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文献综述-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优化研究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企业
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形成路线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消除气候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威胁,世界各国经过长期的酝酿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共同签署(UNFCCC)。此后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探讨与协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正式生效,是第一个全面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规则。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2月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建议,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12月15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最终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低碳经济理念与开展实践。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09年6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确定了“总量管制和交易”制度,并通过对高碳经济征税以补贴新能源,通过配额交易发展低碳经济。其中还提出,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征收“碳关税”。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全球经济就必须转型到低碳经济。这预示着从现在到2050年的未来四十年,低碳经济将是未来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009年9月15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世界发展报告2010:发展与气候变化》,指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提出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立即行动、共同行动、以创新的方式行动,创建“气候智能型”社会,并从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改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方式、建立全球气候发展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低碳技术、克服行为和体制惯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将开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这次大会被称为“人类的最后一次自我救
赎”。会议19日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2010年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完成了全部既定议程,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本届年会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论坛探讨了绿色增长时代的企业经营战略与实践、经济转型中的资本市场定位、低碳能源:亚洲领先世界的机遇、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创新思路、两岸签订ECFA后的商机等热点话题,举行了颇为新颖的电视辩论会:亚洲经济展望。
二、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斯蒂格利茨和韦兹Stiglitz&Weiss(1981)建立了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信贷配给模型。证明了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而存在。这一理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信誉度普遍较低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Berger and Udell(1998)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私人股权和债务市场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在不同的金融周期中,随着企业成长、经验获得和信息不透明等因素的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会随之发生改变。Sahlman(1990)认为对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能获得更高收益,但同时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创业阶段企业信息的不透明,很难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外源融资,所以只能更多的依赖于内源融资、风险融资、贸易融资。尼尔·格雷戈里和斯托伊安·塔涅夫(2001)深入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将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因素归为政府干预、银行手续、担保条件、信息问题四个方面。提出了允许民营金融机构介入金融领域、继续推进利率自由化的进程,通过政策促进民营股票市场发展等建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姜学军(2000)对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进行了阐述,简单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性,比较了不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区别,如红条款信用证与打包放款的区别,出口押汇与福费廷的区别,还对中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简单评述。佟志广,雷祖华,顾鸣超(1997)在研究了出口信贷、银团贷款、福费廷等传统与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性贸易融资的概念。石冬莲(1999)分析了结构性贸易融资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风险的作用,认为中国适合开展出口卖方信贷加出口买方信贷、福费廷业务加出口信贷、担保与其它信贷方式相结合这几中结构性贸易融资方式。侯敏(2007)指出受技术落后、法律缺失、银行认识不足的影响,导致结构性贸易融资在中国发展缓慢,并提出了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设、立法部门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三点建议。贺培(2007)提出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方向将是,从流通型融资到供应链融资、从单一贸易融资到结构贸易融资、从国际结算关联型融资到多主体集成式融资、从单据约束型融资到非单据约束型融资、从整体信用融资到特定化资产融资、从一般贸易融资到综合性国际商务融资。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赵优珍(2005)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层面和外部环境层面提出了解决对策。高振沧(2008)认为国际贸易融资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很多便利条件,但现阶段因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