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课件)视觉电生理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临床应用
CRVO: • 正常或低于正常 • 负波型或消失 • 常见为Ops波消失,b波下降。
39
临床应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Ops波下降或消失 • 严重者b波下降。
40
临床应用
视网膜震荡伤: • Ops波下降或消失,a、b波振幅
下降
41
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48
正常FVEP图形
P2成份比较 稳定,是临 床上主要观 测指标之一
30
结果分析
• ERG还可区别视锥及视杆细胞两 者的功能状态以了解哪一种损害 为主,因此,对于遗传性视网膜 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分析依据。 如早期RP最先出现的是暗示 ERG的视杆反应的b波潜伏期延 长
31
结果分析
• ERG波幅降低比潜伏期延长更具 诊断意义
• 总的ERG结论常以b波为判断的 依据
• 适应状态 • 刺激强度
不同条件下激发的ERG有明 显差异
19
分类
• 全视野ERG • 局部ERG • 多焦ERG • 图像ERG
20
ISCEV标准5项
• 视杆反应(暗适应状态) • 暗适应眼获得的最大混合反应 • 振荡电位 • 视锥反应 • 闪烁反应
21
暗视ERG
• 暗适应20分钟 • 无背景光 • 视杆和视锥细胞的最大反应(主
45
正常FVEP条件
• 视网膜有正常的感光功能 • 视神经的传导正常 • 正常的外膝状体及视放射 • 正常视皮质
46
组成部分
• N(negative)为负波 P(positive)为正波
• PVEP包括N75,P100及N135 • FVEP主要组成部分为N2及P2
47
正常PVEP图形
P100是NPN 复合波的代 表成份,是 临床评价的 最常用指标。
EHale Waihona Puke BaiduG
VEP
色素上皮 光感受器 双极细胞
√ √a波
√a波
√b波
无长突细胞等
√OPs
神经节细胞
PERG
√
6
检查仪器
Ganzfeld 全视野刺激器
CRT图形及多焦刺激显示器
操作显示器
眼科电生理专用双通道放大器
主控操作计算机
7
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ERG
8
定义
• 视网膜受到光刺激后在角膜 端记录到的一组由视网膜各 层产生复合电位
32
结果分析
• 全视野ERG是反映全部视网膜尤 其是黄斑以外视网膜的视锥及视 杆的功能,感光细胞损害区域必 须大于4DD才能表现ERG波幅降 低
33
误差及原因
• 患者固视困难 • 操作技术不熟练 • 屏蔽不完全 • 电极受损 • 个体差异
34
临床应用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早期诊断 • 视力尚正常时f-ERG振幅已明显
下降或消失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f-ERG成分
或振幅可正常,但峰时延长。
35
临床应用
• Leber’s先天黑朦:振幅下降甚 至消失
• 进行性锥-杆细胞变性:振幅下降 或消失。
36
临床应用
• 无脉络膜症:振幅逐渐下降甚至 消失。
• 回旋状脉络膜萎缩:由正常→下 降→消失。
37
临床应用
• 特发视网膜劈裂: a波正常,b波振幅下降
27
结果分析
• 仅振荡电位消失,提示视网膜内 层缺血,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28
结果分析
• 仅视锥功能丧失提示为先天性视 杆单色视或高度视锥营养不良等
• 仅视杆功能丧失提示为早期显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
29
结果分析
• ERG幅度与被刺激的视网膜区域 成比例。视网膜脱离病人的ERG, 若波幅降低50%,提示脱离的范 围是大约50%
9
作用电极
接触镜电极
10
禁忌症
• 角结膜急性炎症 • 泪囊炎 • 内眼手术两周内 • 不能扩瞳或瞳孔扩不大者
11
主要成分
• 早期感受器电位 • a波 • b波 • 振荡电位 • c波
12
早期感受器电位
• 来自视锥(60%-80%)与视杆 细胞(20%-40%)的外节部分
