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子化发展态势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 本 研 究二○○一年第三期日本少子化发展态势及对策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史丽华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剧的人口变动。少子化(出生率低)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此后日趋突出,严重困扰着日本社会。出生率低下,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性问题。本文就日本出生率的变化及其原因,社会各界所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日本人口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经历了高出生率到低出生率的过程。据厚生省“人口动态统计”,在战后初期出现了出生率急剧上升的状况。1947年达到顶峰,为34.3‰,这就是所谓的“婴儿出生高峰期”,新生儿大约为270万人。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平均出生率分别为20.9‰、17.5‰和17.7‰。80年代以后出生率大幅度下降,1980年为13.6‰,1985年11.9‰,1990年10.0‰,1995年9.6‰,2000年降为9.5‰。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1980年人口增长率7.8‰,1990年为3.3‰,①世纪之交已接近零增长,为1.1‰。②

从总和生育率来看,战后初期日本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4.32,70年代降至2.14,90年代初降到1.50上下。1999年降至1.34。一般认为,为维持人口的稳定,总和生育率必须达到2.1。由此看来,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已低于人口再生产所需的数值,也就是说,生育水平低于人口的替代水平。

日本人口出生率低,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的逐步下降,严重困扰着日本社会。据日本厚生省的社会保险人口问题研究所1997年预测,日本的人口出生率这样低水平持续下去,人口缓慢增长的势头可以延续到2007年,之后人口总量将从增势转为减势,这意味着日本将进入“人口减少社会”。

日本人口的持续低速增长,对日本人口结构及社会经济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对消费市场、行政需求的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同代人,作为消费者对市场、行政的需求缩小。譬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升入小学、初中、高中的人数逐年减少(并非入学率低)。另外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主要特点是从日本国民对物的需求减少,即“硬需求”下降,转向对服务需求的增加,即“软需求”上升,这就需要社会机构重组;(2)劳动力资源不足和劳动人口老化。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缩小,其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由此造成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负担沉重、劳动力老化和劳动生产率低下等一系列

问题。劳动力资源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势必从各个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3)新生儿减少,老人长寿,突出了日本人口老化问题。出生率低,对儿童的抚养负担减小,相反对老人抚养的负担加重。随着老年抚养比率的上升,严重挑战着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需要国家稳妥地解决好养老保障体制问题。为了使劳动力人口为老年人口提供的养老金收支平衡,就得提高在业人口的养老金份额;(4)对日本总人口及人口结构的影响。由于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所以由日本人口各年龄组组成的传统人口锥形分布也在发生着变化。战前人口典型的结构是,大批人口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以此组成了广泛的基础,而如今这种结构业已消失。到1965年,日本的人口锥形分布已经变的有点吊钟形,这是因为儿童人口有了比较明显减少的结果。就各年龄组而言,1985年儿童(0—14岁)占总人口的22%,而成年人口(15岁—64岁)为68%,老年人口(65岁以上)为10%。而到1996年,儿童人口下降为15.6%,成年人口比例略升,为69.3%,老年人口上升至15.1%。③据总务厅统计,截止到1998年4月,不满15岁的人口又在下降为1918万人,比1997年减少33万人,更比1996年减少50万人,占总人口的15.2%。从数量和比例来看均刷新战后最低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儿童人口所占比例低于美国的21.8%,法国的19.2%,德国的16.3%。

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在于:结婚适龄人口初婚年龄的上升(晚婚);独身人口增加(非婚);已婚夫妇少生或不生子女等因素。

1、晚婚

人口婚姻状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婚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人口总体发展的态势,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从日本厚生省统计情报部《人口动态统计》调查来看,日本人平均初婚年龄从1950年男25.9岁、女23.0岁,上升到1996年的男28.6岁、女26.7岁。而25岁—29岁的未婚单身女性所占百分比增长了,从1965年的19%,上升到1996年的50%弱。日本女性晚婚化一方面引起“有配偶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引起“有配偶出生率”的下降。据统计表明,日本女性生第一个孩子的平均年龄在27.9岁。女性生育的终点年龄不变,晚婚导致女性生育期的缩短。

