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选修教学大纲32学时

合集下载

大学专业游泳教学大纲

大学专业游泳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大学专业游泳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大学体育专业中游泳课程的教学方案。

本教学大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提高他们的游泳能力。

本文将从游泳的重要性、专业游泳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学大纲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游泳的重要性1. 游泳对健康的益处-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对身体的各个系统都有益处。

- 游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增强肌肉力量。

- 游泳对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减轻压力、促进睡眠等有积极作用。

2. 游泳对心理的影响- 游泳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提升心情。

- 游泳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有助于提高自信和自尊心。

3. 游泳对社交的重要性- 游泳是一项普遍的运动项目,通过参与游泳,可以结交新朋友,扩展社交圈子。

二、专业游泳教学的意义1. 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 专业游泳教学大纲的制定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游泳技能的机会。

- 学生可以通过专业游泳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和技巧。

2.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专业游泳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游泳技术基础。

- 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游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游泳水平。

3. 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游泳教学大纲鼓励学生参加游泳比赛,培养他们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比赛经验的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泳能力,并增加他们对游泳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大纲的设计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 提高学生的游泳速度和耐力。

- 培养学生的水上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 游泳基本姿势和呼吸技巧的训练。

- 游泳四种基本泳姿的学习与提高。

- 游泳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 游泳比赛的策略和技巧。

- 水上安全知识的教育。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个别和小组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利用游戏和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大纲的实施1. 教学环境- 提供安全和清洁的游泳场地。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体育IV课程代码:19ACT001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32实践学时:32 学分:2选修课程:体育科学锻炼的方法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开课院部:体育部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的:是指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学生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上均得发展。

具体目的应体现在:1.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发展身体和增进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的能力。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2.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平等、信任、包容、互相依赖、勇敢、创造、理性、追求美等价值观念。

在和谐、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共同活动和同场竞技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及共同发展,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锻炼计划。

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预防和处置方法。

体育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体育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体育实践课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全体学生课程学时:32学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体育基础知识1. 体育的基本概念、功能与价值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4. 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第二部分:体育技能教学1. 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攀登、爬越等2. 球类运动技能:篮球、足球、排球等3. 球拍类运动技能: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4. 武术与健身技能: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5. 水上运动技能:游泳、跳水、赛艇等第三部分: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1. 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2. 各类体育竞赛的裁判方法3.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第四部分:体育实践活动1. 校园运动会2. 体育节3. 课外体育活动4. 社会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概念、功能与价值等。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运动技能。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运动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5.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体育基础知识教学第5-8周: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第9-12周:球类运动技能教学第13-16周:球拍类运动技能教学第17-20周:武术与健身技能教学第21-24周:水上运动技能教学第25-28周: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教学第29-32周:体育实践活动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2. 期末考试:30%3. 体育技能测试:30%4. 体育实践活动:20%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体育教程》2. 教学参考书:《体育学概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3. 教学课件4. 体育设施: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wimming College PE课程编号:0000011-0000012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学分:2 学时:64面向对象: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建生,谢伦立. 大学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谢伦立,刘振卿游泳课堂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1月一、课程简介游泳课程是北京工业大学开设的体育必修课,采用分层次教学,实践教学按学生的游泳水平,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初级班学习和掌握蛙泳、仰泳技术;提高班掌握蛙泳、仰泳技术、自由泳技术、介绍蝶泳技术。

理论教学介绍各项游泳基本技术,学习运动保健与运动损伤的预防理论,学习和掌握游泳救生常识和游泳竞赛规则。

本课程主要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意识,发掘学生对游泳运动产生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通过游泳课的学习和游泳锻炼,人类更加适应生存环境,同时,具有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健美形体和护肤的作用。

游泳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项技能,老少皆宜,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

二、课程地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地位:游泳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项技能,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

课程教学目标:游泳课具体教学目标是(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顺利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各项测试。

(2)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理论水平。

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课外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3)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加强游泳课的组织性保证课堂安全。

(4)引导、鼓励学生练习,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信心。

(5)教学中采用从分解到配合、陆上到水中、循序渐进原则始终贯穿每次课。

(6)通过救生常识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游泳不仅能自救,还能救人。

大学体育实践教学大纲(3篇)

