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出 现 ,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 ,你就学 不到东西 ,也不能成功。”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 富兰)
宏观问题
政府对新课程改革重视问题 区域不平衡问题
投入问题
环境的支持问题
中观问题
课程评价问题 学校管理问题
校长
教师问题 课程资源问题
教师规划并在课堂上 实际实施的课程 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 程
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 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 (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实施 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 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 百科全书(课程卷)》,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 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研 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 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 施的种种因素。 ——施良方:《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做好系列的配套改革
加快教学评价制度改革 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3.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教师的培训问题 校本培训制度的建立
教师的培养问题 高师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
4.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多元教学目标≠淡化“双基”
既要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又要防止走
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探究性学习 要深刻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用教材教≠教教材
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加强校本教研
教学评价≠只评价教师的教
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
的学习上来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本质
问题思考: 教学过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参考教材P190~193)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史上出现过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派”
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的对立,都具有 片面性。 【教为主导】 ①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看,教师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 ②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看,教师的根本 任务是教好学生。 ③从教师的条件看,教师能起主导作用,教师 是比学生早学一步
第七章 源自文库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 课程实施
一、 课程实施的内涵与取向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 程 的 五 个 层 次
观念层次 的课程 社会层次 的课程 学校层次 的课程 教学层次 的课程 体验层次 的课程
由研究机构、学术团 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 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的课程计划规定
学校根据学校的特色和需要对社会 层次的课程进行选择和修改的课程
【学为主体】 ①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内容是客体,学生是主体; ②教学过程的内部矛盾看,教是外因,学是内 因; ③从认识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是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过程; ④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生成,创造性劳动的过 程。
(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 基础。 【注意】 1.要克服两种倾向: 2.要关注两种趋向:一是强调进入中 小学教学活动的间接经验必须是各学科的基本结 构,而不是众多互不联系的观念事实注重系统性。 二是强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扩大学生的直 接经验,注重体验。
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
特殊认识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发展说: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认识—发展说: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
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 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交往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活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师生知、 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
问题思考:课程实施就是教师的教
学吗?
(二)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1. 忠实观
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
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
过程中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
2. 相互适应观
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设计人员与课程实施者双
方同意进行修正调整,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确 保课程实施之成效的过程 相互调适取向倾向于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复杂 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而不是预期 目标与规划方案的线性演绎过程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影响较大
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
况。
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
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 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
课程实施含义的共识 尽管人们对课程实施的认识不一,但 至少在三个方面已形成共识: 1.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 诸实践的过程; 2.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编制好 的课程付诸实践; 3.课程实践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 的程度和影响课程实施的那些因素。
的程度也越大
(二)学校的特征
校长的角色
校长越是积极支持课程变革,课程实施的程度
就越大
教师
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生
(三)外部环境的特征
政府机构的力量 社区的支持 家庭的配合
三、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一)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关系】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 件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 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并非同步运行,一 一对应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智力发展会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又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动
3. 创生观
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
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课程是实践”。课程不是 被传递的教材或课表,不是理所当然的命令与 教条,而是需要加以质疑、批判、验证和改写 的假设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教师即课程”。
问题思考: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 应具有怎样的课程实施观?
三种取向的关系
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
实施的本质。 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 用。
课程创生取向则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
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 相互适应取向综合考虑了具体实践情境之外的专家所开发的课 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 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微观问题
教材问题:编写与使用 教学问题
学生学习问题
(二)新课程实施的对策
问题思考:你认为如何有效推进新课程实施?
1.正确处理课程实施中的关系
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与社会成员参与的关系 正确认识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处理好家长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正确对待学生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西方教育和心理学家对教学过程本质看法
(1)活动说:以杜威为代表。认为教学过程
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的过程。 (2)发现说:以布鲁纳为代表。认为教学过 程是一个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在此过程 中,强调儿童的自主独立,强调积极主动的 发现和探索。 (3)关系说:以罗杰斯为代表。认为教学过 程是人与人相互作用,形成完好的人际关系 的过程。
向另一个极端 既要重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
满堂问答≠主动参与 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问”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三会”:
一是学会倾听,二是学会质疑,三是学会组织、 主持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开展活动≠探究性学习
力; 教学中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非智力 因素。
(五)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
教书育人相统一是一条教学客观规律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结合教材的特点,发挥教学的教育性
针对学生的实际,发挥教学的教育性
二、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课程变革的特征
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
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变革的需要越大,课程实施
的程度也就越大
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
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高,课
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
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
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和实用性越高,课程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