日本女性晚婚的原因之一是高学历化。在日本,男女受教育机会均在不断地扩大,这种变化是明显的。60年代,日本适龄女性接受大学(包括短期大学)教育的只占5.5%,70年代中期上升到32.5%,男女生入学率的差距迅速缩小,90年代女生的入学率开始超过了男生。而到90年代末几乎半数适龄女性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0年只有7个国家女性大学入学率超过男性,,可见日本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很高。由于接受大学教育,不可能在20岁出头结婚,待大学毕业后才可进行。

日本女性晚婚的第二个原因是,从事薪金职业女性的增加。以往日本女性结婚与否是构筑自己生活的关键。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要想通过不结婚得到经济上的稳定,社会的信用,精神上的安定很困难。因此,不管愿意与否,不得不选择依赖男性的生活方式。70年代以后,

受西方女权思想和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作为社会性变化之一的是女性高学历比及女性白领增加。由于大多数的年轻女性能够接受较高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其社会地位,改善其就业(尤其是雇用机会的扩大)。另外,女孩子升入四年制大学比例逐年上升,而且选择的专业从以往集中于文学部、教育学部,向法律,经济和理工学部扩展,这样一来,更促进女性与高收入职业结缘的机会。女性自身因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以及通过参加社会、工作实现自我的机会增加,因此,结婚已不再是人生道路上唯一可择的生活方式。

另外,在日本结婚对当事者双方各有不同的得与失。对一个男人来说,增加了其在工作上更能发挥能力的条件,提高其社会信用度。而对女人来说却恰恰相反,是拖后腿的主要原因。从单身到结婚,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一种地位角色的改变,也是一种家庭责任的改变。对结婚后的男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对女性而言,婚否则显得较为重要。因为在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上,女性仍是家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孩子的孕育和出生,已婚妇女的劳动参与会产生明显的改变,会因子女和家庭的缘故暂时退出就业岗位。然而,生育期间的工资没有保障,生育后是否能返回原来的岗位也不一定。

在女性晚婚者中,既有积极的未婚主义者,也有消极的未婚选择者。消极未婚选择者主要是因为“想结婚”,但理想的人选还未出现”,因等待理想人选的出现而延误的婚期,而求自我发展。1994年经济企划厅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中,二三十岁年轻女性中有半数回答赞成不结婚人的生活方式。当问及理由时,她们回答:“人类的幸福不仅仅在于结婚”,“想自由地使用金钱和时间”,“不想被约束,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她们的这番话,表明了相当一部分日本年轻女性的心态,对于独身生活方式的接纳,表明她们在婚姻问题上态度的变化。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想结婚,但一想到婚后沉重的家务负担、艰辛的生活、恶劣的住宅条件等,便打消了结婚的念头。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独身人口的增加。据日本人口问题研究所所做的统计,1950年日本男性终身未婚率为1.46%,女性为1.35%。从70年代开始,保持单身永不结婚者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长,1990年男性上升到5.57%,女性上升到4.33%。④1995年男性又上升为9.07%,女性为5.28%。

2、少生不生

导致出生率下降结果的这一人们意识和行动的变化,与其背后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战后日本度过了初期的艰难阶段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逐渐步入正常轨道。随着经济的的高速发展,日本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改善和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这种背景下,婴幼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据统计资料表明,1943年出生的新生儿有225.4%万人,死亡19.5万人,死亡率为86.5‰。1995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18.7万人,死亡5100人,死亡率为4.3‰。⑥50年间,婴儿死亡率下降了82个千分点。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为达到一定的家庭规模所需的生育数量也随之减少。

从质向量的转变是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生育动机源于生育需求,生育需求又受生育观念(也称生育文化)的影响。传统的生育观念反映的不仅是生育问题,还涉及到许多诸如家庭经济发展、养老等问题。战后随着产业革命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变,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及家族制度被废除,导致家庭共同体的解体。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