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教学中秦汉瓦当纹饰的应用与再创造
秦汉瓦当艺术元素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秦汉瓦当艺术元素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程晓梦;高智嫄;赵涵;李佳;罗敏文【摘要】一、瓦当纹样的历史沿革在我国的建筑材料中,瓦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建筑材料,最早出现在西周,兴盛于秦汉。
有关秦汉时期瓦当艺术的著录与研究不少,比如清乾时期《秦汉瓦当图记》等著作。
回首历史,中国历史长河中首个大一统帝国就是秦国,秦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昌盛,该时期的艺术创作也十分活跃。
【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1页(P40-40)【关键词】秦汉瓦当;艺术设计领域;艺术元素【作者】程晓梦;高智嫄;赵涵;李佳;罗敏文【作者单位】[1]咸阳师范学院;[1]咸阳师范学院;[1]咸阳师范学院;[1]咸阳师范学院;[1]咸阳师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24一、瓦当纹样的历史沿革在我国的建筑材料中,瓦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建筑材料,最早出现在西周,兴盛于秦汉。
有关秦汉时期瓦当艺术的著录与研究不少,比如清乾时期《秦汉瓦当图记》等著作。
回首历史,中国历史长河中首个大一统帝国就是秦国,秦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昌盛,该时期的艺术创作也十分活跃。
“秦砖汉瓦”一词体现了前人的智慧与无法比及的成就,根据瓦当纹样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文字瓦当、图像瓦当以及图案瓦当,图像瓦当主要取材于大自然以及神话故事,其中还包括山水、动植物等。
二、陕西秦汉瓦当纹样的解读秦汉瓦当纹样有其内在的形式美法则,该法则强调的是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同时也是秩序以及形式的结合,美化效果极强。
(一)“发射”构成的运用在平面的组成当中,发射这一要素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向心式、离心式等。
不同的发射形式带来的视觉体验是不同的,举离心式为例,这种发射形式是以画面的中心点为发射目标,由该点向四周发射扩散,常常表现为弧线、直线等。
而向心式则与其相反。
秦汉时期的瓦当图案隐约可见发射构成的影子。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装饰审美
72撰文/马茉莉,史 鹏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装饰审美瓦当是中国古代极具艺术价值的一种装饰物,具有十分杰出的艺术成就。
随着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相关资料的丰富,人们不断挖掘其历史价值,秦汉动物纹瓦当已然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装饰,其自身所具备的精神魅力与审美内涵值得细细品鉴。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纹饰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很多现代艺术设计也更加愿意融入秦汉动物纹瓦当的相关元素。
新时代背景下,秦汉动物纹瓦当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件“宝贵的艺术品”,也是实用主义的“践行者”,对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审美内涵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极具现实意义。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装饰的审美内涵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装饰既是新时代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升背景下的“新兴产物”,也是精神性审美文化的主要承载者。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外在是各式各样的动物纹饰,看似简单的动物纹饰背后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抑或者象征着某种十分典型的艺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哲学的重要展现。
图腾崇拜是最早期的一种宗教形式,同时也是古老人类生活虚幻的主要体现。
对于古老人类来说,图腾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信仰者的重要精神支柱。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主要来源就是图腾文化。
在当时,以图腾为代表的动物被称为祖先的化身,人们通常给予其极高的崇拜之礼。
随着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的不断转变,秦汉动物纹瓦当的图案实现了升华,人们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象征。
其中,包含青龙在内的“四神”是十分经典的代表。
在汉代,人们将四神瓦当置于宗庙祠堂中,以此特殊的方式表达古代人的天人观念。
不仅如此,部分动物瓦当还承载着王权政治的思想。
例如,秦汉时期的龙纹瓦当,相较于西汉时期的青龙纹瓦当(图1),秦汉时期的瓦当更具神话色彩,西汉时期的青龙纹绘画特点更加强烈,艺术性十分明显,表面上看是神秘天国气质的展现,实际上是统治者炫耀自己权势的一种表现。