• 几乎没有潜伏期 • 需比激起b波强一千万倍的光刺
42
• 自枕部接收视皮质对视刺激 引起的电反应,可以反映自 视网膜节细胞到大脑这一段 的功能
43
分类
• 图形VEP(PVEP) • 闪光VEP(FVEP)
44
正常PVEP的条件
• 图像能在视网膜上清楚成像 • 正常的视网膜,尤其中心凹部分 • 正常视神经及视束 • 正常外膝状体及视放射 • 正常视皮质 • 受检者对图像的注意力
• 暗适应状态:充分暗适应增加 ERG幅度但延长潜伏期
• 光刺激强度
25
影响因素
• 眼轴长度:每1D近视,波幅比正 常低4%;每1D远视,波幅比正 常高4%
• 屈光介质:屈光介质混浊者波幅 会降低
26
结果分析
• 暗适应状态,屈光介质透明,a 波消失b波缓慢提示为光感受器 变性。
• 暗适应状态,屈光介质透明,a 波存在而b波消失提示为视网膜 劈裂或先天性夜盲伴有近视
视觉电生理基础 及临床应用
1
• 通过评析视觉系统对光刺激 的生物电变化,反映视网膜 和视通路功能状态
2
视觉电生理优越性
• 客观性 • 无创性 • 定位
3
测试内容
• 传统电生理:ERG VEP EOG
• 多焦电生理:mf-ERG mf-VEP
4
视觉电生理各成分起源
5
视觉电生理测试视网膜层次
视网膜层次 EOG
从节细胞反馈至无长突细胞 • 反映视网膜内层循环 • 对视网膜缺血敏感
16
c波
• 主要在离体实验中用特殊仪 器记录
17
测量图像
• a波潜伏期:刺激开始至a波谷底 的时程
• a波幅度:基线至a波谷底的高度 • b波潜伏期:刺激开始至b波高峰
的时程 • b波幅度:a波谷底至b波高峰的
高度
18
ERG波形决定于两个条件
要是视杆细胞的功能)
22
明视ERG
• 明适应10分钟 • 提高背景光,刺激光强于背景光 • 锥细胞的反应,常用背景光为白
光 目的:抑制视杆细胞的活动。
23
正常ISCEV-ERG图形
暗视视杆细胞反应
暗视最大反应
暗视振荡电位
明视视锥细胞反应
闪烁光反应
24
影响因素
• 瞳孔大小:扩瞳能增加ERG幅度 并缩短潜伏期
激 • 尚未发现能用于眼病的诊断
13
a波
• 首先向下的负波 • 起源于视杆、视锥细胞内段 • 反映光感受器的功能
14
b波
• 跟随a波之后的高大的正波 • 来自Müller细胞和双极细胞 • 反映内核层(双极细胞)的活动
15
振荡电位
• 几个小波重合在b波的上升段 • 由无长突细胞反馈至双极细胞或
临床应用
CRVO: • 正常或低于正常 • 负波型或消失 • 常见为Ops波消失,b波下降。
39
临床应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Ops波下降或消失 • 严重者b波下降。
40
临床应用
视网膜震荡伤: • Ops波下降或消失,a、b波振幅
下降
41
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48
正常FVEP图形
P2成份比较 稳定,是临 床上主要观 测指标之一
30
结果分析
• ERG还可区别视锥及视杆细胞两 者的功能状态以了解哪一种损害 为主,因此,对于遗传性视网膜 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分析依据。 如早期RP最先出现的是暗示 ERG的视杆反应的b波潜伏期延 长
31
结果分析
• ERG波幅降低比潜伏期延长更具 诊断意义
• 总的ERG结论常以b波为判断的 依据
• 适应状态 • 刺激强度
不同条件下激发的ERG有明 显差异
19
分类
• 全视野ERG • 局部ERG • 多焦ERG • 图像ERG
20
ISCEV标准5项
• 视杆反应(暗适应状态) • 暗适应眼获得的最大混合反应 • 振荡电位 • 视锥反应 • 闪烁反应
21
暗视ERG
• 暗适应20分钟 • 无背景光 • 视杆和视锥细胞的最大反应(主
45
正常FVEP条件
• 视网膜有正常的感光功能 • 视神经的传导正常 • 正常的外膝状体及视放射 • 正常视皮质
46
组成部分
• N(negative)为负波 P(positive)为正波
• PVEP包括N75,P100及N135 • FVEP主要组成部分为N2及P2
47
正常PVEP图形
P100是NPN 复合波的代 表成份,是 临床评价的 最常用指标。
EHale Waihona Puke BaiduG
VEP
色素上皮 光感受器 双极细胞
√ √a波
√a波
√b波
无长突细胞等
√OPs
神经节细胞
PERG
√
6
检查仪器
Ganzfeld 全视野刺激器
CRT图形及多焦刺激显示器
操作显示器
眼科电生理专用双通道放大器
主控操作计算机
7
