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_______“学、教、练、改”教学模式探究回顾与反思

邻水县柑子职业技术学校刘朝明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问题。我校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探索出“学、教、练、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品教学,实践探究,有效课堂

一、背景:

长期以来,沉闷、无聊、空洞、说教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代名词。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听,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思品不积极;另一方面,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教学效果不满意,最终导致思想品德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充分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也没有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照本宣科讲教材、学生读教材、背教材,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将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无序的知识硬塞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负担重而收效微,结果只能是学生学习思品的不积极。而且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益也必然受损。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动起来,把学落到实处,杜绝“照本宣科”现象。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点改革目标之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从以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即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2010年来,我们教研组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仅就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谈谈粗浅认识。

二、主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感悟。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我校目前学生状况、教学实际,提出“学、教、练、改”的课堂改革新模式,我们的理念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三、案例:

课题:哭泣的自然(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授课者:陈利

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了解自然资源枯竭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表现及其严重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在日常

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

紧迫感和使命感。

教学的重难点都确定为: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危害。

下面看看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

(一)多媒体展示一组雾霾天气、沙尘暴景象

导入紧扣课题,紧扣社会热点,紧扣学生生活实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状况。

2、知道资源枯竭的具体表现。

4、体会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的程度。

5、知道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的具体表现。

这里要说明的是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而言,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而言,一堂课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三)自学指导,陈老师是这样指导的:

1、本课内容相对较多,注意把握每段的中心语句

2、以学习目标为线索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其中大字细读,小字快读

3、阅读课本7--15页把握资源与环境的具体情况

4、注意联系自身实际思考书中的相关问答题

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学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从课堂上可以看出完全是独立看书、笔记,而且是默读,整个课堂非常安静。

第三个环节教师教

陈老师提出了六个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1、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状况?

2、资源枯竭的具体表现?

3、资源枯竭有什么危害?

4、通过对比,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的程度怎样?

5、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6、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的具体表现?

7、人类与自然应怎样相处?

这个环节虽说是教师教,不如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整个课堂与上一个环节形成鲜明的对比,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设计上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回答问题,小组之间是竞争,小组内是合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小组表现最优秀。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训练

要求学生在课堂内独立完成。这时又进入了安静的状态。训练的题难易适度,题型多样。这里就不把题列举出来了。

第五个环节是交流、改错。

进入这个环节,安静的课堂又热闹起来了,甚至为了一个答案争得面红耳赤,互不认输。

四、案例反思:

纵观整个这节课,我们看出课堂气氛由热烈到安静在到热烈,几次反复,学生学习的激情是高涨的,学习的效果是好的,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导为辅的定位是准确的。通过这节课我们有如下反思。

一、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

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就要从教师观念上进行彻底变革,变革的焦点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本身,要树立起“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

要变革学习方式,必须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观,把握学生的异同点,要清楚地了解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所做出的个性化的选择,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发展,不断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质上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由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课堂的主宰者,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的学习的“合作伙伴”。

二、转变学习方式意味着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自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