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6课《猫》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 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 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2、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它们的 亡失或屈死,“我”的心情有些什么 变化?
(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并 完成下表。 )
第一、二、三只猫档案记录表:
来历
外貌
性情
在家中 的地位
结局
对我 的
影响
第一只
花白猫 (1—2)
从隔壁 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 带着泥土的白 雪球似的。
很活泼 宠 物
一缕 病死 酸辛
第二只 舅舅家
小黄猫 抱来的 (3—14)
浑身黄色的
更有趣 更活泼 会捉鼠
宠物
被一个 怅然
过路人
愤恨 诅咒
捉去了 路人
第三只 丑猫
(15—34)
张婶 毛色花白,并不 不活泼 好看,又很瘦, 忧郁
捡来的。 烧脱了好几块毛 懒惰 之后,样子更难 也不捉鼠 看了。
(4)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
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 一只黑猫,不是那只丑猫。
冤 案件定性: 案
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难过、自责、内疚。
• 2、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 (原文)
•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 苦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 你从这个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yōu yù
sè chàng
忧郁 污涩 怅然
quán
chéng
níng
蜷伏 惩戒 凝望

sǒng yǒng dīng zhǔ
诅骂 怂恿 叮嘱
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默读《猫》,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文章的 主要内容。 《猫》主要讲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三次得猫、养猫、失猫的经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 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它 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 那只丑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对黄鸟似乎特别注 意,常常跳在桌子 上,对鸟笼凝望着。
• 2、案发后的表现:
• 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 像还在吃着什么。
•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 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 得不够快意。
(2)“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 猫吃了芙蓉鸟?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 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 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 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 着什么。
讨论: (3)、以上证据是否确凿?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 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
此两句一前一后,前后呼应,是作者 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标志着“我” 思想感情受到的两次震撼。
• ①前一句表现的是当别人夺去自己所爱之物,伤害 了自己感情时而发自内心的气愤。
• ②后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 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 生命。抒发的是自己伤害了无辜,心里充满了内疚 和悔恨的感情。

1、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把握文章主 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2、揣摩学习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 哲理。 3、体会作者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善待动物、 爱护生命的观念。
现代作家、学者、翻 译家。福建省长乐县人。 1920年底,与茅盾、叶 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 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 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 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 郑振铎(1898—1958)《《儿小童说世 月界 报》 》, 。并主编
• 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 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 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 写另外两次呢?
铺垫
对比
(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
讨论

(1)、为什么写两只可 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只 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 生了什么可怕事件?
“芙蓉鸟事件”
重点品读(15-34段)
活动:小神探破案:《芙蓉鸟被害案》
理解作者,概括中心
选取文章出现的人或猫,诉说你想对他说的话。 参考句式:
“对于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对于作品中的“我”,我想说: 凡事不 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 实;对人对事不要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对于“第三只猫”,我想说:不受欢迎, 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因此要想免遭厄运, 需完善自我。
• 启示: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 平等公正;凡事不能主观臆测,妄 下断语,要弄清事实;要仁爱,要 同情弱小者。
1、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 3?0_34 ) 答: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 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 我的心。
2、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 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答:心理活动描写。抒 发了“我”愧疚、自责 之情。
• 3 、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 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 得多”?
答: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 “我”。“我”没有判断明白, 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 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 救的。
联系全文来谈谈 (1)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难过酸辛→怅然愤恨→后悔莫及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理解作者,概括中心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总结概括中心思想 的方法。
中心思考=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思想情感
示例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 方法。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我”家三次养猫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 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 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 愿意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 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你从这个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应当平等公正; 凡事不能以貌取人、主观臆断 、妄下 断语,要弄清事实。 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若有若 无,大 家不喜 欢,不 大注意 它。
被我 更难过
打伤
得多。 永不养
致死 猫。
理清线索,把握结构
对照表格内容,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 怎样划分,线索是什么?
明线:三次养猫的经历。 暗线:作者的情感线。 《猫》中我的感情变化:难过酸辛→ 怅然愤恨→后悔莫及。 文章由此分成三部分也是一目了然。
Baidu Nhomakorabea 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