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肾脏恶性肿瘤的实时超声造影特征

肾脏恶性肿瘤的实时超声造影特征
曹宪玉;李丹;王薇;郑春梅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3(036)00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60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SonoVue)特征.结果:肾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模式呈现多样性,但其典型表现是“造影剂快速进入病灶内,随即快速退出,呈现高增强模式”,病灶周边浸润程度显示清晰,并多有假包膜.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对明确诊断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曹宪玉;李丹;王薇;郑春梅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彩超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彩超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彩超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彩超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1;R445.1
【相关文献】
1.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实时超声造影表现和特征 [J], 徐本华;丁红;王文平;俞清;范培丽;夏罕生
2.甲状腺癌实时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J], 张渊;江泉;陈剑;张云霄;
何竹;顾晓鸣;徐智章
3.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应用探讨 [J], 李钧;周晓东;罗二平;韩增辉;张民;郑敏娟;王莉
4.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时超声造影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J], 周易;梁蕾;郭君
5.甲状腺癌实时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结节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J], 肖莉; 赵迎忠; 张良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癌临床分类、外形表现与影像学超声征象

肾癌临床分类、外形表现与影像学超声征象肾癌病理学称为肾细胞癌,占肾恶性肿瘤85%左右,好发于50-60岁男性,两侧肾脏发病率明显差异。
肾癌以透明细胞癌最为多见,包括颗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
肾癌临床表现为血尿、腹部肿块、腰腹部疼痛,二维超声诊断肾病变回声强度比较是以肾皮质回声为参考。
大多数外形边界清晰实性肿瘤,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少数肿瘤可呈不规则形,多数肿瘤向被膜外突出,有时周围伴晕环。
图1 肿瘤突出于右肾被膜,呈圆形较小肿瘤多呈高回声,较大肿瘤多呈低回声,肿瘤内部回声均匀,也可不均匀或出现多个等回声结节。
肾肿瘤向周围生长会直接侵犯肾盂、肾盏、肾周筋膜及肾外脏器。
肿瘤增大肾集合系统受压变形造成肾盂积水,可并发出血、坏死及囊性变等症状,导致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于5cm以上肾癌。
肿瘤侵犯肾脏周围结构可表现为肾包膜连续性中断,肾活动度受限;肿瘤血行转移时,右肾发生肾细胞癌,在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容易形成瘤栓(图2、3),彩色血流图可见肾静脉和(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或中断等异常表现。
肾门或腹主动脉旁出现低回声肿块可能为肾癌淋巴结转移。
图2 下腔静脉纵切面声像图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表现多样,肿瘤内部彩色血流信号可丰富,可以稀少甚至没有,肿瘤表现为周边血流信号丰富的环球形彩色血流信号(图4)。
图4 彩色多普勒探及由肿瘤边缘向内部的环状血流信号超声扫查。
向肾外突出肿瘤容易漏诊,检查时需纵断面扫查,还需横断面扫查至患肾上下或内外两个极限为止,避免向肾脏内侧突出肿瘤漏诊。
案例超声显示超声检查显示左肾皮质内探及低回声包块,大小约33x29mm,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根部及内部均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结合症状和体征考虑为肾细胞癌。
根据CT结果与病理穿刺确诊为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
超声造影对不同病理类型肾脏实性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121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FEB. 2024, Vol.22, No.2 Total No.172【通讯作者】王颖鑫Qualitative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122·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2月 第22卷 第2期 总第172期区”为主要指标,“慢进”和“低增强”归为少见病理类型肾恶性肿瘤的阳性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
2 结 果2.1 病理诊断结果例良性肿瘤。
本组恶性肿瘤均为肾细胞癌,包括CCRCC 284例,PRCC 31例,ChRCC 18例;良性肿瘤组,RAML 72例,RO 10例。
2.2 超声造影特征分析 良恶性肿瘤组间病灶增强方式、增强程度、环状高增强或未增强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恶性肿瘤组间病灶消退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3 不同病理类型肾脏实性肿瘤CEUS增强特征比较 对单变量分析时,良恶性病灶增强方式、增强程度、有无环状高增强及未增强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消退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对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四个特征中以环状高增强鉴别诊断价值最高(OR值8.863)(图1),未增强区其次(OR值6.314),增强程度(OR值2.079)次之,增强方式最低(OR值0.205)。
