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主要症状:脘腹痞满或坠胀,嗳气不舒,纳差,乏力。

次要症状: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畏冷,消瘦。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年女性及中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瘦长体形患者、经产妇及慢性病患者,治疗疗程长,难度大。

根据病史、症状、体形及影像学检查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多发生于瘦长体形,经产妇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等。

(2)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嗳气,厌食,便秘,腹痛。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亦可出现站立性晕厥、低血压、乏力、头晕等“循环无力症”的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

(3)肋下角常小于90°;站立时触及较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振水声;以双手托扶下腹部,往上则上腹坠胀减轻;可触及下垂的肝、脾、肾等脏器。

(4)X 线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小弯角切迹、胃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呈长钩形或无张力型,上窄下宽,胃体与胃窦靠近,胃角变锐。胃的位置及张力均低,整个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陷证: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肛门重坠,或脱肛,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眩晕。舌淡,脉弱。

2.脾虚阴损证:脘腹坠胀,胃脘痞闷,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3.脾肾阳虚证:脘腹坠胀,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神疲乏力,腰酸。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气升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炙甘草、柴胡、升麻、枳壳、陈皮、桔梗等。

中成药:补中益气颗粒、香砂六君子丸等。

2.脾虚阴损证

治法:补脾益胃。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汤加减。太子参、生黄芪、山药、玉竹、麦冬、石斛、佛手、桔梗、炙甘草等。

中成药: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等。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干姜、桂枝、附子等。

中成药: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

本病除上述证型外,常兼有肝郁、气滞、血瘀、食积、湿热等。肝郁气滞加柴胡、绿萼梅、厚朴、苏梗;血瘀加丹参、赤芍、桃仁;食积加焦山楂、麦芽、谷芽、莱菔子、神曲;湿热加茵陈、豆蔻、黄连。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1)主证

脾虚气陷证:取穴:百会、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神阙等。方法:多用补法,可针灸并用或隔姜灸。

脾虚阴损证:取穴:中脘、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神阙、三阴交等。方法:多用补法,多针少灸。

脾肾阳虚证:取穴:脾俞、肾俞、中脘、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等。方法:多用补法,可针灸并用或隔附子饼、姜灸。

(2)兼证

肝郁证:配肝俞、太冲、三阴交等,宜平补平泻,多针少灸。

气滞证:配行间、章门、期门等,宜平补平泻,多针少灸。

血瘀证:配血海、膈俞等,宜平补平泻,针灸并用。

湿热证:配阴陵泉、曲池、合谷等,宜多用泻法,只针不灸。

食积证:配天枢、梁门、大横等,宜平补平泻,针灸并用。

2.耳针

(1)穴位:胃、脾、交感、神门、皮质下。

(2)方法:2~3穴/次,随证补泻。

3.穴位注射:取穴同针灸处方,每次选1~3穴。取黄芪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入1ml。

(三)特色疗法

1.药物敷贴疗法

功能:行气消胀

药物:用槟榔、莱菔子、枳实、厚朴、木香、大腹皮、香附等等份研粉而成。

方法:取适量以茶油搅拌成膏,外敷中脘穴或神厥穴。每日1~2次,1次贴8小时后取下,3天为1疗程。

禁忌:对药物过敏者、孕妇等。

2.穴位埋线疗法

功能: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方法:取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等穴。行常规穴位埋线,每次埋线1~3穴,2周1次。

禁忌: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孕妇;对羊肠线过敏者。

3.推拿疗法

方法:采用中强度的点、按、揉、震、颤等温补手法,选取中脘、天枢、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也可采用禅推法,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以鸠尾、中脘为重点操作穴位。然后循序往下腹部及小腹部,以脐周及天枢、气海为主。并用托法,医师将四指并拢,以指罗纹用力,根据胃缓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在中脘穴施以掌震法,再用摩法在腹部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时间约15分钟。

(四)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胃动力治疗仪、艾灸仪等。

(五)护理调摄

1.饮食调理:易消化饮食,根据病情确定进食的餐次,禁止暴饮暴食;发挥中医药的特色,提倡中药粥、汤等药膳,改善患者的体力和营养。

2.体育锻炼:依患者体质、年龄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腹肌张力,促使胃体回升。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

员会制定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年)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拟定。

1.中医症状评价方法

(l)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积分减少≥95%。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减少≥70%。

(3)有效:症状、体征减轻,积分减少≥30%。

(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30%。

2.疾病疗效评价方法

(l)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胃下垂程度改善2级以上者。

(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胃下垂程度改善1级以上者。

(3)有效:症状减轻,上消化道钡餐复查,胃角切迹回升>1cm者。

(4)无效:症状无变化,上消化道钡餐复查,胃角切迹未回升或下降者。

(二)评价方法

分别于初次就诊时及治疗结束时进行症状、X线钡餐造影检查等评价。同时治疗过程中每2周对症状进行评价。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根据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将胃下垂分为三度:轻度: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0~5.0cm;中度: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5.1~10.0cm;重度: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10.1cm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