大学体育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体育保健、运动生理、运动营养等。

- 了解各种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及技巧。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健康目标:-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增强学生的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理论:- 体育保健知识-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2. 运动项目实践:-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健身运动:健美操、瑜伽、武术、跆拳道等- 水上运动:游泳、跳水、皮划艇等- 体能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3. 运动技能与技巧:- 球类运动的基本技巧和战术- 健身运动的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 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4. 体育竞赛与组织:- 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方法- 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体育社团的管理与运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 示范法:- 教师或专业运动员示范运动技巧,使学生直观学习。

3.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4. 游戏法:- 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5. 竞赛法:- 组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6. 讨论法:- 鼓励学生讨论体育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 组织学生进行体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 准备教学器材和场地。

2. 实施阶段:- 讲解理论知识,示范运动技巧。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组织体育游戏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3. 总结阶段:- 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教学效果。

- 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三月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三月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三月游泳课程教学大纲游泳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游泳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游泳是人体在水的特定环境中,凭借自身肢体的动作与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的一项周期性运动。

游泳是一项基本的实用技能,游泳锻炼身体的意义与价值突出,对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优良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的一项锻炼和生存的技能。

通过游泳教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了解安全卫生常识和竞赛规则等。

本教学课程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游泳教学课,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和爱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参与游泳运动,发展身体素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学习和掌握蛙泳、爬泳、仰泳、蝶泳的腿、手及配合游的技术动作;学习混合泳;学会踩水动作及各种实用游泳技术;并学习转身和出发技术。

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全面发展有氧耐力及全身的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等素质。

3(使学生了解游泳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主要竞赛规则。

提高观赏能力。

了解游泳的安全卫生和救护知识。

1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初级班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必须让学生克服怕水心理。

(2)让学生学会在水中吐气,水上吸气。

2( 难点:(1)蛙泳腿的翻脚掌动作,学生不易掌握,原因有概念不清,收腿动作过大等。

(2)抬头吸不到气,原因有在水中吐气不完全,动作过于紧张,手臂划水过快或不完全等。

(3)蛙泳完整配合游手、腿和呼吸动作时间易紊乱,要求掌握好节奏。

(4)爬泳腿打水不前进,原因有膝关节过弯,向下打水的幅度不够等。

(5)爬泳手臂动作,入水后要高肘抱水,推完水后要提肘,手臂经空中入水.(6)爬泳转头吸气.(二) 提高班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在水中的身体姿势,要求学生身体保持适度的紧张,使身体呈流线型姿势。

2难点: (1)仰泳腿踢水不前进,髋关节没有打开,膝关节过弯或过直。

(2)游仰泳时鼻子易呛水,原因有头过于后仰,头的位置低;嘴总闭着等。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类型:选修总学时:32 学分: 2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解剖学后续课程: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执笔人:李广文审核人:一、课程目标(一)理解基本训练原理与方法(二)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三)有较强的训练指导实践能力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动作模拟、新媒体沟通学习三、教材和参考用书(一)使用教材:《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二)参考用书:其他版本《运动训练学》四、实践、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五、考试、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本门课满分为100分,考察方式采用题库闭卷考试,作业成绩占30%,考勤10%。

(二)考核要求:1.要布置和检查各章节的思考题,作业题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2.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论(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以关键名词为逻辑的整个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教学具体内容]运动训练、训练学、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构成要素第一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2学时)第二节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1学时)第三节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1学时)[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2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竞技能力三大规律、训练原则体系[教学具体内容]规律、训练原则的历史演变、四大协同原则的释义、科学基础、训练要点。

第一节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表现的基本规律(1学时)第二节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0.5学时)第三节第三、四、五、六节:四大训练原则(0.5学时)[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训练(8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体能与技能的训练[教学具体内容]体能之力量、速度、耐力等的训练方法,技术的训练方法手段。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使用教材:《游泳运动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年月
教学参考资料:①《现代游泳技术教程》李文静、温宇红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月
②《游泳学练问答》李文静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课程简介:游泳运动是体育科学的一门专业理论和技术,也是体育院系学生的一门重要技术技能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水的特殊环境中的运动技能,学习游泳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有关游泳教学、竞赛裁判、水上救护等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处理和解决技术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具有进行游泳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游泳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的基础知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游泳运动概况
游泳的意义;游泳的安全卫生常识;各项游泳技术特点。
讲解法