恶性亚组间病灶增强方式、消退方式、增强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环状高增强及未增强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以增强方式鉴别诊断价值最高(OR值5.337),增强程度次之(OR值3.586)(图2,3),消退方式最低(OR值0.461)。
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1.肾盂肿瘤的超声检查主要是肾盂癌。
肾盂癌可分为两种:乳头状和非乳头状。
其中乳头状肿瘤较为常见,有头状的,高度分化的特点,通常会转移到输尿管和膀胱。
后者具有结节状或扁平的侵袭性生长,基底部宽,粘膜局部增厚,分化差并且经常转移至周围淋巴结。
2.超声检查的重点是肾盂和小腿壁是否厚而硬,淋巴结是否肿大,输尿管出口和膀胱三角形是否转移。
(二)需要注意的事项1.严重血尿患者必须与肾盂血栓区别开来。
血尿中断后,考虑进行超声检查。
2.使用常规超声很难发现骨盆或隐喻性小肿瘤的早期和中期阶段。
3.肾窦脂肪组织,坏死,肾乳头和霉菌团可能被误认为是肿瘤,因此必须注意鉴别诊断。
4.肾脏实质和盆腔肿瘤的超声检查有局限性。
超声成像在诊断肾脏肿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如果由于浸润性生长系统中的肿瘤不清晰可见,而肾细胞癌小于2cm或阴性,则同样不能排除肿瘤。
超声难以定性诊断某些实体瘤,超声引导下的活检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方法。
二、囊性肿瘤2D超声波显示:(1)肾细胞癌的大多数囊性壁不规则变厚,仅有少数变薄或者规则,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或肿瘤性囊性坏死所致。
但是,囊壁的超声症状随不同程度的生长或坏死而变化。
囊肿壁很薄,很容易被误诊为简单的肾囊肿。
此时,有必要对囊肿液的生态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以作出判断。
(2)如果出现膈又多又厚的特点,则在其变厚处主要表现为一些高回波带。
这可能是典型的“蜂窝状”,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肿瘤内部的囊性生长引起的。
细小分离很容易与多个肾囊肿混淆。
据报道,囊性肾癌具有可见的囊肿,囊壁出现增厚和循环血流信号。
超声显示出增厚的囊壁表现出圆形增强。
(3)在壁结节和/或中隔结节中,在壁和/或隔膜上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的略微升高的回声结节。
肿瘤结节来自壁或隔膜的生长,主要由分化良好的透明细胞组成。
另外,不要漏掉囊肿壁结节的诊断。
(4)囊肿内囊液伴有絮状物,微小的点状或不均匀的略高回声。
有必要区分高回声凝血壁结节和外伤性结节。
肾脏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编 号 :E -07 16 ( 回 :2 1.92 ) A 10 0 8 9 修 0 00.7
其 中 肾癌 为 2 8例 , 。 肾盂癌 为 2例 。 肾癌 超 声表 现 大 多 数 为 肾 实质 内可 见 偏 强 回 声 或 低 回 声肿 物 ,形 态 不 规 整 ,边 界 不清 ,
【】 2刘新 华, , 平. 万俊 谭跃 B超 对 肾肿瘤 定性 诊断的 初步探 讨【】 J_ 超声 影 中华
r v st o f ma in Sr n l u rp t n s Re u t: n 5 ain s 3 a e r h e a e in t mo , c s swe e t er n l l n n e ii c n r t ’ e a mo ai t. s l I 2 p t t, c s swe et e r n l n g i o t e s e 1 b u r 21 a e r e a ma i a t h g t mo . d 1 a e r er n l a c r , a e r h n l ev sc n e s Co c u in Co o o p e n d a n sso n l mo s u r An 8 c s swe et e a n e s 3 c s s h c we et er a li a c r . n l so : l rd p lr i g o i f e a e p o r u t r, b ng n l a t mo si ed fe e t l ig o i r v d e i a d mai n n n g u t r t i r n i a nh f a d n ss o i ei o tn g n aa p mp ra t ma ig d t . i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恶性循环肿瘤的价值(附20例分析)

Col r Dop e o g a i a no i f r na a i na umo ( c s sc r e a i n a l ss o pl r s no r ph c di g ss o e lm lg ntt r 2 a e o r l to na y i ) 0
( . 西 医科 大 学 , 西 太原 1山 山 0 0 0 ;. 3 0 1 2 山西 医科 大 学 第 二 医院 , 西 太 原 山 000 ) 3 0 1
摘 要 目的 : 价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肾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的 价 值 。方 法 : 析 2 评 分 O例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为 肾恶 性 肿 瘤 的
临床 医药 实 践 杂 志 2 0 0 9年 1月第 1 第 1期 8卷
文 章 编 号 : 7 —8 3 ( 0 9 0 —0 1 一O l 1 6120)1 07 3 6
・
1 ・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彩 色 多普勒 超 声诊 断 肾恶 性循 环 肿 瘤 的价 值 ( 2 附 0例 分 析 )
王 玉 娟 , 成 功 王 兴 华 雷 ,
gr hi ppe r nc s on 0 c s s c fr e i t pa hol y w e e an l z d. su t G r — c l o gr phi pp ar ap c a a a e 2 a e on im d by h s o t og r a y e Re ls: ay s a e s no a ca e — a e e l a i an um or a e dif r n .The o t i gn tc fn ng w a ih l od fow ne r i nd s — nc s ofr na m lgn t t r fe e t m s d a os i i di s rc b o l pe tatng a ur
