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13超静定结构[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式(a)即为该超静定问题的变形协调条件。应用叠加原理,Δ 1可视为F单 独作用引起的位移Δ 1F(见图13.6(d))与X1独作用引起的位移Δ 1X1 (见图 13.6(e))的叠加,即
式(b)即为该超静定问题的补充方程。根据莫尔定理,欲求Δ 1X1,可在基 本结构的B处沿铅垂方向施加单位力F=1,如图13.6(f)所示。由于变形与 力呈线性关系,若单位力引起的位移用δ 11表示(见图13.6(f))那么有
依据式(13.1),力法正则方程为
应用单位荷载法及莫尔积分求解Δ 1F及δ 11。施加单位荷载后,图13.7(b )与图13.7(d)中的弯矩方程分别为
依据莫尔积分表达式(12.33),可得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同理,图13.7(e)与图13.7(f)中的弯矩方程分别为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同样采用莫尔积分可得
图13.1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3.1.2超静定问题分类与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例如图13.1(b)中的弯梁,由于在B点有多余外部约束力,因而是外力超静 定结构。例如图13.2(c)中的框架结构,结构整体并没有多余的外部约束 力,但结构内部的支撑杆EF带来多余的内部约束力,因此为内力超静定结构 。如在结构外部和内部均存有多余的约束力,即约束力和内力均是超静定的 ,称为外力与内力超静定结构,也称为联合超静定结构,如图13.2(g)所 示。 1)外力超静定次数的判定:根据约束性质确定约束反力的个数,根据结构 所受力系的类型确定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二者的差即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例如,图13.1(b)与图13.3分别为一次和二次外力超静定结构。 2)内力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判断结构内力超静定次数,需要用截面法将超 静定结构截开,使其成为静定结构,截面上的未知内力数目即超静定次数。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第13章 超静定结构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3.1压杆稳定的概念 13.1.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例如如图13.1(a)所示的曲杆,固定端A处有3个约束力,而独立的静力学 平衡方程有3个,故仅用静力学平衡方程就能解出这3个约束力,此曲杆为静 定结构。由于某些特定的工程需要,例如,提高其强度或刚度,在B处增加 了一个铰支座,如图13.1(b)所示,现在有4个约束力,平衡方程仍然是3 个,这样就多出了一个多余约束、约束力,是超静定结构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图13.6 然后以未知约束力X1(不能由静力学平衡方程求出的)替代被解除支座的作 用,再加上原来的外力F,得到如图13.6(c)所示结构,称为原结构的相当 结构。之所以称为相当结构,是要求该结构的变形与原结构的变形完全相同 ,截面B的铅垂位移Δ 1为零,即
将式(c)代入式补充方程(b)中,得到
式中X1——约束力; δ 11——单位力F=1引起B处的铅垂位移;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源自文库工分社
Δ 1F——原外力F引起B的铅垂位移。 式(13.1)称为力法正则方程,是一次超静定问题补充方程的一般形式。 例13.1如图13.7(a)所示,梁的EI为常数,试求B端的支座反力。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③解补充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 ④在相当系统上求解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例13.2计算如图13.8(a)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桁架各杆中5杆的内力(设 各杆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均为A且材料相同)。 解图示桁架结构仅内部有一个多余约束,故此桁架属于一次内力超静定。以 bd杆为多余约束,假想在d点处将杆切开,并以多余约束力X1及X′1代替, 相当系统如图13.8(b)所示。由于d点实际为ad,cd及bd三杆铰接点,所以 d点处相对位移应等于零,则依据此变形协调条件可列出补充方程,即
将Δ 1F与δ 11代入正则方程得
从而解得X1=38ql综上所述,力法分析超静定结构的要点如下: ①判定超静定次数,解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并以相应的约束力 X1,X2,X3,…代替其作用,得到一个几何不变的静定结构,即原结构的“相 当结构”。 ②原结构已经变成静定结构,其变形与原结构相同,即在多余约束处满足“ 变形几何条件”,建立力法正则方程。
其中,Δ 1P表示d点两侧截面因载荷作用而引起的沿X1及X′1方向的相对位 移,Δ 1X1表示因多余约束力X1及X′1引起的沿X1及X′1方向的相对位移。 依据式(13.1),正则方程为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表示由单位力引起的沿X1及X′1方向的相对位移。 图13.8应用单位荷载法及莫尔积分求解Δ 1P及δ 11。由求出静定基在P力作 用下及单位荷载作用下(见图13.8(c)及图13.8(d))各杆的内力,分别为
图13.7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解首先根据前述超静定次数判别方法,系统为一次外力超静定问题。可把B 支座作为多余约束,悬臂梁AB为静定基(见图13.7(b))。在静定基上施 加被解除约束B处的多余反力X1可得相当系统,如图13.7(c)所示。显然, 变形协调条件为B点处挠度为零。利用弯曲变形叠加原理,B点的挠度为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图13.2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例如,如图13.2(a)所示的静定刚架,A,B处的3个约束力可通过静力学平 衡方程求出。这样,任一截面(例如图13.2(b)中所示的C截面)的3个内 力也完全可以通过静力学平衡方程求出。现增加一个二力杆EF,如图13.2( c)中所示,此时D截面又出现一个内力(见图13.2(d)),总共4个内力, 但平衡方程仍然是3个,这样有一个内力不能由静力学平衡方程解出,因而 为一次内力超静定结构。如图13.2(e)所示为静定刚架加EF杆后形成一封 闭刚架结构,这样就有6个内力(见图13.2(f)),其中有3个内力不能由 静力学平衡方程解出,因而为3次内力超静定结构。 对于内力超静定结构,超静定形式及超静定次数有以下常见形式:一个平面 封闭框架为3次内力超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超静定次数等于未知力的个数 减去两倍的节点数。例如,如图13.4中所示桁架结构为内力二次超静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