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线不良地质统计表

1)软基、翻浆、沉陷

整治原则

在冻胀翻浆地段上的路基,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路线尽量设臵在干燥地段,当路线必须通过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其次,应根据地区与路段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原则,采取合理处治方案。另外,在一般情况下,应做好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处理,并保证一定的路基填土高度。

病害治理

做好地基处理:对于沿线翻浆严重路段,采用水稳定性好、冰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碎石、砂卵砾石等粗颗粒换填表层容易翻浆的粉土、粘土、泥炭、草甸等松软垫层,从土质这一根本问题上解决翻浆问题。换填一般不超过1m,特殊情形下最大换填深度不得超过3m。

做好路基排水:在路堤两侧设臵排水沟、挖方段设臵边沟、路堑坡顶设臵截水沟、地下水位特别高的路段设臵渗沟或加深边沟,以有效地排除或拦截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向路基,从而降低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位,减少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的来源;在路线跨越河流、溪沟或其它地表有水流的地段增设桥梁、涵洞,减少路基涉水或过水,以保证路基尽量与水隔离。同时,使桥梁涵洞与排水沟渠组成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

做好路基设计:可从提高路基填土高度、设臵隔离层和换土等几个方面进行。提高路基填土高度,增大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水水位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冻结过程中水分向路基上部迁移的数量,使冻胀减弱,使翻浆的程度和可能性变小。提高路基同时也保证了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设臵隔离层是在路基中一定深度处填筑透水性材料,防止水分进入路基上部,从而保证土基干燥,起防治冻胀与翻浆的作用。在低填或零填的翻浆路段设臵隔离层其效果与作用等同于地基换填土处理;在路基上部采用水稳定性好、冰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以提高土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一般在路基上部填筑60~80cm厚的粗颗粒土,路基可以基本稳定。

加强路面结构:为使翻浆路段的路基在承受一定的行车荷载时保持稳定,工可研究中推荐面层结构为沥青砼柔性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或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结构层,底层则采用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透水层。

综上所述,治理软弱路基可用“截、降、引、切、换、补”六个

字概括。“截”断地表、地下水的来源,“降”低地下水位高度,将路基内水源“引”排出路基外,“切”断毛细水的上升,“换”填路基不良土质,改善路面设计来“补”路基强度不足。

本项目软弱路基主要由砂质粉土和地下水共同作用形成的,针对软弱路基这一特点,采用环填路基范围内的砂质粉土,抬高路基高度,以达到路基稳定的目的。

2)水毁

整治原则

水毁病害的工程治理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永久性结构为主、临时性结构为辅综合治理。对坡面水毁主要采取修筑路堑挡土墙、护面墙、路堑截水沟、路堤浆砌护坡以及增设急流槽等防护排水工程;对路面过水水毁段主要采取提高路基高度,增设导流堤及桥涵构筑物等;对于河流冲刷而导致的路基水毁主要采取修建浸水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岸墙、路肩墙等护岸工程,在水流湍急的河道处还应设臵丁坝、顺坝等驳岸工程。同时应提高路基高度至设计洪水位以上一定高度处,并应保证护岸工程的基础在最大冲刷线以下一定深度处。部分路段还可采用抛石护岸方法,以减少工程造价;对河流上的桥涵,在基础或桩墩周围设臵钢筋石笼,在桥头引道处加强护坡工程,以减轻或避免对桥涵、路基的水毁;对山坡冲沟处的桥涵,采取在进口沟段设臵导流堤,引导坡面水石流顺利通过桥涵孔位。此外,应加强必要的养护工作,特别是在洪水期应及时养护维修,以免造成后患。

病害治理

水毁是区内线路靠近河流、湖泊、跨越冲沟等路段发育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分布在琼果曲路段及玛扎拉山脚土路段,表现为一般冲刷、侧蚀、掏蚀等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