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

18
2019.07 No.21
肾脏肿瘤分为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两类,90%以上为恶性肿瘤。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表现多种多样,但血尿、腰痛和肿块是典型的肾癌“三联征”,值得临床医生警惕。
当肾癌侵犯肾盂时,患者会出现血尿;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肿块增大,压迫肾包膜引起,常为钝痛。
肾癌侵犯周围脏器和腰肌所造成的疼痛相对较重并呈持续性,和血块堵塞输尿管所导致的绞痛不同。
肾癌的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如果肿块能被触及,说明肾癌的体积已经相当大。
多数患者一般只有1~2个典型表现,血尿、腰痛和肿块三大症状全部出现者较少。
随着人们重视体检和仪器的进步,肾文/ 张心怡(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
图2图1
图3
图5
左肾下极一大小约5.1cm×4.1cm不均匀回声包块
图4
左肾中部见一大小约
5.9cm×5.4cm囊性占位,内呈分叶状。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知识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知识人们在生活中身体出现不适感后进入医院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根据症状让患者进入影像科检查,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检查技术是超声,尤其是在肾脏疾病诊断中,超声技术检查会呈现出可靠的结果,对人们后续的疾病治疗产生重要的影响。
肾脏疾病发展速度快,在超声检查中,过往无法检查的疾病通过超声检查,会观察到病变组织情况及血流情况,医生会根据超声检查结果,从而掌握患者体征,提出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超声诊断急慢性肾衰竭①急性肾衰竭:人们在发生肾脏病变后,肾脏体积会随之增大,在超声影像中,可以见到肾实质回声及增厚的变化。
有些患者的肾椎体变大,形状呈现圆形,回声也随之降低。
人们的肾脏血流正常,肾动脉及肾窦具有清晰的分界线,在图像中会有压痕。
肾脏中的各个分支结构在多尿的情况下会出现分支增大。
肾脏疾病检查中,应当关注多尿期及少尿期检查,通过动态的检查方法,观察人们的肾脏结构变化,评价治疗方案的效果,为急性肾衰竭治疗提供帮助。
②慢性肾衰竭:超声的声像图是根据人们的疾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肾病、肾盂肾炎等,每种肾脏疾病的超声图像存在差异。
比如,在检查早期肾小球肾炎过程中,二维图像往往无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肾实质回声增强,超声中会看到身体及缩小及包膜不光滑,皮髓界线不清晰。
肾脏中的血流色彩减少,肾脏搏动时间随之缩减,肾脏中的血流色彩减少往往与肾损害具有相关性,一旦病情严重,肾弓形动脉及皮质小叶间动脉不会出现在图像中,只会显示部分动脉。
在超声频谱中,会看到RI>0.7、RI>0.65,此类数值往往是频谱形态出现小慢波,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只会见到其中的收缩峰值,舒张峰值会消失。
常规使用的无靶超声造影慢性肾病诊断中无明显作用,可评价肾脏血流灌注情况。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可达到基因转移增强的目的,对结缔组织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肾脏纤维化病变,在未来超声靶向微泡也会应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领域。
肾癌的B超检查

肾癌的B超检查*导读:但也应注意,肾癌的B超声像图无特异性,尤其对肿瘤直径<2cm,或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者,诊断有一定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判断。
B超检查简便易行,对受检者不造成痛苦和创伤,现已成为许多单位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主要项目之一。
有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癌即是这样被发现的。
B超发现肾脏肿瘤的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肾实质内的团块状回声是超声诊断肾癌的直接征象。
但也应注意,肾癌的B超声像图无特异性,尤其对肿瘤直径2cm,或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者,诊断有一定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判断。
往B超声像图上,典型的肾癌可以有以下表现:(1)肾脏轮廓的改变:当肿瘤较小时,肾脏轮廓可无明显改变。
较大的肿瘤向肾脏表面突起,使肾脏轮廓呈现局限性增大,表面凹凸不平。
肾脏外形失去常态。
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
但晚期肾癌向周围广泛浸润时,边界常不清楚。
(2)肾实质回声异常:肾实质内出现异常回声团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楚,有球体感。
其内部回声多变,中等大的肿瘤多呈低回声,仅少数呈强弱不等的混合回声或等回声。
当较大的瘤体内部有出血、坏死或液化时,局部显示出边缘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如有钙化则呈点、块状强回声伴声影。
体积较小的肾癌有时表现为高回声团块。
(3)肾窦回声受压变形:当肿瘤向内生长压迫或侵犯肾窦时,肾窦局部可出现凹状变形、移位、中断乃至显示不清,少数可出现肾盂、肾盏的扩张、积水。
(4)肾周围血管异常改变:肾癌晚期,当癌组织侵及或随血行转移卖肾静脉和下肢静脉时,同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增宽、阻塞,内有不规则低、中水平点状或团块状回声。
(5)肾癌转移征象:肾门、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肝脏、肾上腺及对侧肾脏等脏器的异常团块状低回声。
(6)与肾脏正常变异的鉴别:肥大的肾柱在肾脏的纵向断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常见于肾脏的中、上极,酷似肾肿瘤的回声。
但仔细观察可发现肾柱与肾窦分界清楚、内部呈分布均匀的细小点状低回声,横断面显示肾柱低回声与肾皮质相连续,相互之间无明确的分界。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引言肾上腺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位于肾上方的肾上腺。
