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代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在奴隶制初期 的巴比伦,亚述,埃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文明古 国,如宫廷学校,祭司学校,神庙学校,文士学校, 古儒学校和中国的庠,序,校,瞽宗,辟雍,泮宫 等等。
甲骨中关于学校教育活动的记载 甲骨《京人》60,有“杂学”的字样,意即修建学校。 甲骨《契》717,又有“学于入”的字样,意既建学校于“入”这个地方。 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由于殷商教育发达,当时已有邻 国子弟前往游学。 “壬子卜,弗,酒小求学?” 意思是壬子这一天举行占卜,弗求问上天, 为了王子入学,要设酒祭祖,这样办是否可行?这表明奴隶主贵族把教 育下一代当大事看待,入学要占卜,设酒祭祖。 “戊戌卜,雀,若教”,卜问何时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为好。 “丙子卜,多其(徙)学,版(返)不(遇)大雨”,丙子日卜,问神弟子们回来,会不会 遇上大雨。
部落酋长利用他们的 特殊地位,特别是 利用他们手中的武 装力量,把这些剩 余果实据为己有, 在社会中逐渐形成 了阶级,产生了奴 隶制国家,无压迫、 无剥削的社会不复 存在。而统治者为 了巩固政权,必须 把一系列统治办法 传给他们的后代, 这就是古代学校产 生的历史基础。
讨论:展开谈谈
1. 学校和闲暇的关系 2.教师职业和收取学生费用的关系 3.文字的出现和教育的关系 4.学校和国家的关系
1、生产力提高----提供闲暇时间
2、脑体分离----提供教师
古希腊BC480左右出现第一批职业教师-----智者学派 代表人物----普罗太戈拉、高尔吉亚 传授文法、修辞、辩证法 并收取高额学费
3、文字产生---提供教育内容
传 说 中 造 字 的 仓 颉
4、国家出现---提供教育目的
二、学校产生的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奴隶制,一夫 一妻制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开始瓦解,原始社 会教育的特征逐渐消失,阶级教育逐渐形成。 如古代墨西哥,那些酋长,祭司,军事首长和 富人成了当时的统治者,他们的子弟可以不从 事体力劳动,在特别的房舍里学习象形文字, 观察星辰和计算土地面积,学校正是这样产生 的。
------台湾卑南族的少年会所
台湾卑南族的青年会所-----
2我国学校的萌芽状态1-宣教场所 -从明堂到辟雍和泮宫
相传神农氏始作“明堂”,被称为“大教之宫”。 在陕西西安半坡村,考古学家们在布局合理、规划整齐 的四五十间氏族成员住房的中央,发现了一座160多平 米的“大房子”。这是距今约5000年前氏族举行典礼 活动的广场。 教育史专家毛礼锐认为这座“大房子” 便是氏族老人对年轻的后代进行教育的场所。
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 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 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 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 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 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 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 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 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 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 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荅问者反 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 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 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 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 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3.3.1.3中国---书院
附: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右 右 功 修 处 。 世 正 身 之 其 之 义 要 要 不 。 。 谋 其 利 , 明 其 道 不 计 其 如身所右 之 左其五右 长 善 改 左以以为 。 :所教五 幼父 过言 :至穷学 笃博 以,教 有子 。忠 于理之 行学 为即之 序有 信 处也序 之之 学此目 。亲 , 世。。 。。 之是。 朋。 行 审 接若学 序也尧 友君 笃 问 物夫、 ,。舜 有臣 敬 之 ,笃问 亦学使 信有 。 。 亦行、 有者契 。义 惩 。 慎 各之思 五学为 忿 夫 思 有事、 焉此司 窒 妇 之 要,辨 ,而徒 欲 有 。 ,则四 其已, , 别 明 其自者 列。敬 迁 。 辨 列修, 如而敷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 必先菜羹。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告具而退,奉手而立。三饭二斗, 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 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敛祭。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奉擥,羹不以手。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既食乃饱, 循咡覆手,振衽扫席。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馈,如于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 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磐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 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 暮食复礼。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于坐所。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句如矩,蒸间容蒸。然者处下, 奉椀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乃取厥栉,遂出是去。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俶衽则请,有常则否。 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讨论: 你认为学校的萌芽状态是哪种?
我的看法: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专业分工不明确。与此对 应:人们第一可能没有能力建造太多的建筑,第二 每种建筑可能充当多种用途。 可能只是一栋建筑同时充当上述三种用途,随 着时代发展,青年之家、宣教场所和养老机构才 逐渐分化开来。事实上,学生(青年之家)、教 师(养老机构)和教育活动(宣教场所)共存于 我们现在的学校中。
一、学校的萌芽
1 学校的胚胎状态-青年之家
前苏联教育史家沙巴也 娃曾依据人类学、考 古学的材料,推断在 菲得利岛上的原始居 民中,未成年的男孩 住在单独的房舍里; 一些部落的少年达到 一定年龄(通常为7-9 岁)就与成年人分开 居住。人们称此机构 为“青年之家”。 美国教育史家布鲁巴克 也认为:“甚至早在 (或者也可以说是晚 在)原始社会时期, 教育就开始逐渐失去 了它的非正规性。”
稷下学宫
弟子职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 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 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 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 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已。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 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 求虽不在,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
专科学校,如医学、天文、律 学等,都在不断发展
3.3.1.2中国---私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 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 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 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 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 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 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 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 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 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 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 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 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 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
(一)、中国传说中的学校
《周礼· 春官宗伯》记载:“成均,五帝之学。”
(二)、有据可考的最初的学校
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 古学家安德烈· 帕罗特 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名 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 房舍,被认为是现今 发掘的世界上最早的 学校。建造时间在公 元前3500年左右。
(三)、我国学校的发展
3.3.1.1中国----学在官府
台 湾 阿 美 族 的 丰 年 祭
----汉长安南郊明堂辟雍复原图
现存北京国子监中的辟雍----
泮 池

阜 孔 庙 中 的 泮 水 桥
3我国学校的萌芽状态2-养老场所-庠
《礼记· 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礼记· 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 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泮宫,周学 也。” 《礼记· 内则》“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凡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孟子· 滕文公上》“夏日校,殷曰庠,周日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伊索克拉底
柏拉图的阿卡德米
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
伊壁鸠鲁的花园
芝诺的画廊
雅典大学
亚历山大图书馆
昆体良主持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人 。 行 有 不 得
3.3.2.1外国---传说中的伟大教师
3.3.2.2外国—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校
ຫໍສະໝຸດ Baidu
古希腊的学校
雅典学校 一般分为 三类: 体操学校 音乐学校 文字学校
斯 巴 达
斯巴达立法者—吕库古
古罗马学校
3.3.2.3外国----学园
苏格拉底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丽水学院教育学院
胡锋吉
提纲
一、学校的萌芽 二、学校产生的条件 三、古代学校(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四、近代学校(学校系统的逐渐形成) 五、现代学校(制度化的学校) 六、未来学校(变革)
教育活动的历程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一、学校的萌芽
学校的出现不是突然的,是长期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