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五轮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ylist_show/id_4623062.html

眼睛的五轮学说

中医对眼睛的认识博大精深,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将我们的眼睛分为五轮。中医对眼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是以五轮学说为基础的。什么是眼睛的五轮学说?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如《灵枢·大惑论》曰:“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而归纳为“五轮学说”。通过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对眼科临床和内科病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人体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是"父精母血"所生,眼睛在人体器官中特殊的地位和古代中医理论在民间传说的影响所致。

之所以谓之为“轮”,是取其形圆如车轮,能灵活运动之意。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在《灵枢•大惑论》中又将眼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后世据此发展形成了五轮学说,进一步明确了目与脏腑的关系: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因为心主血,血之精为络;黑珠属肝,称为“风轮”,因肝属风主筋,筋之精为黑睛;瞳人属水,称为“水轮”,因为肾属水,主骨生髓,骨之精为瞳人;白睛属肺,称为“气轮”,因为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眼胞属脾,称为“肉轮”,因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

五轮解:

在祖国医学的理论中,眼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灵枢·大惑》上记载:"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认为眼睛和人体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又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于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也说明了眼的功能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关系。中医还生动地比喻:天之精气宿于星月,人之精气在于两目。这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反映了眼睛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眼与脏腑能保持有机的联系,主要依靠经络为之贯通。因为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中,除任脉外都直接或间接与眼有着关系。因此,脏腑的机能如果发生了异常的变态,就可以反映在眼的有关部位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征象。

祖国医学对眼睛结构的认识,基本上和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相似。中医称眼球为"眼球",又名"目珠",位于眼眶内,靠前部中央,形圆似珠。中医把眼珠的外壁称为黑睛和白睛,它的前端中央为黑睛。黑睛内为黄仁,黄仁正中有圆孔,称为瞳神。黑睛后接白睛。中医又认为眼珠内有神水、神膏、视衣等,其后端接目系,上入于脑。

祖国医学的眼睛与脏腑的关系,体现在"五轮学说"之中。五轮学说是把眼比喻为轮,五轮分别属于五脏。风轮眼黑(包括角膜和虹膜)属肝脏;血轮两眼的内外眦,及其附近组织属心脏;肉轮两眼睑属脾脏;气轮眼白(包括球结膜和巩膜)属肺脏;水轮瞳仁(包括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属肾脏。

中医认为"轮属标,脏属本,轮之有病,多由脏失调所致",脏腑的病变能相应地在眼部出现某些特征,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如心火旺,就会反映在两眼眦赤色,肾气虚就会双目糊涂。内脏的活动不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可以反映于眼部的变化。

中医眼科的治则还强调,在治疗眼病时,同时要治疗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历代用以说明眼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现象,成为中医眼科独特的理论,用以指导诊治眼病,确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根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于眼病的手术疗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晋书》记载,神医华佗曾用割治法治疗景王的目疾。夏侯惇的眼伤是怎么治疗调养的,《三国演义》中没有交待,就今天来说,除预防感染外,也没有更好的良法。目前,医生已可以用角膜移植,使盲人重见光明。

因此,观察目部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脏腑的病变,对眼科和内科疾病的诊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眼科将眼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借五轮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即五轮学说(彩图2—3)。五轮学说源于《内经》中有关眼与脏腑关系的论述。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一、肉轮

肉轮指胞睑,胞睑分上、下两部分,有保护眼珠的作用。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因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肉轮疾病常责之于脾胃。

二、血轮

血轮指两眦,上、下睑弦鼻侧联合处交角钝圆,称大眦,又名内眦;颞侧联合处交角锐小,称小眦,又名锐眦或外眦。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血轮疾病常责之于心和小肠。

三、气轮

气轮指白睛,为眼珠的外壁。其表层无色,薄而透明,称白睛外膜,里层白色,质地致密而坚韧,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组织的作用。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气轮疾病常责之于肺和大肠。此外,白睛环绕黑睛周围,紧密相连,如有病变,易相互影响。

四、风轮

风轮指黑睛,位于眼珠前部的中央,质地透明,为光线进入眼内的必经之路,并有保护瞳神及眼内组织的作用。黑睛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因肝与胆相表里,所以,风轮疾病常责之于肝和胆。此外,黑睛后方与黄仁相邻,二者之间有一间隙,其间充满神水。黄仁中央的圆孔即瞳神,故黑睛疾病病邪深入时,易影响黄仁、神水,波及瞳神。

五、水轮

水轮指瞳神,狭义专指解剖学之瞳孔,广义的瞳神不仅指瞳孔,还包括神水、晶珠、神膏、视衣等。“水轮"一般指广义的瞳神。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轮疾病责之于肾和膀胱。但由于瞳神结构复杂,经古今不少医家的实践证明,其生理、病理不仅与肾和膀胱有关,与其他脏腑也有着同样密切的关系。

在五轮与五脏的隶属关系中,《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说:“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在临床上,应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即眼科独特的五轮辨证。它也是一种从眼局部进行脏腑辨证的方法,临证时尚需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结合应用。如睑弦红赤湿烂者,病位在肉轮,应责之于脾和胃,而红赤湿烂系湿热为患,因而证属脾胃湿热。若病变出现于多轮,应考虑为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如胞脸肿硬,并见白睛红赤应属脾肺实热。又若数轮先后发病,则应从相应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失常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先发白睛红赤,继而出现黑睛星翳,当属肺金乘肝木之证。

鉴于五轮学说对临床辨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故由来至今,眼科医家应用比较普遍。然而五轮辨证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水轮病变的观察和论述不如其他四轮详细;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轮脏相应”的关系,往往忽略

了眼与脏腑经络之间复杂的整体关系。以白睛发黄为例,其病位虽在气轮,却非肺之为病,乃由脾胃湿热交蒸肝胆,胆汁外溢所致。再如,瞳神为水轮,但其病变并不仅仅因于肾,还常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所以临证时,既要详查五轮,又不可拘泥于五轮,应注意从整体出发,四诊合参,将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结合,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