由于其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对于诊断和治疗来说充满了挑战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方法以及外科治疗的新技术。
一、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和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可以提供一些早期发现肾上腺肿瘤的线索。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或躯干后侧包块。
此外,高血压可能是患有功能性内分泌活跃性肾上腺垫圈缓解危象(pheochromocytoma crisis)或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刺激物质(如醛固酮)引起高血压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确定是否存在肾上腺肿瘤以及评估其大小、位置和特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高的检查方法,可显示肿瘤在肾上腺区域的位置和形态。
CT和MRI是更为详细的影像学方法,它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图像,并帮助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肾上腺功能异常,如皮质醇增多或单纯减少、儿茶酚胺代谢异常等。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皮质醇、24小时尿藏铜量(urine metanephrines)和血液电解质测定等。
二、肾上腺肿瘤的外科治疗1.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且未发现有恶变迹象的患者,选择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治疗选择。
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组织,并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2. 肾上腺全切除术在肾上腺恶性肿瘤或直径大于4厘米的良性肿瘤患者中,肾上腺全切除术被视为一种较为标准的治疗方式。
通过完全切除患者患有的肾上腺组织,可以有效控制或根治患者的病情。
3. 射频消融和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是一种新兴的非手术方法,通过介入技术将射频电流传输到肿瘤内部,进行局部组织破坏。
这个方法对于无法耐受大手术风险的患者是一个较好选择。
此外,介入放射学技术也可用于减少肿瘤血供并达到缓解剧烈疼痛等目的。
肾肿瘤超声诊断的体会

穿刺病理证实后进行化疗或放疗。各种 肾肿瘤病理结果与赶 提示类型存在不 同程度差别( 1 o肾细胞癌声像 图表现 : 表 六
边界清 晰 , 态规则 , 形 部分可见包 膜 回声 , 以较均匀低 回声和 回声为主( 1 , 图 )肾盂癌声像图表现为肾盂 、 肾盏扩张 , 肾盂 内 回声团块( 2 , 同肾肿瘤声像图表现 , 见表 2 图 )不 详 。
Tumo W im s n d r l a Cac n ma f n Revi.C onc us on Co o do l r hrs n g a h i s nst e n ee t k d e t mo s ri o o Re a l l s l i lr pp e u a o o r p y s e i v i d tci i ng i n y u r
p st n n a e fr t e k d e u r r lt ey p o o io i g r t r R n el c r i o d Re a ma tma a d b a r rt o i o i g r t o in y t mo ,eai l o r p st nn ae f e a c l a cn ma a n Ha r i h v i o l n l o n e e ae
C AIMm g1 ZH 1 AN G a / g Xi o/ n
F jn Poi eJ j n nc a H silJ j n 6 2 0 C i ui rv c i i g Muii l op a,i i g 3 20 ,hn a n na p t na a 【 b ta t A sr c 】Obe tv o ipoe t n es n ig ad tei ot c fdf r tt e lao i I gso in yN ol : j cie T m r h u dra dn n h mpr ne o ie n y so Ut snc mae fKd e ep s v e t a e p f r a
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周冀杭;王华【期刊名称】《中国超声诊断杂志》【年(卷),期】2000(000)002【摘要】<正> 本文报告5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和分析B超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患者5例均为男性。
年龄14~56岁,平均44岁。
使用仪器为SSA—240A超声仪,凸阵探头,频率3.7MHz,按常规对肾脏进行常规反复扫查。
5例均经上级医院手术病理或CT证实。
结果 5例患者中,发生在右侧3例,左侧2例。
声像图特征:5例均表现肾脏增大,局部轮廓隆起,肾外形失去正常形态。
肿瘤使肾窦回声受压变形。
2例集合系统弥散呈不均质低回声。
4例肿瘤形态呈圆形,直径在3~6cm,边界清晰,1例为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不清,后方回声衰减。
肿瘤区回声5例均呈实质性不均质回声,2例因病灶内有出血,坏死呈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总页数】1页(P62-62)【作者】周冀杭;王华【作者单位】[1]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医院;[2]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附28例分析) [J], 彭磊青;张美蓉;沈笑烈;孙肖宁;张爱华2.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J], 邢苏荣3.探讨彩超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冯京华; 李彦娟; 孔铭4.探讨彩超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冯京华; 李彦娟; 孔铭5.