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图1 青龙纹瓦当且在表现形式上更倾向于浪漫主义与抽象表达。
从纺织材料学看秦汉瓦当纹样在现代拼布中的应用
从纺织材料学看秦汉瓦当纹样在现代拼布中的应用现代拼布艺术作为装饰艺术设计形式的一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各类生活展示陈列作品中占据一定地位。
近年来,设计师都喜欢借助一些文物中所刻画的纹样作为艺术设计元素,能够给予现代拼布艺术更多的新鲜感,也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文章就《纺织材料学》中所涉及的肌理纺织面料加以创新,使其与秦汉瓦当纹样相结合,从而形成现代拼布艺术,突破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也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1现代拼布艺术与纺织材料漂染技术相结合手工染漂在纺织面料中的创新。
利用人工漂白,并将此应用到纺织面料创作中,利用反向操作将纺织面料按照染色、固色、晾干,再利用手绘、喷绘、蜡染、扎染等工艺手法,以此获取理想的纺织面料。
手工染漂纺织面料在现代拼布艺术中是试验性的表现,利用纺织面料本身颜色作为漂出深浅层次变化的肌理效果,使用不同印染法能够得到不同材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纺织面料,根据拼布团走向选择合适的肌理面料进行裁剪,从而制作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2从纺织材料学角度看秦汉瓦当纹样与现代拼布艺术的结合秦汉瓦当纹样与现代拼布艺术的结合。
秦汉瓦当最早出土于陕西扶风县陈村,呈半圆形并且上面饰有重环等各类纹饰,瓦当图案极具汉民族的艺术审美情趣。
瓦当的主要功能由最初的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演变为今时今日的艺术作品,瓦当自身精美的纹饰也受到当代艺术学家的喜爱,并被应用到各类艺术作品之中。
这点特性也能够从《纺织材料学》中得到体现,将秦汉瓦当纹样与现代拼布艺术结合起来,不仅能够突破增色功能,同时又能满足人们所熟悉的感性与舒适。
秦汉瓦当纹样在现代拼布中结构形态的应用。
从瓦当纹样出发,了解其结构框架、分布规律,并将其比例结构以及框架提取出来,这样的结构提取方式能够继承瓦当纹样的估价,在视觉方面也更具有探索意义。
我们也可以利用纤维结构形成特点,借助于其内部排列形态在拼布中进行排列,从而展现出不一样的空间形态。
《纺织材料学》中针对织物手感风格评价内容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仪器对织物的基本物理量以及综合风格进行定量,通过手感所得出的风格语言也不过是风格品格之初,这点也能够从纺织材料学中得到更为确切的解释。
初中美术教学融入瓦当纹样的应用分析
初中美术教学融入瓦当纹样的应用分析摘要】美术是一门注重艺术素养与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的学科,故此,如今美术课程的地位逐渐被重视起来。
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秦汉瓦当纹样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渐不被人们所熟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将秦汉瓦当纹样图案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为继承和宣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而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初中美术;瓦当纹样;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83-01引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美术,能够帮助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的人文艺术涵养与审美情趣。
而秦汉瓦当纹样正是我国古代传统艺术文化与民族审美特征的体现,蕴含着传统艺术文化精髓。
对于初中美术课程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秦汉瓦当纹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之美,提高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打开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初中生能够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审美水平。
一、瓦当纹样的传统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秦汉瓦当纹样,来自于我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起着装饰无言和保护的作用。
虽然瓦当是建筑部件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却获得了从古至今各国学者、艺术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与探讨。
秦汉时期瓦当纹样丰富多样,或图案,或文字,有着较为重要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与艺术价值。
秦汉瓦当纹样的独特风格是通过与其他文化长期交流与融合才形成的,展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气息,显示出了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瓦当纹样包括了动物、植物、云纹等几何图案、文字、神兽等,图案繁多,精彩纷呈。
学者们通过对秦汉瓦当纹样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地区的纹样具有不一样的形态,折现出了我国古代当时的文化和思想,以及不同地区的独有特色。
