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加强贷后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用社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探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3-024-02

摘要贷后管理是指从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用到该信贷业务完

全终止前,信贷人员对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的信贷管理过程。是从贷款发放后至本息收回全过程信贷管理行为的路径。包括贷后检查、风险监管与预警、贷款展期、不良贷款管理、贷款本息收回、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等内容,它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一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展,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扩大,信贷新业务不断拓展,信用主体、信用方式、信用投向等日趋多元和复杂,信贷风险更难把握。“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现象在基层信用社依然存在,贷后管理仍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在新阶段,切实加强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已成为信用社在有效履行支持新农村建设职能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贷后管理到底

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

一、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放轻管”对贷后管理缺乏应有认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能够为农村信用社带

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客观上造成了信贷管理人员贷款不计风险

的过度扩张。但是贷款发放后,由于信贷管理人员传统的思想认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还是停留在“重放轻管”的观念上,从而形成了思想意识上的滞后,所以也谈不上适时跟踪、采取有效的措施监管,结果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贷后检查的文过饰非,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深入贷户,进行实实在在的贷后检查,从而造成贷户挪用贷款用途、授信届满展期、张贷李用现象的时有发生,人为造成贷款质量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信贷人员有的甚至全部依赖贷前调查,误以为贷前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又有担保人或抵押物,就高枕无忧了,造成贷后管理只是流于形式。特别是责任不对等,经办人办而了之,责任人因不是贷后管理人,或贷后管理人责任较轻,而不闻不问,形成管理上的真空。如此种种“重放轻管”的观念成为贷后管理薄弱的思想根源。

(二)贷后检查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跟踪

首先表现在贷后检查流于形式。现实工作中大部分信贷档案中,首次跟踪检查资料及对贷后日常检查,信贷管理人重视不够不是真正检查,而是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对贷户的贷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根本起不到对贷款的监管作用,对发放贷款的本息催收,大部分只停留在口头,没有真正落实到书面催收通知书,让贷户及担保人确认。另外一旦借款人出现了经营效益滑坡的趋势,则预示着我们面临贷款无法按期足额收回的风险。而信用社部分信贷人员只注重于贷户经营财务指标自身和本社对其发放的贷款的跟踪分析,而忽视了其他债权人及他行的负债,不利于贷款的风险控制。值得注

意的是,许多信用社不能及时按规定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调整,一些客户的信用级别还是以前年度初评时的信用等级,对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的变化,没有跟踪监测,客户再贷时,也不重新进行评估,照抄照搬以前的客户信息资料,从而存在一定的信贷质量风险。(三)贷后管理能力严重影响管理效率

信贷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但目前信用社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象,使贷后管理难以有效落实,并且存在能力风险的隐患。1、信贷管理人员存在风险识别、信息反馈、风险处置等方面能力不足,使贷后管理难以深入,仅停留在表面,容易形成能力风险。2、个别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敷衍应付,有吃拿卡要现象,串通贷户搞虚假形式,甚至在贷后管理中隐瞒真相,以展期、借新还旧等方法掩盖风险,逃辟责任,加大了贷款风险处理的难度,形成道德风险。

(四)贷后管理预警滞后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

从信用社管理层来看,对贷后管理跟踪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给相关领导及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以有效防范风险,有些管理人员,不仅自己不能严格履行职责,而是在回避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对贷后管理检查监督上想对策,更有甚者自身有违规贷款也没有勇气揭示、不敢暴露潜在的风险,根本谈不上防范化解风险,从而延误了化解风险的良机,致使部分贷款丧失诉讼时效,形成信贷资金损失。

二、贷后管理问题的对策

强化贷后管理是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提高经营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可控范围内对造成贷后管理薄弱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全方位构筑贷后管理体系,是强化贷后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程风险监控的理念

贷后管理是信用社全程风险监控的重要环节,必须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贷时审查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思想倾向影响,将贷后管理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以扎实有效的贷后管理推动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在注重信贷绩效考核的同时,明确设置贷款质量的考核指标,增加有关贷后管理的内容,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提升管理层次,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新增贷款形成不良的要从严问责,责

任追究,从业务考核和经营理念上正确引导,树立新的信贷理念。同时,要及时识别和弥补信贷资金潜在的风险,为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作为贷后管理的核心目标实现。

(二)重视风险管理,强化风险预警意识

一方面,贷款投放后,要对所有可能影响贷款质量的因素进行持

续监测,并形成书面报告,重点监测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贷款用途的

使用情况、项目是否正常,客户的法律地位、财务状况是否发生变化、贷款的偿还情况、抵押物的价值和质量情况等,持续监测的目的在于强化风险预警,高度关注和防范当前复杂形势下的各种风险(包括抵押物价值变动风险、行业政策、环保政策、出口退税政策、

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人民币升值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贷款企业的行业调查研究,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制定科学有序的退出机制,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重点关注:行业风险、盈利情况、经营动向和高管人员变动、偿还能力(现金流)等。

(三)强化队伍建设,构建“职业客户经理”的信合团队

一要强化培训。信贷人员队伍是保持农村信用社生机活力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情况下,唯有加大培训学习力度,不断更新知识,既是为信贷管理人充电,又是信用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只有高素质的信贷人员,才能培育出高效益的客户。二要强化队伍稳定。信贷岗位是专业性强的一个岗位,随着信贷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的推行,贷款管理精细化的实施,信贷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精通各个信贷业务品种并能熟练办理各种信贷业务手续,还要掌握宏观行业政策的信息,有预见性地预警、化解潜在风险,并在与客户打交道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一切都是必须有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升华。因此,信贷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三要实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客户经理是贷前决策调查的第一岗,也是贷后管理的第一岗,责任重大,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后管理的效果,是贷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信贷员的能力、业绩、以往工作记录评定其等级,并按等级设立相应的业务权限和管理客户类别,根据客户贷款风险度确定相应级别的信贷员来进行贷后管理,定期考核调整,终身记录存档,建立激励机制,优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