多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J], 尹泽西;贺湘玲;何军;田鑫;朱呈光;陈可可;邹润英;游亚兰;姜新萍;汤文芳;曾敏慧;黄志君;姚安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造影增强特征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作者单位:201620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通讯作者:史秋生,Email :*******************超声造影增强特征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匡祎张凡李刚杜联芳史秋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对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50例(良性29例,恶性21例),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并记录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包括:增强时相、增强顺序、增强模式、增强程度,并比较其差异。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计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诊断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效能。
结果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在位置、大小、内部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边界、形态、血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肾上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快进型、向心性、区域性、等或高增强;良性肿瘤多表现为慢进型、无特征性、整体性、低增强,两者在增强时间、增强模式、增强顺序、增强时相、增强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ROC 曲线分析显示,增强模式的诊断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7、89.66%,敏感性为85.71%;增强时相的诊断敏感性最高,为90.48%,曲线下面积为0.79。
结论超声造影可为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图法分类号]R445.1;R736.6[文献标识码]AClinical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enhancement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agnosis of adrenal tumorsKUANG Yi ,ZHANG Fan ,LI Gang ,DU Lianfang ,SHI Qiushe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in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adrenal tumors.MethodsA total of 50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confirmedby pathology (29cases were benign ,21cases were malignant )were selected ,and all underwent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CEUS.The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mors ,including enhancement phase ,enhancement sequence ,enhancement mode and enhancement degree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drawn ,and the efficacy of CEUS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adrenaltumors was calculated.ResultsThe position ,size and internal echo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adrenal tumors were statisticallydifferent (all P <0.05),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boundary ,shape and blood flow distribution.CEU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malignant adrenal neoplasms showed fast progression ,centripetal ,regional ,isointensity or high enhancement.Benign tumors were mostly slow-progressive ,uncharacteristic ,holistic ,and low-enhance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adrenal tum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nhanced mode had the highest diagnostic efficiency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was 0.87,the sensitivity was 85.71%,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9.66%.ConclusionCEUS can provide acertain diagnostic basis for differentiating benignand malignant adrenal tumors ,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KEY WORDSUltrasonography ;Contrast agent ;Adrenal tumors ,benign and maligna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肾上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约7%[1-2]。