竞赛裁判与教学
游泳竞赛的组织与裁判;、群众游泳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讲解法

合计:
实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重点与难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
4实践教学进程表周次实验项目名称学时重点与难点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教学方式3熟悉水性2重点漂浮和呼吸难点呼吸水下吐气技能传授水中练习4学习蛙泳腿2重点蛙泳翻脚难点快慢节奏示范法练习法水中练习5复习蛙泳腿2重点蛙泳翻脚难点快慢节奏练习法水中练习6学习腿跟呼吸2重点抬头呼吸难点腿跟呼吸的配合讲解法水中练习7学习蛙泳划手2重点蛙泳臂划水路线难点快慢节奏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8蛙划手与呼吸2重点手与呼吸配合难点呼吸的时机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9蛙泳完整配合2重点完整配合手腿节奏难点呼吸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10学习爬泳腿2重点爬泳腿动作掌握难点脚踝和屈膝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11复习爬泳腿2重点腿部发力点难点脚踝和屈膝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12学习爬泳臂与呼吸2重点手臂技术难点呼吸的时机讲解法示范法水中练习13爬泳完整配合2重点手脚协调难点呼吸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14学习出发转身2重点水中滚翻难点呼吸示范法练习法水中练习15水中游戏2游戏法水中练习16了解救生常识2重点了解救生常识难点实践练习讲解法练习法水中练习17技术考核2考核18技术考核2考试合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选修课教学大纲
游泳教研室
二00九年十一月
《游泳》课程选修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前进的技能活动。

(二)编写依据
本大纲根据体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及我院运动训练教学计划制订,是我院游泳教师进行游泳选教学工作的依据。

(三)目的任务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体育专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级学校体育师资和新型的专门人才。

2、结合游泳教学特点,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风格及勇敢、顽强、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为“四化”而勤学苦练的良好学风。

3、使学生掌握从熟悉水性到蛙泳姿势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指导课外游泳活动的开展。

(四)课程编码及适应专业 课程编码:30000072
本课程适用于新闻、广播、公共管理等选修课专业。

(五)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数32学时,2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数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2学期
备注
技术 28学时 考核 2学时 机动 2学时
总计
32学时




分 配 类

(二)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第二学期 备注 熟悉水性 各种水中游泳、呼吸练习 4学时
蛙泳技术 蛙泳腿
14学时
蛙泳臂(臂与呼吸) 蛙泳完整配合
介绍爬泳 爬泳技术基本规则及动作概念 2学时 介绍蛙泳 仰泳技术基本规则及动作概念 2学时 实用游泳
抬头爬泳、侧泳、潜泳、反蛙泳、踩水 2学时
水上救生及现场
急救
间接救生
4学时
直接救生 现场急救 自我救生
总计 28学时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技术课教学内容 1、熟悉水性的教学
技术点:水中行走跳跃、呼吸、浮体与站立。

2、蛙泳技术的教学
技术点:蛙泳的身体姿势、蛙泳腿、蛙泳臂、蛙泳臂与呼吸的配合、蛙泳完整技术动作。

3、仰泳技术的教学(介绍)
技术点:仰泳的身体姿势、仰泳腿、仰泳臂、仰泳臂与呼吸的配合、仰泳完整技术动作。

4、爬泳技术的教学(介绍)
技术点:爬泳的身体姿势、爬泳腿、爬泳臂、爬泳臂与呼吸的配合、爬泳完整技术动作。

5、实用游泳技术的教学
技术点:抬头爬泳、侧泳、反蛙泳、踩水、潜泳,各种技术的身体姿势、腿、臂、完整配合技术动作。

6、水上救生和现场急救的教学
技术点:间接赴救、直接赴救、心肺复苏术。

四、考核
考核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全面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考核,认真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技评
蛙泳技评:男生连续游完50米;女生连续游完25米。

技评评分标准
优(90-100分)臂、腿动作正确、完整配合协调、节奏合理
良(80-89分)臂、腿动作正确、完整配合协调、节奏较合理
中(70-79分)臂、腿动作正确、完整配合较协调、节奏较合理
及格(60-69分)臂、腿动作基本正确、完整配合基本协调、节奏勉强合符技术要求
不及格:臂、腿动作不正确、完整配合不协调、节奏紊乱,有明显错误
2、技能
出勤情况。

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三次无故旷课,成绩零分。

3、考核要求
如教学技能不及格,教师可布置有关教学技能的笔试作业,并依完成作业情况,给予补考成绩。

4、成绩的计算
学生总成绩=达标70%+技能30%
五、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游泳运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游泳教材小组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二)《水上救生》中国救生协会审定2001年4月
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
2010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