化标志物、血气分析、肾功、床旁胸片和床旁超声心动图 检查。 (4)了解病史(包括此次胸痛发作的时间,既往胸痛病史,既往心脏病史,糖尿病 和高血压病史,既往药物治疗史)。 第二步:经上述检查,明确ACS,进入ACS救治流程;未发现明确病因者,进入ACS筛查流程。 (1)明确诊断STEMI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降低再灌注治疗时间,挽救生命,改 善预后。发病3小时内就诊,溶栓和急诊PCI都是可选择方案,如发病3小时后就诊,推荐首选急诊PCI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再灌注时间的办法: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院前联系好接收医院、院前与急诊室沟通确定治疗方案、急诊室启动心导管室 等。 (2)明确诊断UA/NSTEMI的治疗:治疗的关键准确危险分层,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根据不同危险分层给与不同的治疗方案。 a.对就诊时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正常患者,须重复观察6小时后心电图或肌钙蛋白变化。如果患者持续胸痛,或需要应用硝酸甘油缓解,提示高危,建议早期、连续复 查心电图和肌钙蛋白。 b.如果患者复查心电图ST-T动态变化或肌钙蛋白升高或血流动力学异常提示UA或NSTEMI,按照UA/NSTEMI流程处理。

急诊科人员胸痛知识应知应会

胸痛知识应知应会(急诊科人员) 1、在急诊科,接诊一个急性胸痛的患者,该如何处理? 答:首先,分诊护士或医生简单询问明确为胸痛患者。 然后,快速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是否为急性病容及呼吸循环情况,如果情况不稳定或初评病情严重,应立即转入急诊科抢救室抢救,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行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测定等。如果初评生命体征稳定,则于胸痛诊室就诊,应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和肌钙蛋白测定,力争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并初步判读结果,在20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测定;并进一步详细询问胸痛特点、既往史、测生命体征以及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等。同时,请患者家属挂号,或急诊科临时分配急诊号段。 其次,填写胸痛患者相关信息,启动胸痛诊治流程,建立胸痛病历。根据心电图和肌钙蛋白结果,如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新发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或显著ST-T改变,启动相关流程(如STEMI灌注流程);如为中低危胸痛患者,则可能收入心内科普通病房或CCU,或胸痛留观室留观6-12小时。 2、低危胸痛患者是如何处理的? 一个胸痛的患者,不典型胸痛或怀疑冠心病患者,经两次心电图检查(首次与第2次心电图间隔15-30分钟)和肌钙蛋白测定等,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根据详细病史与体查、生化结果等,进行Grace评分为低危患者,应在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2h内进行第2次肌钙蛋白测定,如果肌钙蛋白为阳性或再次Grace评分为高危则按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如果肌钙蛋白为可疑阳性或再次Grace评分为中危,则交由心内科医师进一步评估(多收入院);如果肌钙蛋白为阴性或再次Grace 评分为低危,则门诊随诊(阳性可能收入院)。或上级医院行运动负荷试验或者冠状动脉CTA检查。在此期间,若需要患者临时留观或住院时,而患者拒绝留观或住院,要求离院时,应反复劝阻。如仍坚持离院,则需要签订自动离院告知书,并需要告知患者:1)按时规律用药,如怀疑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建议积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等;2)方便时应再次尽早来院详查。 3)如再次发作胸痛应及时到急诊科胸痛中心或门诊就诊;严重情况时应拨打我院急救电话:120 3、对于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何更有效的缩短患者在急诊科救治时间? 主要由以下措施: 1)先检查后挂号缴费:首次医疗接触后先行心电图检查和肌钙蛋白测定,力争在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并10分钟内由有经验的医师(心电图室医师、心内科医师或急诊科医师)判读结果,同时20分钟内完成首次肌钙蛋白测定; 2)行心电图检查后微信上传胸痛中心群,并初步告知患者本人和/或家属下一步治疗的措施; 3)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一包药”:阿司匹林300mg和氯比格雷300mg嚼服; 4)心内科医师开通绿色通道准备溶栓,同时同患者本人和或家属详细交代溶栓的必要性和费用、相关风险和可能意外及应急预案等,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5)遵循胸痛优先原则,同时遵循先治疗后缴费原则,无论患者当时缴纳多少住院费用可以,只是同患者简单交代溶栓大概总费用; 4、急救车接诊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基本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接到呼救电话后,询问患者胸痛症状;并3分钟内派出胸痛中心专用救护车。 其次,急救车到达现场后,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应立即抢救治疗并转运至急诊科抢救室继续心肺复苏,必要时收治ICU。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则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下壁心肌梗死做18导联心电图,排除有无后壁和右心室心肌梗死),并远程传输心电图(微信)至胸痛中心,自行判读或由有经验医师判读,同时检测肌钙蛋白,建立静脉通道,吸氧,持续心电监护等。 再次,心电图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明确需要溶栓治疗后,通知心内科准备。 然后,急救车上,急救医师自行判读心电图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后立即启动“急救一包药”,即嚼服