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邢苏荣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9(020)011
【摘要】目的总结肾恶性肿瘤的超声所见,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11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部分行彩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IVP、CT、MRI等检查,8例行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将所有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正确诊断肾细胞癌7例(100%):肾盂癌2例(50%);漏诊肾盂癌2例(50%).结论超声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是准确和方便的,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总页数】3页(P49-50,53)
【作者】邢苏荣
【作者单位】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超声波,上海,2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1
【相关文献】
1.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附28例分析) [J], 彭磊青;张美蓉;沈笑烈;孙肖宁;张爱华
2.探讨彩超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冯京华; 李彦娟; 孔铭
3.探讨彩超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冯京华; 李彦娟; 孔铭
4.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J], 周冀杭;王华
5.多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J], 尹泽西;贺湘玲;何军;田鑫;朱呈光;陈可可;邹润英;游亚兰;姜新萍;汤文芳;曾敏慧;黄志君;姚安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与分析

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与分析背景肾细胞癌是一种脏器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因此对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筛查方法,对于肾细胞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
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特点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肿块的特点肾细胞癌表现为一个边缘清晰、质地均匀的肿块,通常呈现为椭圆形、肾形等规则形态。
在超声影像上呈现为高回声肿块。
影像的特征肾细胞癌通常具有中央坏死、出血和钙化等特征,导致影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压缩和强化等不规则特点。
超声影像上肿块表面可以出现较多的弧线、弧形回声等,其内部包括混合回声和低回声区。
血流变化肾细胞癌有较多的血管形成,导致血流增加,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其血流浓度较高。
另外,因为肿块内部存在坏死和出血等病理特征,也会影响肿瘤血流的分布情况。
肾细胞癌的超声分析超声检查是肾细胞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分析肿块的形态首先应当分析肿瘤的形态,包括大小、形状等方面,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得到肿块的长、宽、深度等三个方向的尺寸,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分析肿块的轮廓肿瘤的轮廓特征对于肿瘤的判断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肿瘤的轮廓清晰,表明肿瘤较为规则,可能是良性的;如果轮廓模糊或者有凹凸不平的情况,可能是恶性的。
分析坏死、出血和钙化的情况经常在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肿瘤坏死、出血和钙化等特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肿瘤坏死、出血和钙化等特征,通常表明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分析肿瘤的血流状态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超声检查中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之一。
血流异常的情况往往可以反映肿瘤的性质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等手段来进行检测。
结论通过对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肾细胞癌表现为高回声质地均匀的肿块;•肿瘤具有中央坏死、出血和钙化等特征;•肿瘤内血流增加,血流状况异常;•超声检查需要结合综合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
超声在肾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诱导 血管生成 的活性物质 ,其血管生成缓 慢 ,而恶性 肿瘤 自身 可产 生多种活 性物质 ,诱导 生成大量 的新生血管 ,由于血管 生
成较 快 ,缺乏 弹力纤维 ,致 使动静脉瘘 形成等 ,供血 血管 内的 呈 圆形或椭 圆形 ,较小 肿瘤不 引起 肾脏形 态改变 ,较 大肿瘤则 流速 增快 ,流量增 加 ,血供 丰富 ,以适应恶 性肿瘤快 速生长 的 常向肾外突起 。肿瘤 内部 回声 与大小有关 : < 3 a m小 肾癌一般呈 需要 , 此为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诊断肿瘤 良、 恶性 的病理学依据 。 高 回声 结节 ,4 ~ 5 e m肾癌呈 中等 回声 结节 ,> 6 e m 肾癌 多呈不 1 . 2 . 2 应 用彩色 多普勒 血流显像 ( C D F I 1 检测对 肾癌 的诊断具 均质低 回声或混合 回声 团块 ,这是 由于肿 瘤 内部 出血或坏死所 有 重要意义 ,肾癌病灶 内部及周边 常显示较 丰富血流信号 ,且
的趋 势 , 目前 的环境 因素可能是 原因之一 ,目前随着人 们对健 感明显,并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内部回声强度多为稍高回声,
