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痫取得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痫取得的成果
1921年,美国梅奥诊所的Wilder教授设计出模拟人体饥饿状态下代谢效果的“生酮饮食”,达到控制癫痫的目的,并且疗效持久。生酮饮食在20世纪30年代间被广泛地使用。从1931年起,截止至今,国外有关生酮饮食的研究报道已达1800多项。从2008年起,每年都有近百项研究报道。尤其是最近五年,有关生酮饮食的研究报道已达871项。(来源pudmed数据库)
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开展生酮疗法,美国的多数癫痫中心将其作为难治性癫痫的常规治疗之一。我国也已逐渐开展生酮饮食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近几年国内有关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的报道也呈增加趋势。
生酮饮食在儿童癫痫控制方面疗效明显。过去几十年文献报道显示,16% 的患儿完全控制,30-40%发作减少>90%,50-60%发作减少>50%。Keene[1]分析26项研究共927例生酮饮食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发现治疗6个月后,有33.0%患儿癫痫发作减少>50%。2012年meta分析表明KD是目前治
疗难治性癫痫较可靠的选择,若治疗过程中突然中断生酮饮食,癫痫有复发的可能。
《2009生酮饮食国际共识》指出,癫痫患儿在使用2-3种抗癫痫药物无效后应考虑使用生酮饮食,尤其是症状性全面性癫痫患者或难治性癫痫。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大约一半的癫痫患儿生酮6个月内对饮食有反应。特别要指出的是,生酮饮食对Dravet和Doose综合征的治疗尤其有效,18%-58%的Doose综合征患者生酮后无发作。生酮饮食同时也是治疗难治性婴儿痉挛症、线粒体疾病和结节性硬化症的方法。对于1型葡萄糖转运体缺陷、丙酮酸脱氢酶缺陷患者,一旦确诊之后,应将生酮饮食作为首选疗法[5]。目前,多国神经科专家也建议生酮饮食可作为婴儿痉挛症的首选疗法。
生酮饮食于2004年引入中国。由于在中国认知度低、实际操作中相对繁琐、缺乏相关培训等原因,制约了生酮饮食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中国生酮饮食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已经为生酮饮食运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奠定了基础。
在前瞻性研究中,Suo等[2]报告了317例中国癫痫儿童使用生酮饮食的情况,其中生酮治疗3、6、12个月分别有35.0%、26.2%和18.6%发作减少>50%,包括20.8%、13.6%和10.7%的无发作。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生酮饮食疗法协作组对来自国内5家医院的299名使用生
酮饮食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长期生酮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3]。
2016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的朱登纳等对42名癫痫儿童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生酮3,6,12,18个月后,发作减少≥50% 的患者分别为69.0%,54.8%,40.5%,33.3%。生酮1个月后清醒期癫痫样放电的减少与生酮3个月后的疗效有关。生酮饮食与难治性癫痫儿童的神经行为发育有关,长期生酮饮食对神经行为发育的改善更明显[4]。
2015年,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主编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已将“生酮饮食”和“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一同列为我国癫痫治疗的常用方案。《分册》中评价:生酮饮食在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公认。对于已完全控制发作的患者,80%在停止生酮饮食后仍
保持无发作。因此,生酮饮食作为一种高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拥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由健酮医学部总结整理。
参考文献
1.Keene D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use of the ketogenic diet in childhood epilepsy [J]. Pediatr Neurol,
2006,35(1)1-5.
2.Suo C,Liao J,Lu X,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ketogenic diet in Chinese children [J]. Seizure,
2013,22(3)174-178.
3.长期生酮饮食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4月第5l卷第4
期.
4.Ketogenic diet effects on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 A
prospective study. 2016 Feb;55:87-91.
5.Lee PR, Kossoff EH. Epilepsy Behav. 2011 Jun; 21(2):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