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蜀相》《客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蜀相》《客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的经历及词作的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以诵读促思考,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进而把握诗句意蕴。

4.赏析诗歌借古喻今、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怀古诗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或借古人以自况的手法。

知识构建,预习指导

一、知识构建

(一)情景交融景中寓情

西方文化注重理,中国文化注重情;西方艺术讲究实,中国艺术讲究意。以美术为例,西方的雕塑、油画就讲究写实、写真,而中国的水墨画就看重写意。诗歌也是如此。中国的古诗重于写情、写意,所以,鉴赏古诗要着重体会诗中可蕴含的情和意。

情景交融,即诗人的情不直接表露,而深藏于所描绘的景象之中。读者也要通过联想去体会领悟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手法是中国古诗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其优点是含蓄耐读,而且情意也想得格外深长、浓郁。

一般地说,古诗鉴赏有如下几个步骤:

1先辨析、理解诗中写了什么(景色、事物、人物、事件等等);

2分析一下诗中按什么角度描写的(季节、时间、空间顺序、动态、静态角度、色彩、声音、气味等人类的感官角度);

3辨析诗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直抒胸臆、景中触情、以实写虚、史料、典故运用、夸张比喻等等);

4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从景物描写中去联想感悟,也有的要联系作者生平遭遇去理解;

5进一步领悟诗中的“意”,即主旨。

以上“步骤”是通俗的说法,如果讲得“高雅”一些,就是要分析体会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意念。“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图)“古诗之妙,当求意象”(胡应麟)古代文艺(诗歌)评论家中提出了“意象”这个概念,就是说明古诗中的物象,蕴含情和意。

(二)知人论世

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有着心念苍生的博大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坚持着这样的生活信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是,杜甫生活的年代,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在他人生的最后时期——“安史之乱”后的第五年——公元759年,诗人来到成都,开始了他“飘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诗,是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暂时结束漂泊,定居在浣花溪畔时所作。

二、预习指导

1.读熟这两首诗,在原文勾画重点意象和能够表明情感的词语。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基本意思,概括出每联的内容。

3.在相关内容处标注艺术手法

精研诗词探究提升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②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

③森森:茂盛的样子。④自:空,白白地。

⑤三顾频烦天下计: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次前往拜访,请教得天下的大计。三顾,即刘备三顾茅庐。频繁,多次相烦。

⑥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为了辅助蜀国刘备、刘禅两代君主开创基业、匡救危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出了耿耿忠心。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济,开创,匡济。这里指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⑦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数次出兵伐魏,希望统一天下,未获成功,最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1.下列对《蜀相》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直切题意,点明地点,一个“寻”字,极好地刻画出了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

B.颔联景物的描写,色彩鲜明,写出了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欣喜之情。

C.颈联以凝炼的笔墨,高度概括了诸葛亮忠心为国、呕心沥血的一生。

D.尾联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E.全诗情景交融,开篇用郁郁葱葱高大茂盛的柏树,既写出祠堂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又暗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常在。

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答案: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这本是赏心悦目的无限春色,却空空荡荡,无人欣赏。因为“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衬哀情。“自”“空”二字,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落寞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

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尾联可以看出,此时酒宴已至高潮,诗人喝得酩酊大醉,隔篱呼邻,醉态毕露,由此可见饮酒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尾联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E.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

2.赏析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蜀相》答案:

1.BE(B“欣喜之情”错。“自春色”、“空好音”,显示了破败凄凉萧瑟之感,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落寞与惆怅。E“祠堂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错,应该是静谧肃穆的气氛。

2.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这本是赏心悦目的无限春色,却空空荡荡,无人欣赏。因为“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衬哀情。“自”“空”二字,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落寞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客至》答案

1.DE(D“喝得酩酊大醉……醉态毕露”评析不当;E“充满悲意”“旨在突出苦闷寂寞”错)

2.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群鸥日日来”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

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为下文客人到来的喜悦作了巧妙的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