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电子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以高职电子专业为例,分析目前工学结合形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电子专业工学结合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仅依靠在学校的学习,其知识与技能是不够完整和牢固的,而必须要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不断学习。
例如,高职学生的现代企业理念、职业的行为素养、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都要经过实际工作才能获得。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依托学校和企业这两个环境和资源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平台,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遵循“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相结合”原则,使学生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的环境中工作,把学习与工作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为例,分析高职电子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办法。
一、实施工学结合过程遇到的问题
(一)实习企业对开展工学结合并不积极。
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持积极的态度。
但是在一
些企业,特别是电子类企业对开展工学结合处于一种矛盾状态。
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开展工学结合来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不是熟练操作工人,短时间大量使用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支出,因为学生在操作中更容易出废品、更容易损坏机器。
如果没有明确长远的用工目标,没有政府或学校承担一部分成本,在当前企业以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策略为主导的格局下,加上劳动力市场的充裕,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向学校寻求开展工学结合。
另外,不少企业都担心学生会泄露其核心机密,或者担心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实习的学生比较防范,涉及技术的东西,都不能谈,更不用说让学生到这类岗位实习了。
所以学生的顶岗实习难以达到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
(二)缺乏与专业实习相配套的岗位。
电子类企业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有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调试、质量检验与管理、物流与设备管理等。
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企业更愿意提供给学生拧螺钉、焊接元件、装配外壳等一些低端的产品装配生产线上的岗位,通常这些岗位只需1~2天培训即可上岗,1周后即可达到熟练操作程度。
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如SMT操作、电子产品调试、维修等岗位,恰恰是电子专业学生需要实习的岗位,但由于这类岗位的培训时间长、产生废品率过高、损耗大,而实习的学生可能在刚刚掌握
操作技能以后就会离职,企业会为此付出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考虑到这些问题,企业往往不愿意提供高端的实习岗位。
(三)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难度大。
一个企业的员工是由不同专业的人员构成,其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不同的职能。
任何企业都无法容忍工学结合影响其正常经营,不可能向一个专业同时提供整建制班的工学结合岗位,实习学生只能分散到各个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岗位上。
而且即使有些不对口岗位,出于企业利益考虑,也会安排学生上岗,学校只能服从。
这样过于分散且不对口的实习,学校无法指导,也无法监督。
所以实习的管理难度很大,实习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顶岗实习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
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学生在交通、生产的人身安全也脱离学校的监控。
同时由于高职学生刚到企业时,完全是一个非熟练工人,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产品质量下降、延长生产周期、损坏企业设备等风险。
由于实习的学生本身是在校生,所以无论是学生人身事故还是生产事故,学校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现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风险的机制。
(五)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开展工学结合不衔接。
高职电子专业学生入学第一年主要是学习公共课程和诸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这类的专业基础课,之后是专业课程,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安排在三年级进行。
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习的梯度制定的,很少考虑顶岗实习课程的特点,也没有考虑时间节点和
课程内容的衔接。
由于产品生产是根据市场订单动态变化的,顶岗实习的企业能够接纳学生到厂实习的时间与计划安排的时间不一定衔接。
有很多时候,到了该实习的时间,企业却以没有订单为由,拒绝接纳学生进厂实习,使教学处于被动状态。
即使到了企业实习,原来实习计划制定的实习项目也不一定得到执行。
不少的电子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常采用两班12小时工作制。
不少的实习的学生同正式员工一样,除了每天8小时正常工作外,经常加班3个小时,每周只休息1天。
由于工作时间长,岗位不同且分散,实习的同学很难聚集在一起参加技术培训。
另外,出于降低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考虑,企业也不允许学生随意换岗。
学生往往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个月。
所以许多学生直到实习结束,也只掌握其所实习的岗位的技能,原来制定的实习任务无法完成。
(六)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在高职院校应用,一些家长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而且高职学生学制只有3年,外出工作半年缩短了学习时间,会影响学业,同时外出也不安全。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完成对口,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岗位,工作时间长且比较辛苦。
部分学生对工学结合有抵触情绪。
二、对策
(一)需要政府尽快出台一系列推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引导和
鼓励企业参加工学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西方有些国家政府规定,如果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学校培养学生,企业可以减免教育税。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税收政策,需要政府尽快出台,以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二)建立校企合作保证制度和长效机制。
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促进工学结合,提高办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学生就业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这些合作一般都建立在道义或友谊的基础上,没有制度或机制的保证。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没有利益均沾的基础,往往企业总是付出多,收获少。
这种不对称的合作,对双方都没有约束。
所以这类合作总体来说都是暂时的、局部的、片面的,受到各类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大。
只有妥善处理校企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合作才能长久。
通过组建电子教育集团合作理事会,让学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不失是一种好的办法。
学校与企业各方在理事会的框架下,签订协议,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一是企业可以把如电路板装配、检测等工艺相对简单的半产品订单放到学校的生产性实习工厂中完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学校与企业结成生产伙伴关系。
二是企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向学校开放包括高端岗位在内的所有的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学校可安排学生到对口的岗位实习。
三是学校提供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形成技术合作伙伴。
四是企业可以使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学校也可以使用企业的这些资源,还可进行教师、
工程师互派。
即企业派一个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而学校的教师则到企业,就在这位工程师的岗位上边实践边学习。
五是形成教育培训资源共享伙伴关系。
企业需要培训员工,学校需要培训教师,它们之间又因为各自具有一些资源而同时缺乏一些资源,从而形成互补关系。
这样一来,校企合作关系就很牢固了。
(三)修订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通过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讨,明确高职电子类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及必须学习的知识领域。
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设置专业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模块。
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习领域分解,将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等相关课程按照基于工作领域进行整合,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以岗位的工作内容或者工艺流程重新设计学习情境,确保学习的技能与企业要求相一致。
四是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以便于随时到企业顶岗实习都不会影响课程教学。
(四)加强校内生产性实习工厂建设,让其承担在企业实习难以完成的任务,充分发挥其在工学结合的作用。
校内生产性实习工厂既能进行产品生产,又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
在设施装备、工位方面,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生产要求进行设置。
例如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可配备元件成形机、插件装配线、波峰焊机、回流焊机、全自动插片机、老化箱以及检测仪器等。
在教师方面,与传统的师傅应该有所不同,实习场所的教师应该是懂技术的、懂得教学的现代技能型教师。
生产性实习工厂的生产订单由教育集团合作理事会成员单位提供。
所以,通过精心设计,可使校内生产性工厂在许多方面是企业的真实车间所无法取代的。
(五)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要加大对校外顶岗实习的宣传力度,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宣传工学结合的重要意义。
帮助学生及家长正确认识校内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岗位上的实践锻炼对学生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工学结合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要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校企双方有效的共管机制、工学结合的评估督导制度,避免学生实习期间的“放羊”效应和不安全因素出现,确保工学结合达到预期效果。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能实现高职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对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有益的举措。
尽管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我们相信,经过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努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郭苏华,隋明.职业教学产学结合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