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ERG
8
定义
• 视网膜受到光刺激后在角膜 端记录到的一组由视网膜各 层产生复合电位
32
结果分析
• 全视野ERG是反映全部视网膜尤 其是黄斑以外视网膜的视锥及视 杆的功能,感光细胞损害区域必 须大于4DD才能表现ERG波幅降 低
33
误差及原因
• 患者固视困难 • 操作技术不熟练 • 屏蔽不完全 • 电极受损 • 个体差异
34
临床应用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早期诊断 • 视力尚正常时f-ERG振幅已明显
下降或消失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f-ERG成分
或振幅可正常,但峰时延长。
35
临床应用
• Leber’s先天黑朦:振幅下降甚 至消失
• 进行性锥-杆细胞变性:振幅下降 或消失。
36
临床应用
• 无脉络膜症:振幅逐渐下降甚至 消失。
• 回旋状脉络膜萎缩:由正常→下 降→消失。
37
临床应用
• 特发视网膜劈裂: a波正常,b波振幅下降
27
结果分析
• 仅振荡电位消失,提示视网膜内 层缺血,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28
结果分析
• 仅视锥功能丧失提示为先天性视 杆单色视或高度视锥营养不良等
• 仅视杆功能丧失提示为早期显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
29
结果分析
• ERG幅度与被刺激的视网膜区域 成比例。视网膜脱离病人的ERG, 若波幅降低50%,提示脱离的范 围是大约50%
9
作用电极
接触镜电极
10
禁忌症
• 角结膜急性炎症 • 泪囊炎 • 内眼手术两周内 • 不能扩瞳或瞳孔扩不大者
11
主要成分
• 早期感受器电位 • a波 • b波 • 振荡电位 • c波
12
早期感受器电位
• 来自视锥(60%-80%)与视杆 细胞(20%-40%)的外节部分
• 几乎没有潜伏期 • 需比激起b波强一千万倍的光刺
42
• 自枕部接收视皮质对视刺激 引起的电反应,可以反映自 视网膜节细胞到大脑这一段 的功能
43
分类
• 图形VEP(PVEP) • 闪光VEP(FVEP)
44
正常PVEP的条件
• 图像能在视网膜上清楚成像 • 正常的视网膜,尤其中心凹部分 • 正常视神经及视束 • 正常外膝状体及视放射 • 正常视皮质 • 受检者对图像的注意力
• 暗适应状态:充分暗适应增加 ERG幅度但延长潜伏期
• 光刺激强度
25
影响因素
• 眼轴长度:每1D近视,波幅比正 常低4%;每1D远视,波幅比正 常高4%
• 屈光介质:屈光介质混浊者波幅 会降低
26
结果分析
• 暗适应状态,屈光介质透明,a 波消失b波缓慢提示为光感受器 变性。
• 暗适应状态,屈光介质透明,a 波存在而b波消失提示为视网膜 劈裂或先天性夜盲伴有近视
视觉电生理基础 及临床应用
1
• 通过评析视觉系统对光刺激 的生物电变化,反映视网膜 和视通路功能状态
2
视觉电生理优越性
• 客观性 • 无创性 • 定位
3
测试内容
• 传统电生理:ERG VEP EOG
• 多焦电生理:mf-ERG mf-VEP
4
视觉电生理各成分起源
5
视觉电生理测试视网膜层次
视网膜层次 EOG
从节细胞反馈至无长突细胞 • 反映视网膜内层循环 • 对视网膜缺血敏感
16
c波
• 主要在离体实验中用特殊仪 器记录
17
测量图像
• a波潜伏期:刺激开始至a波谷底 的时程
• a波幅度:基线至a波谷底的高度 • b波潜伏期:刺激开始至b波高峰
的时程 • b波幅度:a波谷底至b波高峰的
高度
18
ERG波形决定于两个条件
要是视杆细胞的功能)
22
明视ERG
• 明适应10分钟 • 提高背景光,刺激光强于背景光 • 锥细胞的反应,常用背景光为白
光 目的:抑制视杆细胞的活动。
23
正常ISCEV-ERG图形
暗视视杆细胞反应
暗视最大反应
暗视振荡电位
明视视锥细胞反应
闪烁光反应
24
影响因素
• 瞳孔大小:扩瞳能增加ERG幅度 并缩短潜伏期
激 • 尚未发现能用于眼病的诊断
13
a波
• 首先向下的负波 • 起源于视杆、视锥细胞内段 • 反映光感受器的功能
14
b波
• 跟随a波之后的高大的正波 • 来自Müller细胞和双极细胞 • 反映内核层(双极细胞)的活动
15
振荡电位
• 几个小波重合在b波的上升段 • 由无长突细胞反馈至双极细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