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生活方式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人们自由挑选,种类丰富 B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C讲究营养,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粗粮 和绿色食品受欢迎
▲原因: A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以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目标, 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B农村改革提高生产力,粮食逐年增加 C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的餐桌
1949年以前饮食变化: (1)中国传统饮食:饮食丰富、习惯多样 地方特色鲜明 (2)鸦片战争后:①西餐传入 ②面包房、咖啡店等 ③西式糖、烟、酒、饮料等
饮食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人大批来华,移植 西方生活方式 ②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
③观念转变,有钱阶层追求时尚
新中国成立后: 饮食变化: 改革开放后:(80年代后)
中国近代生活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迁 之
粮票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的用于购买,换取粮食和 粮食制品的票券,是记录国家政治、经济、粮食发展 史的实物资料,其形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 宋代就出现了“粮食票券”。“粮票”二字真正在票 证上出现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也就是清咸丰五年 (1855年),当时叫做“征收粮票”。这是迄今为止 发现的最早带有“粮票”字样的“粮食票券”。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生产,发 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于1953年颁布了粮食统购统 销命令,并于1955年8月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 应暂行办法》,粮食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 11月正式印制使用。粮票是城乡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 应后的产物,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对于这种无 价证券,国家明文规定不准买卖、伪造、不得投机倒 把,由此可见,粮票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标志之一, 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历史年代、社会环境、 人文地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真实记载。
直到1993年7月1日,全 国粮食购销流通体制改 革,各省、市、自治区、 粮票相继停止使用。至 此,全国和各省、市、 自治区的各种粮票版本 及库存粮票按管理权限 分期分批先后销毁,但 尚有一定数量的零星粮 票留存散落于民间,从 流通领域进入收藏领域, 成为近代历史文物票证 收藏品。
• 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却蕴藏着政治、经济、 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它是那段艰苦岁 月的浓缩本,凝结中国特色的生命芬芳,是难得 的实物档案资料。现在,市场日益丰富,物资已 不再限量供应,国家也不再发行计划票证,随着 岁月的流逝,票证会不断升值,各种票证的价值 指日弥贵。它是一支弥漫着如烟岁月的牧歌,是 一枚写满了苦乐年华的名片,经历了新中国票证 从流通领域到收藏领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改革 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那 些 年 , 他 们 曾 经 用 过 的 粮 票 。 。 。 。 。 。
•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发行的地 方粮票是西南区1950年1月发 行的,票额为1斤半的大米票。 而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是我国 粮食部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全 国粮票,同时还发行军用粮票。 从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以及地市也先后发行限本地区 使用的地方粮票。
▲原因: A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以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目标, 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B农村改革提高生产力,粮食逐年增加 C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的餐桌
1949年以前饮食变化: (1)中国传统饮食:饮食丰富、习惯多样 地方特色鲜明 (2)鸦片战争后:①西餐传入 ②面包房、咖啡店等 ③西式糖、烟、酒、饮料等
饮食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人大批来华,移植 西方生活方式 ②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
③观念转变,有钱阶层追求时尚
新中国成立后: 饮食变化: 改革开放后:(80年代后)
中国近代生活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迁 之
粮票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的用于购买,换取粮食和 粮食制品的票券,是记录国家政治、经济、粮食发展 史的实物资料,其形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 宋代就出现了“粮食票券”。“粮票”二字真正在票 证上出现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也就是清咸丰五年 (1855年),当时叫做“征收粮票”。这是迄今为止 发现的最早带有“粮票”字样的“粮食票券”。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生产,发 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于1953年颁布了粮食统购统 销命令,并于1955年8月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 应暂行办法》,粮食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 11月正式印制使用。粮票是城乡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 应后的产物,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对于这种无 价证券,国家明文规定不准买卖、伪造、不得投机倒 把,由此可见,粮票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标志之一, 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历史年代、社会环境、 人文地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真实记载。
直到1993年7月1日,全 国粮食购销流通体制改 革,各省、市、自治区、 粮票相继停止使用。至 此,全国和各省、市、 自治区的各种粮票版本 及库存粮票按管理权限 分期分批先后销毁,但 尚有一定数量的零星粮 票留存散落于民间,从 流通领域进入收藏领域, 成为近代历史文物票证 收藏品。
• 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却蕴藏着政治、经济、 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它是那段艰苦岁 月的浓缩本,凝结中国特色的生命芬芳,是难得 的实物档案资料。现在,市场日益丰富,物资已 不再限量供应,国家也不再发行计划票证,随着 岁月的流逝,票证会不断升值,各种票证的价值 指日弥贵。它是一支弥漫着如烟岁月的牧歌,是 一枚写满了苦乐年华的名片,经历了新中国票证 从流通领域到收藏领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改革 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那 些 年 , 他 们 曾 经 用 过 的 粮 票 。 。 。 。 。 。
•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发行的地 方粮票是西南区1950年1月发 行的,票额为1斤半的大米票。 而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是我国 粮食部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全 国粮票,同时还发行军用粮票。 从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以及地市也先后发行限本地区 使用的地方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