秦汉时期的陶瓷制作与装饰艺术
秦汉时期的陶瓷制作与装饰艺术眼前朱雀山坡绿,意气风发轻盈舞。
诗人李白的名句描绘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奇妙之处。
陶瓷作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杰出文化源泉,被赞誉为“东方宝瓶”。
秦汉时期是中国陶瓷制作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陶瓷作品不仅在美学上突出,而且在制作技术上具有先进性。
秦汉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在秦汉时期,陶瓷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此时期的陶器制造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种复合技术。
制陶工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原材料、配料、造型、烧制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
秦汉时期的制陶技术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一)原材料与配料:此时期陶瓷的原材料主要是粘土,在烧制时,通常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砂、灰、膨胀土等材料,以增强陶器的强度和保温性。
这些原材料的精细选择和科学的比例控制,对陶器的性能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造型:秦汉时期的陶瓷多是以手工制作为主,并结合一些辅助工具进行造型。
在此时期,陶艺家们创造出了许多富于创意和表现力的造型技法,如陶鼓、陶马、陶驴猪狗等。
(三)烧制:此时期陶瓷的烧制技术大多采用野外穴窑和官窑烧制,烧制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控制好陶瓷的烧损率。
在烧制过程中,还可以随意改变烟灰的接触均匀性、氧气的含量以及烧成温度扭曲等等。
秦汉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秦汉时期的陶瓷已经不再只是单一的生活器皿,而是起到了文化传承、思想表达和审美追求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陶瓷上的装饰艺术,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秦汉时期的陶瓷装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图案纹饰:在秦汉时期,陶器的图案纹饰已经多种多样了。
这些图案纹饰大多采用浅刻、浮雕、涂料及划线、雕刻等装饰技法,如兽面、凤鸟、鲤鱼、莲花、青龙、麟阁等,这些图案纹饰丰富了陶瓷的文化内涵。
(二)彩绘:秦汉时期的陶瓷采用了五彩、三彩、青花等不同种类的彩绘技法,这些彩绘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的纹饰相结合,在美学上构建出丰富的层次和个性特征。
(三)口沿、坛底装饰:在秦汉时期,口沿、坛底的装饰也大大丰富了。
浅谈时代意识对瓦当艺术的影响——以秦汉时期为例
浅谈时代意识对瓦当艺术的影响以秦汉时期为例*于洁(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在秦汉时期,中国开始建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对国家㊁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逐渐产生㊂而作为古代中华文明的典范时代,国祚短暂的秦国和立国长久的汉代从根本上重塑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和文化,这也必然带来了艺术上的活跃,其锐意进取㊁疏犷开阔的时代精神不免对瓦当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㊂笔者通过整理收集秦汉时期瓦当相关的图片资料㊁古籍㊁相关文章等,浅析秦汉时期的时代意识对瓦当上图案纹饰形成㊁演变以及其背后深层次所被赋予的特殊含义㊂关键词瓦当秦汉时代意识纹样含义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3)08-0096-03AB r i e f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e r i o d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n t h eA r t o fW a d a n g T a k i n g t h e Q i n a n dH a nP e r i o d s a s a nE x a m p l e Y u J i e(J i n g d e z h e nC e r a m i c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x i,J i n g d e z h e n,33340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Q i n a n dH a n d y n a s t i e sw h i c hC h i n a b e g a n t o b u i l d a c e n t r a l i z e d a n d u n i f i e d s t a t e a n d a s e n s e o f n a t i o n a l,e t h-n i c a n d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t i t yg r a d u a l l y e m e r g e d.A s a ne x e m p l a r y e r a o f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c i v i l i z a t i o n,t h e s h o r t-l i v e dQ i n s t a t ea n d t