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形成

魏晋时期诗歌受玄学之风其影响,诗歌多以玄言诗居多,创作表达对象多为老庄思想或自然景物。陶渊明诗歌的出现打破了以老庄无为思想为主体的玄言诗风格,诗歌创作中注重现实生活内容,对后世引领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的风格。

标签:陶渊明;田园诗派;诗歌风格

魏晋时期玄学之风盛行,诗歌创作也受其影响,诗歌内容多是以老庄思想或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的玄言诗。至陶渊明出现,打破了以老庄无为思想为主体的玄言诗风格,在诗歌中注重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引领和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

一、陶渊明的成长环境

公元365年,东晋王朝建立四十八年,内部矛盾尖锐,各地起义叛乱此起彼伏,国家正逐渐走向分裂时代。陶渊明出生于浔阳郡柴桑县,其生活的时代,正逢玄学风气广为流行。据史书记载,其曾祖父陶侃,出身寒微,勇于上进,重视功名,屡受人奚落歧视,后凭战功官居显位,家道逐渐显赫。但却能够做到“功遂辞归,临宠不忒。”(陶渊明《命子》)深受世人的敬仰和钦佩。其祖父和父亲均身入仕宦,为官一方,且都以正直闻名,无论官位升降得失,都能够“冥茲愠喜”。(陶渊明《命子》)只可惜在其诗中未提及其祖父和父亲的名讳,姓名不详。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第十个女儿,其外祖父孟嘉,在桓温手下任长史,“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由此可以看出其外祖父是一个有涵养气度,从容率真之人。在当时强调士族门阀家庭观念的时代,陶渊明的家庭环境给其思想性格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各种影响,但却未能给其带来像王、谢世族那样优越特权的豪门生活和社会地位。

陶渊明少年时代,其父早亡,家道到陶渊明时已经衰落,物质生活非常贫苦,但受家庭教养环境的熏陶,并没影响到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学,精神生活依旧很充裕。在此期间,既学老庄玄学,又学儒家经典,对未来人生前途充满了憧憬和设想。其少时生活的故乡柴桑,毗邻长江、鄱阳湖和庐山,乡村美景如画,朝夕与秀丽的田园山水美景相处,加上东晋崇尚山水自然的幽静,耳濡目染,也就喜欢上了自然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并给自己取了一个“五柳先生”的别号。

公元383年,陶渊明十九岁,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促使了青年时代的他有为国效力,大有一番作为的远大抱负。“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陶渊明《杂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陶渊明《拟古》)均表现出豪气万丈,乐观奋发的精神追求。在其入仕前,对人生道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十三年的仕途沉浮

公元393年,陶渊明二十九岁,第一次入仕作了一个小官,在当时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等级门阀制度下,因其性情坦率秉直,受不了那种小官的约束,看不惯谄上媚下的黑暗,任职没多久就辞职回家。梁萧统《陶渊明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其后州里召他作主簿,也被辞谢,在家闲居六、七年。

公元400年,陶渊明投奔荆州刺史桓玄手下做事,为实现其拯救天下的“大济苍生”理想抱负再次入仕,但事与愿违,当他逐渐看清桓玄也是为了一己私利,心怀异心,谋权篡位,诛杀异己的虚伪面孔时,理想抱负彻底失望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自己要看别人脸色行事的仕宦生活由衷地感叹,并在内心萌发不顾功名爵禄的诱惑,辞官归隐的打算。公元401年,以母丧辞去桓玄的官职,回到家乡为母守孝。

公元403年,桓玄到建康,身居相国,权倾朝野,而此时的陶渊明却在家开始了自己躬耕生活的体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新生的秧苗虽然还没有到收获的时节,但借其茁壮成长的旺盛生命来表达对自己初为劳动生活的喜悦心情。“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表达宁愿过着辛苦躬耕的劳动生活,踏实做一个陇亩民的愿望。是年冬天,桓玄篡位,当上皇帝,改国号为楚,陶渊明依然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对故主称帝,没有任何谄媚的语言和行动,仍在理想的桃花源里,用辛勤劳动来表达自己不与同流合污的胸怀和气节。