胸痛的急诊判断和处理

胸痛的急诊判断和处理 王佩燕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引起胸痛的常见疾病 2. 掌握胸痛的诊断和处理 3. 掌握胸痛缘于CAD可能性评估 4. 熟悉胸痛的病理生理基础 5. 了解胸痛的解剖学基础 内容介绍 1. 胸痛的概述 2. 胸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引起胸痛的常见疾病 4. 胸痛的诊断和处理 5. 胸痛缘于CAD可能性评估 T_e 一、概述 B_e 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病人主诉,同时也是严重疾病的警钟。美国每年接收500万以胸痛为主述的病人,在中国的急诊科,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胸痛的病人。胸痛可以由冠心病、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所导致。 【我的笔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B_e (一)解剖学基础 1.引起胸痛的解剖结构 引起胸痛的解剖结构,包括胸壁各层、纵隔、心脏和近心大血管、肺、器官以及支气管。2.胸痛传入路径 胸痛主要有以下三种传入路径。 (1)内脏病变:可以经过迷走神经,传达到延髓孤束核,延髓孤束核到丘脑束,然后传到大脑。 (2)胸壁壁层病变:通过脊神经到脊髓,经过丘脑皮质束进入大脑。 (3)心脏痛觉:伴随交感神经传入,进入胸1~胸5脊神经,进入脊髓,通过脊髓再到达丘脑,通过丘脑皮质束进入大脑。 (二)病理生理基础 1.内脏痛和躯体痛的区别 内脏痛传入弥散,难以定位,痛觉模糊;而躯体痛传入单一,定位准确,痛觉尖锐。 2.牵扯痛 牵扯痛是内脏的病变所引起相邻甚至是远隔的体表痛觉,或痛觉的过敏。比如,心脏和一些体表的相邻部位,都要经过颈8到胸5的脊神经,然后到脊髓的固有核,经过脊髓丘脑束,进入丘脑,经过丘脑皮质束进入大脑,产生痛觉,所以它们有共同的神经通路,由于有共同的神经通路,所以无论是内脏的,还是体表的,都可以引起几乎是同一部位的疼痛感觉或者是痛觉过敏,也许表面并没有任何病情,却由于内脏的疾病,引起同一部位的疼痛或者痛觉

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

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处理 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由于疼痛阈值个体差异性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 1 病因 1.1胸壁疾病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1.2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夹层动脉瘤、肺梗死、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1.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1.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 1.5其他颈椎病、胆囊炎、胆石症、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等。 2 临床特点与诊断 2.1疼痛的部位心绞痛引起的疼痛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向左肩及左臂内侧放射,有时也向颈部或下颌放射;胸膜炎的疼痛以腋下与季肋部最为显著,随呼吸运动疼痛加重;胸壁病变引起的疼痛多固

定在病变部位,并有明确压痛点;肋间神经痛均沿肋间分布;腹腔病变引起之胸痛多在下胸部,并可向肩部放射。 2.2疼痛的性质一般肋间神经痛为烧灼痛,心绞痛为压榨痛,胸膜病变引起的疼痛为刺痛或刀割样痛,食管炎的疼痛为烧灼痛,骨性疼痛为酸痛或锥痛。 2.3疼痛的发作特点阵发性疼痛,如心绞痛为突然发作,持续1~5min;持续性疼痛,如心肌梗死可持续数小时不止;顽固性疼痛,如胸膜转移癌可日夜疼痛,难以忍受。 2.4疼痛的诱发与缓解因素心绞痛可因精神紧张及劳累而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胸膜炎所致的胸痛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胸壁病变引起的胸痛可随着胸廓运动而加重;食管疾病造成的疼痛多由吞咽所引起,与进食有关,服用抗酸剂后可减轻。 2.5胸痛的伴随症状胸痛时是否伴有咳嗽、咯痰、咯血,有无发冷、发热,有无心慌、气急,有无吞咽困难等,可判断胸痛来自何种器官的病变。 2.6其他应注意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肺气肿等病史,有无烟酒嗜好,有无心脏病家族史等。 3 急诊处理 几种急诊常见严重胸痛疾病的特点及初步处理。 典型心绞痛突起胸痛,多在胸骨后方或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感、窒息感,常向左肩左臂放射,劳累、寒冷、情绪激动、饱餐可诱发,疼痛时间持续数分钟,很少超过15min,可反复发作,含服硝酸酯类

胸痛病人的急诊处理流程 四种致命性胸痛的急诊诊断要点

胸痛病人的急诊处理流程四种致命性胸痛的急诊诊断要点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1 - 027 - 02 【摘要】胸痛是急诊内科经常面对的问题,急性胸痛病人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病人群。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人口的老龄化,在急诊科因胸痛就诊的病人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急性胸痛的临床表现各异,病情千变万化,危险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相当数量的致命性疾患或可引起猝死的疾病都可有此症状,故识别出致命性胸痛患者,并给以相应处置是急诊医师的基本功之一。对这些预后不良的疾病,倘若误诊或漏诊就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因此,对急性胸痛病人给予快速鉴别诊断,掌握诊断要点,同时对其危险性给予准确的评估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是目前急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关键词】胸痛;致命性;漏诊和误诊 胸痛(chest pain)是常见急诊症状之一,指原发于胸部或由躯体其他部位放射到胸部的疼痛;胸部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时能反映疾病的特征。但有时与病情并不完全成正相关。原因多样,程度不一,且不一定与疾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有的胸痛发生后不久即可猝死,有的胸痛对健康无关紧要。病因不一,预后悬殊很大,应该特别重视进行鉴别[1]。引起胸痛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分为以下五类[2]:(1)胸廓或胸壁病变:皮肤及皮下组织急性炎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间神经肿瘤、流行性胸痛、肋软骨炎、,肋骨骨折、胸壁肌肉劳损、肌炎。(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包括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急性心包炎、机型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3)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