为腰痛 、血 尿 、腹部肿 块 ,预后差 。因此 肾癌 的早期诊 断及早 构基 础。而小 肾癌 的 内部 回声 强弱 ,与肿 瘤 内部细胞 成分与 间 肾肿瘤 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 多种 ,因价廉 、方便 、无辐射 、 诊 断快 速等诸多优 点 ,超声 已成为 目前类型 ,约占肾细胞癌的 l %~ 4 %,易与复杂肾囊肿混淆 闭 。复 杂肾囊肿 的囊壁较薄 ,一般小于 1 一 ,内部分隔相对薄而均匀 ,
种诊 断方法 ,并 成为 肾肿瘤 诊断 的首选方法 。随着超声 成像
技术 的不断进 步及超声新技 术 的应用 ,超声可 清晰显示 肾脏 内
肾脏肿瘤的超声诊断进展

肾癌内 以线状及树状血流信号 、 以环状血流信号 为多 ; 周边 肾柱 良性肥大 者 , 内部以星状血 流信号 、 周边 以线 状血流 信号居 多 , C A诊 断 小 肾癌 符 合 率 为 8 % J 肾 癌 的 血 供 较 丰 富 . P 57 。
4 彩 色 多蕾 勒 能量 图f P l C A
癌; 据癌 细胞的排 列构型又有 肾腺癌 和肾乳头状 腺癌之分 ; 肾实 质的 良性肿瘤 以血 管平 滑肌脂肪瘤 ( 又称错构瘤 ) 多见 。肾盂 较 肿瘤 最常见 的为移行 细胞癌 , 其它恶 性肿瘤 如鳞 癌 、 腺癌也可发
生 , 肾盂 良性 肿瘤少见 。 但 1 二维超 声 【D S 2U ) 2U D S肾肿 瘤 回声特征 () 1肾癌 : 肾实质 内类 圆形或椭圆形
5 三雏成像 fDVe 3 i w}
3 i D Ve w又称三 直角成像 和三 正交 成像 ( Ot 3r  ̄
Ve ) iw ,
简称 自动三位 ( u D 。大容量 快速运 算 的计 算机 系统 和获 At3 ) o 得连续完整的系列 超声 图象信息 的探测装 置 , 是三 维超声 成像 的两个基本条件 。3 D图像 可显示二维 图像 的常规切 面 ( 、 、 纵 横 斜切 ) 图像 , 更能显示二维不 能显示 的冠状 切面 , 动态连 续 的 可 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图像。3 D超声成像技 术有 表面成 像技术 、 磁 场空闻定位 自由扫查技术 、 明成像技术 , 透 能显示实质性脏 器内 部感兴趣部分的空 间位置 关 系。透 明成 像 以其算 法不 同分 为 : 最小 回声模 式 、 最大 回声模式 、 X线模 式及这 几种模 式形成 的混 台模 式 。3 D图像形象直观 , 立体感 强 ,D超声 戚像 可从 多角 3 度显示肿块形态特 征。 6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cD C A} 3 -P 3) P 1C A即三维超声成像 技 术 (D 与彩 色 多普勒 能量 技 术 - 3) ( P 相结合 , C A) 可实现对实质 性脏 器 内及病变 内血管结构 的三维 重建, 开创 了三维超声 成像新的研 究领域 。3 -P D C A包 括三 种方 法 , 多切面 成像 ( u se) 最 大强 度透 射 ( am l t sy 即: m lle、 i fi m x a i e i m nnt ∞d 、 眦)和表面成像 ( r c n e , 中后两 种显示大血 管 内 sf er dr 其 ua e ) 血流较有意义 , 多切面成像用 于估计微循环 三维成像技术 虽未 标准化 , 型的 3 -P 但典 DC A图像是对受 检部位进行 间隔 0 3 10 . m m多切面扫查 , 获得 1 ~ 5 ∞ 20幅图像 , 历经 l 3 , 5 0s以上 图像 依次储 存于微机 内, 经微机 内软 件系统处理至重 建完毕 . 重建 时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肾恶性肿瘤诊断的比较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肾恶性肿瘤诊断的比较项晓俊【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2)13【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 对肾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 年1 月~ 2012年3 月接受手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肾恶性肿瘤患者32 例,对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 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相关指标(回声不均、无回声或无增强区、假包膜、血管丰富或血流抱球型)显示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造影、增强CT 诊断肾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声造影与增强CT 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了肾恶性肿瘤内组织的显示率,超声造影及增强CT 诊断肾恶性肿瘤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2页(P103-104)【作者】项晓俊【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相关文献】1.观察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闫凯;高燕华2.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罗远忠3.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肾恶性肿瘤诊断的比较 [J], 张义侠;王学梅;王毅;陈波4.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J], 张仲一;吴薇;严昆;杨薇;高文;丛悦;武金玉;陈敏华5.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及增强CT对弥漫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J], 覃夏川;刘学彬;马果丰;杨姣;蒋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回声和肾皮质相连续,相互之间无明显分界。 CDFI无血管绕行,肾内血管直接穿行于肾柱中, 而肾癌横断面上与肾皮质有较明显的分界,有明显 的球形感,可见血管绕行。b肾叶畸形,有的肾脏 异常分叶使肾轮廓局部隆起,常见于左肾中部及下 极外侧,严重者为融合不全,隆起范围有的较大, 表面可见分叶切迹,内侧有较大的分叶沟,但与肾 皮质回声无分界,无肿瘤构形。CDFI血管走行正 常,分叶性代偿性肥大常发生于肾脓肿、肾结核、 肾外伤等治愈后广泛瘢痕形成的肾脏,声像图见肾 的其它部分回声杂乱,无肾实质回声。c肾脓肿, 临床较少见,有明显的化脓性感染病史,早期肾脓 肿声像图表现为肾外形较为丰满,其内可见边缘不 规则,