公元404年,陶渊明四十岁,已过不惑年龄的他并没有在家闲居而对自己的前途理想失去追求,“四十无闻,斯不足畏。”(陶渊明《荣木》)时刻以作诗来勉励自己,激发自己的斗志。是年再次其离家出仕,作了刘裕的参军,对未来仕途仍充满了期望。入职后,陶渊明凭借其前二次的仕途经历,很快觉察到刘裕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识人任用,管理有序,朝中之事仍旧是铲除异己的勾心斗角,一片黑暗,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击碎了其报国为家的理想,遂离刘裕而去,投奔家乡江州刺史刘敬宣作参军。可惜好景不长,公元405年,随着刘敬宣上书请辞官职,陶渊明也就再一次去职了。同年秋天,陶渊明作了一生仕途中的最后一任官职彭泽令,此次为官的时间也不长,在其《归去来辞序》中记载了此次入仕目的和辞官的原因,“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尝从人事,皆口腹之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萧统《陶渊明传》也对陶渊明此次辞官作了详细的记述。“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由此可分析,陶渊明此次出仕为官的目的是想为今后归隐生活作物质上的准备,其原先在刘裕和刘敬宣帐下任职时,就已经产生了辞官归田的打算,此次为官也只不过是暂缓权宜之计,强烈的个性决定了他不会违背自己的理想,甘当口腹自役的奉迎小人,熟料现实仍是如此的残酷,在其思想上引起强烈的冲突和矛盾,击碎了他的理想,伤害了他的人格个性和尊严,最后在其妹去世的噩耗中毅然辞职归田,再未出仕为官。十三年出仕和归田的经历,陶渊明曾有过美

好的远大理想和前程抱负,但一次次的残酷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和个性,在宦海沉浮的思想斗争中,逐渐认清了世事和自我,最后在彭泽令的职位上结束了仕途生涯。

三、辞官归田后诗歌的成就

陶渊明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不断尝试,不断破碎,终至绝望,在其《归去来辞》中有深刻的反映,“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对十三年自己的仕途生活进行深刻的自责和悔恨。在归隐的生活中,心境逐渐趋于平淡,描写了许多与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篇。

公元406年,陶渊明写了著名的《归园田居》五首,标志其归田生活的开始,也是形成其独特山水田园诗歌风格的开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第一首)对自己的本性和仕途经历进行总结,从此崇尚自然,向往田园的纯洁幽美,寄人生理想于山水田园之中。“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第二首)描写的是在与农民生活中,相互信任和坦直,没有官场那种尔虞我诈和阳奉阴违的淳朴感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第三首)描写的是在农村生产劳动,对生活有了新的深层体验,更加倾心于田园的生活,不希望这份宁静被打破。“‘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第四首)描写的是朝局动荡,战争频发给农村生活带来的灾难和荒凉。“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第五首)描写的是农家生活中,亲切简朴的相处,总是分外感人,觉得时光短暂。

其后,还写过《怀古田舍》、《西田获早稻》、《桃花源诗》等山水田园诗,表现在诗歌中有对农村生活的亲身感受、和农民的亲切关系、农村田园风光的欣赏,也有对农村贫困生活的体验,这些田园诗歌都是后半生在躬耕劳动中所了解的,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世外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他的山水田园诗叙述自己的贫苦生活感悟,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西田获早稻》)自耕自食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是理想中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追求的生活境界,尽管这类生活过的清贫辛苦,但能给心灵带来慰藉及宁静。在《桃花源诗》中,“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描写在没有纷争的环境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悠然生活。“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在这份宁静的氛围里,不需要按照外界的压力和要求去做事,不需要担心外界带来的各种麻烦,没有什么能影响到那份安详,只要顺其自然,周而复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试问那些追求虚伪、欺诈、互相攻击的官场之人,怎可理解田园生活的那么宁静优美。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意境旷洁悠远,清淡平和,与其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都是以“自然”、“宁静”为内容相关的,这些优美、“静穆”山水田园诗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生活的情趣和味道,更重要的是体现回归自然、淳朴无争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精神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