h e l o n g-e s t ab l i s h e dH a nd y n a s t y f u n d a m e n t a l l y r e s h a p e d t h e a r t a n dc u l t u r e o f 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w h i c h i n e v i t a b l yb r o u g h t a b o u t a r t i s t ic a c t i v i s m,a nd i t se n t e r p r i s i n g,s p a r s e a n d o p e n s p i r i t of t h e t i m e s i n e v i t a b l y h a d a n i m p a c t o n t h e a r t o fw a d a n g.T h e a i mo f t h i s e s s a y i s t o c o l l a t e a n d c o l l e c t p h o t og r a phi cm a t e r i a l,a n c i e n t t e x t s a n d a r t i c l e s r e l a t i n g t o t h e t i l e p e n d a n t s o f t h e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i e s,a n d t o t r y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h e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i e s o n t h e f o r m a t i o n 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m o t i f s o n t h e t i l e p e n d a n t s,a sw e l l a s t h e s p e c i a lm e a n i n gg i v e n t o t h e ma t ad e e p e r l e v e l.K e y w o r d s:W a d a n g;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i e s;P a t t e r n;M e a n i n g瓦当作为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的建筑构件,自出现伊始,就肩负着蔽护檐头和美化建筑的作用㊂其处于观者的视平线以上,被用于屋檐之际㊂在研究秦汉瓦当纹样时,无论是对于瓦当的工艺形态的研究或是对特点的探索来说,瓦当都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可以通过瓦当上的一个断面来进行剖析,并且在关注纹样装饰角度的同时,在对特定朝代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积攒对瓦当的理解㊂1瓦当纹样演变概述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半年,瓦之见于文字记载,出现 盟于瓦屋 的记述㊂最早的瓦当出土于西周时期的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瓦当为半圆瓦,有少量素面和重环纹两种纹饰㊂陶制的瓦当,集厚而不浊,满而不塞,曲直相宜,拙中寓巧合气象雄浑为一体,初始由于建筑的需要出现了素面瓦当㊂而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周人开始逐渐注重瓦当当面的纹样装饰,在西周中期的周原地区,除了已经出现的素面瓦当以外,极个别的瓦当上开始崭现绳纹和重环纹,由于重环纹的独特性,成为了这个时代较为有代表性的纹样㊂西周时期的瓦当装饰纹样从风格上来讲较为原始,只是用线刻画出来简单的几何线图案,在反映西周时期以几何线为主要特点的结构形式的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时期那种抽象的㊁原始的㊁严肃的格局㊂到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在政治和经济上是一个巨大变化的时期,在思想上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必然对艺术产生了影响,由此瓦当上的图案纹样开始高度提炼事物的表象,逐渐规范化,并开始创制出一种有规律㊁有程式化美感的纹饰㊂到了秦汉时期,瓦当上的纹样开始汇聚㊁交融㊂秦汉时期为瓦当的鼎盛时期,秦瓦主要以动物画为多,且出现了新的表现手段和纹样形式,动静结合得体,对称中有变化,给人以视觉㊃69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文化)2023年08月*作者简介:于洁(1998-),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㊂和心理上的美感享受㊂但在六朝之后对于瓦当装饰功能的关注就开始逐渐消退了,但瓦当上的图案纹样因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研究古代建筑㊁篆刻技术㊁陶瓦制作㊁纹样演变的重要补充材料㊂2秦汉时期的时代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各国诸侯割据的局面,而秦朝的建立宣告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㊂法家学说开始成为秦朝治国的理论基础,强调强硬的行政手段和专制统治㊂除此之外,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潮也在秦朝盛行,秦始皇在建立统一帝国政权时,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其中,依照邹衍的推算,代周火德者水也,秦便开始以水德自居,按照阴阳五行的配色之说,水属黑,秦崇尚黑色,水气阴,主刑杀,水德的性格刚毅深戾,这便是导致秦国后来酷刑苛法的原因㊂但是秦国的酷刑苛法也不全是带来了坏的影响,其使得阿房宫㊁秦始皇陵等大型宫殿的建成㊂因秦国每灭掉一个诸侯,都按照该国宫室的样子,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仿造,使得秦都咸阳汇集了关东六国建筑的精华,而后秦在建筑上飞速发展,达到了那个时候建筑技术的高峰㊂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开始使用德刑并用的两手政策㊂从政治原则上来说,汉时多采用儒家的理论,并用阴阳五行学说从中调节,但在具体的处理政事上多半还是延用法家主张,这一举措使得汉代对下层人民是宽猛相济的,使得人民能够安分守己㊂由于汉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汉代的疆域也逐渐扩大,从而形成 