肾癌多见于50-60岁的成人,儿童很少发 生。大多发于一侧,少数为双侧。肿瘤直 径自2-3cm至30cm不等。以往外科切除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肿瘤直径为5-10cm,自开展影像诊断以来, 常有2-3cm的肿瘤被发现切除。肿瘤有假包 膜,切面上肿瘤呈实质分叶状,颜色多样, 以黄色为多见,大的肿瘤中心部有灶性液 化坏死和囊腔形成,偶含有钙化物质,肿 瘤侵入肾盂、肾盏出现血尿,也有穿破肾 包膜侵及肾周组织。肾癌的转移途径主要 为血行转移,有侵入肾静脉形成癌栓的明 显倾向,继而播散至肺和骨。偶有转移到 肾的淋巴结或直接浸润至肾周组织。早期 肾癌不出现症状,无痛性肉眼血尿往往是 最早的信号。生长在肾的周边部或向外发
4、鉴别诊断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肾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明显,
肾形态失常、肾实质内实性占位、肾窦及
血管受压为其超声诊断的三要素。只要我
们操作中仔细观察,多方位、多切面扫查, 并结合临床资料,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 断,但要和以下几种情况相鉴别:a肾柱 肥大,为先天性变异,中部及肾上极肾柱 肥大较常见。在肾纵轴断面上,肥大的肾 柱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酷似肾肿瘤 回声,但仔细观察肾柱和肾窦分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横断面上肾柱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横纹肌肉瘤、肾血管肉瘤等均较少见。肾 实质的良性肿瘤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血管瘤、肾纤维瘤、肾腺瘤等均较少见, 其中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多被发现。
肾盂肿瘤主要为移行上皮乳头状癌,腺 癌较少见。
肾细胞癌根据所含细胞成份不同分为透 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及未分化型三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本文报告25例肾恶性肿 瘤的超声诊断,旨在分析肾恶 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 讨超声对肾恶性肿瘤临床应用 价值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73 岁,平均年龄52岁。使用仪器HP5500, 凸阵探头,频率3.5MHZ,按常规对肾脏 反复进行扫查,采用仰卧位,俯卧位, 侧卧位。25例均手术后病理检查或穿刺 组织活检证实,在25例中以血尿为主就 诊19例,以腹部包块就诊2例(儿童), 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4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现有不规则的略低回声团块,彩超显示,血 管内血流充盈缺损,为肿瘤血行转移所至, 5例发现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为淋巴 转移。 2.4 肾恶性肿瘤的彩色血流图像异常。25 例均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为:a抱球型: 沿肿瘤周边彩色血流丰富。肿瘤内部有散在 点状或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本组约占7例。 b星点型:肿瘤周边血流不多,不呈抱球状, 仅瘤体内部有少数星点状血流信号,本组约 占9例。c丰富血流型:肿瘤内部血流丰富,
资料仅供参考,不Βιβλιοθήκη 之处,请联系改正。展的癌肿,出现血尿很晚,甚至不出现血 尿,往往不被及时发现。晚期肾癌有发热、 恶液质等症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肾癌分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 Ⅱ期:肿瘤穿破肾包膜侵犯肾周脂肪,但 局在肾周筋膜内; Ⅲ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局部淋巴结,有 或无下腔静脉、肾周围脂肪受累; Ⅳ期: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当脓肿形成时呈无 回声区,其内可见有稀疏分布的点状回声, 面肾癌边界大多较清楚,较小肿瘤内部一 般不发生出血、坏死、液化,故常表现为 低、中等回声实性包块,并不出现无回声 区,易和脓肿鉴别,但较大肿瘤内部坏死、 液化并出现无回声区,则不易和脓肿鉴别, 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剌活检,以明确诊 断。d肾囊肿:有的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 匀,呈很弱的回声,酷似囊肿,而有的出 血性肾囊肿或囊肿合并感染者又酷似肾实 质肿瘤回声,此时鉴别困难。通常肾癌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彩色多谱勒能量图呈丝球盘曲彩色血流,本 组约占3例。d少血流型:肿块内部血流甚 少,本组约占6例。综合本组检查可见丰富 血流型较少见。一般在小肿瘤内有时可见前 两者情况,常见于中等大小的低回声肿瘤, 大肿瘤因内部出现坏死等原因,肿瘤内部血 流较少,边界血流也不丰富。 3、讨论 肾肿瘤分为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两大类, 90%以上为恶性,在肾实质肿瘤中,最常见 的在成人为肾细胞癌,在儿童为肾母细胞瘤, 其它恶性肿瘤有肾纤维瘤、肾脂肪肉瘤、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结果
25例均为单侧发病,右侧16例,左侧9例, 患侧伴肾积水、输尿管癌栓5例,肾静脉、 下腔静脉癌栓2例,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 肿大5例。其声像图特征表现为: 2.1 肾脏轮廓失常。只有2例在体检中发现 肾肿瘤相对较小,在2.5-3.0cm之间,肾脏 轮廓局部轻度突起外,其余23例,肿瘤较 大,在3-8cm之间,肾体积增大、形态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肾脏轮廓局部突起明显,表面不光整。 2.2 肾实质内包块、肾窦受压。在25例中 肾实质内均出现实性不均质回声团,呈园 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晰,包 块后部回声衰减,包块内可见强弱不等的 回声相混杂,有3例包块内可见坏死液化暗 区,肾窦均有不同程度受压,出凹陷或中 断,5例伴有肾积水,肾盂肾盏扩张,同侧 输尿管内可见癌栓。 2.3 肾周血管及淋巴结的异常改变。有2例 较晚期肾癌患者在肾静脉、下腔静脉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