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领域——自然美和社会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审美活动,也就是 超越实用功利的心态和眼光,在精神上进 到一种自由的境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尼亚加拉大瀑布 69
京都金阁寺
70
齐 白 石 : 《 虾 》
乌瑞德:《雏鸡》
中国古代画家很少画死物
钱选:《草虫图》(局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生”的哲学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 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所云不得 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 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 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 ——郑板桥
芙丽涅
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
《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
席 罗 姆 《 法 庭 上 的 芙 丽 涅 》
安格尔:《大宫女》
《瓦平松的浴女》
《泉》
人 物 美 人的风姿和风神
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声音笑貌表现出这个人内在的灵 魂美、精神美时,就形成一种风姿之美、风神之美。 魏晋人物品藻 美学的人物品藻
中国古人特别追求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
敦煌壁画中的生活场景
米勒《拾穗者》 59
民俗风情的美
民俗风情是重要的审美领域。因为这里包含有人生、 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隔帘遥听卖花声。 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四、自然美的意蕴
自然美的意蕴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 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 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 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张潮《幽梦影》
皱北 ,宋 四书 个法 字家 评米 太芾 湖用 石瘦 、 漏 、 透 、
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vs“生态整体主义”
“主观说”:
黑格尔:“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 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 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
“实践美学”: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通过劳动、技术去 改造自然事物”。 广义的“自然的人化”:“整个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第二编
审美领域 (美的存在领域)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世上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美 学 原 理
第三章
自然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自然美的性质 二、和自然美的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 三、自然美的发现 四、自然美的意蕴 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一、自然美的性质
归根到底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意象说: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 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 经是艺术品。”
朱光潜《谈美》:“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 学观点来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 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 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艺术化过,成为你的作品, 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
雅 典 娜
米 洛 的 维 纳 斯
掷 铁 饼 者
雅 典 娜
阿 波 罗 与 达 芙 妮
《诗经· 卫风· 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人物美
人 体 美 人体美是由形体、比例、曲 线、色彩等因素构成的一个 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 人体美的形式因素不能脱离 人的感性生命的整体,也不 能脱离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 环境和人的精神生活。人体 的形式之美最终显示为感性 生命之美。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黑格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 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 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 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 少。” “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 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 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 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 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 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 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 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 包涵在心灵里。”
罗斯金:“我 从来没有见过 一座希腊女神 的雕像比得上 一位血色鲜丽 的英国姑娘一 半美。”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自然美是“胸中之竹”,艺术美就是“手中之 竹”。它们都有赖于人的意识的发现、照亮和创 造。就它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不开人的创造, 都显现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来说,它们并没有谁高 谁低之分。
是否所有的自然物(自然风景) 都是美的?
是否所有的自然物(自然风景)都是美的
“肯定美学”的观点:
哈格若夫:
“自然是美的,而且不具备任何负面的审美价值。”
“自然总是美的,自然从来都不丑。”
是否所有的自然物(自然风景)都是美的
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活动。 自然物的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大卫:《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局部)
日 常 生 活 的 美 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关照日常生活, 它们就会展示出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
日常生活的美,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生活 的氛围给人的美感。这种氛围,犹如玫瑰园中的 芳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 而且往往沁入你的心灵最深处。
日常生活的美
春 节 与 圣 诞 节
泼水节
西班牙西红柿节
世 界 各 地 的 狂 欢 节
世界各地狂欢节 66
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 休闲的本质和价 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 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有了这种情趣和 快意,“玩”就成了 一种高级审美活动, 在“玩”的活动中, 玩家就能体验到一个 意象世界,从而获得 审美感兴、审美享受。
自然美的性质:美是什么
美学史上的几种看法: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客观说”:
赫尔德:“美的对象是被置于一个上升的阶梯 之上的:从轮廓、颜色和声调,从光、声音到 花朵、水、海洋、鸟、地上的动物到人。”
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 价值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意象说”:
美不是自然物的客观物理属性,美是人与
自然的沟通和契合而形成的意象世界,因而它
必然受历史的、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
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活动的具体情 境的影响,必然包含审美的价值内涵。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宗白华:“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 心灵的映照,是无所谓美的。”
库 因 芝 : 第 聂 伯 河 上 的 月 夜
三、自然美的发现
自然美的发现:
美是历史的产物,对自然美的发现是一个过程。
在西方,自然美的发现 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在中国,自然美的发 现开始于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是强烈、矛盾、热 情浓于生命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
《世说新语》
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容止》 王恭----- 濯濯如春月柳 夏候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看杀卫玠
“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墙。” —《晋书·卫玠传》
人 物 美
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
人物美的这个层面,包含有更丰富的 历史的内涵和人生的意蕴,也更能引发欣 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
我 见 青 山 多 妩 媚 , 料 青 山 见 我 应 如 是 。
丰 子 恺 :
自然美是什么?
自然美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 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二、和自然美的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
1. 是否所有的自然物(自然风景)都是美的? 2. 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价值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3.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生”的哲学
“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 天所说的“生态美”。
第四章
社会美
美 学 原 理
目
录
一、人物美 二、日常生活的美 三、民俗风情的美
四、节庆狂欢
五、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
人物美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1. 人体美
2. 人的风姿和风神
3. 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
节 庆 狂 欢
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 在这种状态中,不仅人和人融为一体,而且 人和自然也融为一体。
节 庆 狂 欢
这种形式超越了世俗的等级制 度、等级观念以及各种特权、 禁令,也就超越了日常生活这 种种局限和框架,现实了生活 的本身面目,或者说回到了生 活本身,回到本真的生活世界。
中世纪的世界观宣称超越尘世的灵魂是生 活的最高概念和唯一的目的,而肉体不过是灵 魂的短暂的躯壳。
文艺复兴时代与之完全相反。它以新兴阶 级为代表,提出了健康的、充满力量的一整套 观念与中世纪的观念相对抗。“文艺复兴时代 重新发现了人的肉体。” ——爱德华· 傅克斯《欧洲风化史》
达 芬 奇 : 《 利 塔 的 圣 母 》
“美丽的胸乳在文艺复兴时 代享有最高荣誉。”
雷 尼 : 《 慈 爱 》 局 部
“已经哺育了生命的乳房最 叫男人动心。因此画家才那 么热衷于描绘哺婴的圣母。”
罗 丹 : 达 娜 伊 德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帖
自然美的发现:
美是历史的产物,对自然美的发现是一个过程。
“王羲之的《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 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 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真能代表晋人这 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群籁虽 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 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显露新的灵 魂、新的生命。 “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我们的胸 襟像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 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 ——宗白华
“因为人类太精明于自己的利益了,因此我对人类 是悲观的。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它,使它屈 服。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 调整它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深怀感激之心地对待 它,我们本可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 ——E.B.怀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生”的哲学
“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之谓易。” ——《易传》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程颐: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朱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程颢:“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美是什么:美在意象
中国古人的“美在意象”: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庄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叶燮:“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 神明才慧而见。” “天地之生是山水也,其幽远奇
险,天地亦不能一一自剖其妙,自有此人之耳目手足 一历之,而山水之妙始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