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小型塌方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隧道小型塌方处理措施
摘要:隧道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小型坍塌、变形状况,处理难度大,对病害
处理影响施工周期较长。
小型坍塌变形主要通过反压回填、径向注浆加固、超前
注浆小导管支护、架设横撑、临时仰拱等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隧道;小型坍塌;注浆;初支;加固;处理
大石岭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净空为14.75m×5.0m,最大埋深为89米,长度约为546米,洞口均采用削竹式,隧道围岩主要以Ⅳ、Ⅴ级围岩为主,隧道范围主要以灰岩区和变质
砂岩为主。
大石岭隧道围岩破碎,地下水较发育,洞口浅埋偏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
中难免会出现小型坍塌、变形状况,处理难度大,对病害处理影响施工周期较长。
小型坍塌
变形主要通过反压回填、径向注浆加固、超前注浆小导管支护、架设横撑、临时仰拱等措施
进行处理。
现以在隧道施工过程发生的一次小型塌方及变形处理过程为案例,对隧道塌方及
换拱的处理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一、小型塌方简介
大石岭隧道右线出口已完成初期支护段出现塌方,塌方段落为RK129+073-RK129+063,
共10米。
岩体为强风化变质砂岩组成,呈颗粒状,松散破碎,遇水易泥化,较潮湿,局部
有滴水,实际坍塌量约1100 m³。
塌方在晚上发生,并未有工人施工。
二、塌方处理措施
1、总体思路
塌方处理施工,本着“稳固当前,先上后下,加固两端”的原则。
技术方案以“逐段稳固、
逐步揭露,各种支护结构协同作用”为主旨,在稳步处理处治坍塌的同时,确保后续施工及运营安全。
2、具体施工工序
C20喷射砼封闭→径向钢花管注浆→超前双层小导管注浆→洞渣反压回填并作为施工平台→管棚施工→人工开挖支护→超前、径向、锁脚注浆加固。
(1)封闭塌体并注浆
塌方险情出现后,采用C20喷射砼对塌渣体进行封闭,封闭厚度15厘米,并在渣体坡面上打设5米长φ42注浆小导管,间距为1.5米梅花形布置,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共水泥10.5吨,确保塌体稳定。
(2)径向小导管注浆
RK129+082-RK129+074段为二衬至塌方段落,为保证后期施工安全,重新施作对该段落
进行周壁加强注浆固结。
采用5米长φ42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为1.0米,纵向间距为1.5m,在拱部120°范围内共布设60根。
小导管管壁钻梅花孔,孔径1cm,间距15cm,导管前端做
成尖状,顶进端1.0m长度内不钻孔。
注浆终压2.5MPa,水灰比1:1,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
(3)超前小导管注浆
在对塌方体现场勘查后,认为渣体较松散破碎,需采取措施加强注浆。
我们采用上中下
三排超前小导管进行单液注浆,上下两排超前导管采用大角度布设,通过注浆封闭需重新开
挖轮廓上下岩体,上下形成一周固结圈,使中间一排小导管有针对性的对开挖轮廓周边进行
加固,下排小导管主要对渣体加固注浆,确保开挖轮廓周边形成3米以上的注浆固结圈。
3排超前小导管共120根,范围为180°,导管长度为4.5米,采用水灰比1:1的纯水泥
浆液进行注浆固结,终压控制在2.5Mp。
通过现场观察及钻孔检测,认为注浆效果显著,岩体固结较好,能有效的保证后期开挖
顺利施工。
(4)洞渣反压回填形成工作平台
在超前及径向小导管注浆结束之后,将前期因塌方掩埋的防水板台车进行割除。
为方便
下一步管棚及初期支护施工,需在原坍塌体范围之外进行洞渣反压回填,为后期施工提供操
作平台,回填洞渣量约为300立方。
(5)管棚施工
考虑到塌方段原地质围岩较差,塌方量较大,为确保该段塌方处理施工安全,在塌方体120°角范围内施作无洞室管棚,环向间距40cm,长度12m,管棚采用φ89无缝钢管。
(6)人工开挖
注浆完成后,开始对坍塌体进行重新开挖,严禁爆破作业,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破碎锤,风镐等),开挖预留量为25cm,每循环开挖进尺50cm。
开挖时,为防止岩面暴
露面积过大,发生滑落,需边挖边喷C20砼厚10cm封闭岩面,确保初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间距由1m调整为0.5m,φ22拉杆,环向间距1m,双
层φ8钢筋网@20×20cm,采用长度5m单榀8根的φ42小导管双锁脚进行加强,径向采用5
米φ42小导管,环向间距1m,喷射混凝土厚28cm。
初期支护的参数根据围岩变化及时调整。
初期支护刚度不足或者关键部位及工序施工要
求不达标,都会使初支在薄弱位置发生鼓包、开裂或者大范围的挤入而发生大变形从而引起
换拱甚至坍塌,因此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大石岭隧道该段塌方实际情况,总结了以下几个
方面:
①加强拱脚位置强度。
由于软岩本身强度低、破碎,法兰盘坐底不实,会导致初支整体
的下沉和收敛。
需清理法兰盘下虚渣,可以有效的约束拱顶的沉降。
②加强法兰盘焊接。
通过在法兰盘两侧加设交叉连接筋,加强法兰盘位置受力及增加前
后两榀钢架的整体性,有效控制初支面受挤压开裂。
③增加锁脚锚杆加强锁脚焊接。
锁脚锚杆主要起到支点作用,通过对锁脚锚杆与拱架采
用U形或L形Φ20螺纹钢焊接,使锁脚与拱架形成整体,另加强锁脚锚杆注浆可以固结拱脚松散岩体,改善拱脚受力环境。
④控制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
初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初支承压能力强弱,开挖
后及时初喷,减少围岩在空气中暴露时间,既可以增加立架的安全性,又能减少掉块,防止
大面积滑塌,严格把好喷射混凝土封闭作为初支最后一道工序。
(8)注浆加固
初期支护完成后,为了对该段周围岩体及前方岩体进行加固,采用每2米进行一次超前、锁脚和径向注浆施工,超前采用长度4.5m的φ42钢花管,每2米施作一环;采用长度5m
的φ42钢花管施作加强双锁脚,逐榀施作;径向依据设计参数进行施作,注浆工艺同前。
通过监控量测显示,该段施作完初期支护后,沉降及收敛值稳定,未出现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