多民族 与 大一统 的局面,在汉代也建成了建章宫和上林苑等大型建筑群㊂随着疆域的扩大,汉文化也汇集了八方多民族的文化,诸子百家相互渗透㊂3秦一统对瓦当纹样艺术的影响在社会氛围迭代变换的过程中到了秦代,在秦王朝统一之前,由于各国政权分立,瓦当的工艺与技法也都各不相同,除了有独创的技法之外也颇具各区域的特色㊂在秦王朝统一之后,政治制度的大一统使得统治者开始大兴土木,大建宫殿,据史料记载: 秦每破诸侯,写放(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之上,自雍门以东至泾㊁渭㊂ [1], 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㊂ [2],秦初由于国力强盛㊁经济发达㊁极尽奢靡,秦朝都城咸阳建筑规模之庞大并且汇集了各国建筑的精华,可谓是达到了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峰㊂各地的能工巧匠被聚集在一起,制陶技术通过陶工之间的交流和政府的严格管理得到空前地提高㊂在一统之后,秦朝统治者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文化开始发生巨大地转变㊂秦朝的瓦当无论是在其当面形式㊁形制及纹饰等方面都相较于之前更加精湛,秦朝的纹样在延续先秦时期明快㊁写实㊁古拙的写实纹样的同时还在不断发展,审美意识的变迁也时刻影响着瓦当图案的演变,瓦当上的纹样也恰成为这一代风貌的缩影,而不再只是简单的建筑构件㊂从瓦当当面上的纹饰来说,虽秦朝时期还是以写实的动植物纹为主,但却不再局限于饕餮纹㊁重环纹㊁兽面纹等㊂这是由于秦国统一了华夏,开创了大一统的伟大时代,让中华文明有了高度发展,精神魂魄有了皈依㊂秦人坚毅自强㊁勇敢开拓的精神使得秦朝时期的动植物纹饰变得富有生趣,造型夸张有力,在动物图像上,创制出譬如:鹿纹㊁犬纹㊁虎纹㊁凤鸟纹㊁四兽㊁双虎㊁子母鹿等多种形象,破除了早期单一形象的风格,开始采用新的对称的组合方式,秦皇权至上思想与 尚水德 观念也与纹样的产生有关㊂在植物纹上则有葵纹㊁涡形纹等独具特色的纹样㊂秦之文字瓦当少,却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瓦当,瓦当上的文字主要是以篆书为主㊂‘史记㊃秦始皇本纪“中有所记载, 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优其辜,天下大定㊂ 秦始皇在兼并天下后,开始有了踌躇满志的心理,且因建立了大一统政权这项惊人的创举,臣子更是对其赞赏有加㊂这种 时代意识 自然地成为瓦当上的内容,如有文曰: 延元万年㊁天下唐宇 等赞颂统一大业,有在云纹瓦上印有 左宫 或 右宫 等字,或是那些从前所称 羽阳千岁瓦 ㊁ 兰池宫当 [3]都皆为秦瓦㊂同时还有一些图文并茂的吉祥语瓦当,以 飞鸿延年大瓦当为例,其画面中借一只鸿雁的头颈将吉语 延年 二字分隔在两侧,把瓦当分割成左右两半[4],形成中轴线式的对称的美㊂鸿雁的头颈部一直延伸到瓦当的上方,往右上方作鸣叫状,望着瓦当,似乎能够听到鸿雁的鸣叫声, 延年 二字运用小篆在整个瓦当图案中曲线㊁直线㊁弧线运用地巧妙,在对称中富有变化的同时,又赋予人心理和视觉上的观感享受㊂这类瓦当的出现无疑是在赞颂大一统的秦帝国,鸿雁被运用到其上,也反映了秦人民经历了长期㊁残酷的战乱之后想要像鸿雁一样翱翔于际,向往自然的人生精神境界和要求 康宁 的心理㊂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人物与动物㊃79㊃(陶瓷文化)2023年08月陶瓷C e r a m i c s相结合的图案,将动与静㊁虚与实㊁善与恶等结合在一个画面里,同样引人深思㊂瓦当上的装饰发展到秦朝,比商周时期那种象征奴隶主权威至高无上,富含震慑力的抽象图案和严肃缜密的几何纹样开始瓦解㊂在秦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转变成富有生趣,多元文化的整合汇通,开始演变成面向生活与自然的瓦当纹样形式㊂4 汉并天下 对瓦当纹样艺术的影响到了汉朝, 汉并天下 后,随着西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出现了大型建筑群,中国古代建筑开始发展斗拱和梁架,出现了多层木柱梁式的塔楼形建筑㊂汉代的屋檐几乎是平直的,没有角敲,只是在屋脊尽端微微翘起,屋脊的尽端利用简瓦和瓦当予以强调,故汉代对于瓦当相较于之前更加地重视㊂由此,半瓦当逐渐消失,圆瓦当成为了时代的主流㊂汉代初期基本延续了战国时期瓦当的特征,但在瓦当的造型上产生了变化,从战国时期的瓦当呈半圆形,被称为是 半规瓦 的战国瓦当,到秦朝瓦当由半圆发展成圆形,再到汉朝主要以圆瓦当为主㊂汉代是瓦当制作的鼎盛时期,瓦当纹饰的发展到也达到了高峰,由于政治㊁经济的快速发展,至汉武帝时期,京师规模非常宏伟,建成了建章宫和上林苑等大型建筑群㊂这些著名的宫室建筑有一个专门烧制砖瓦的建筑,对其进行瓦当设计和生产㊂‘后汉书“中就有提到: 武帝时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㊂ 就足以看出当时生产的盛况㊂汉代的图案瓦当相较于秦代更趋于规范化,刘邦的‘大风歌“中有云: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还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㊂ 词中的 大风 ㊁ 飞云 ㊁猛士 都展现汉朝的给予人 力量㊁速度 所形成的气势美,这对瓦当纹样艺术风格也产生了影响㊂汉代早期的云纹和涡纹瓦当承继了战国时期的纹样,其中关于云纹的溯源,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㊂陈直有提到说; 云纹是由铜器云雷纹及回纹演变而来 ,刘文明则认为: 云纹一是由葵纹演变成羊角形云纹,进而发展为蘑菇形云纹;二是由葵纹演化成反云纹,进而发展为云朵纹㊂ 不少学者还认为,云纹是从战国时期玉器的壁或者钩带上 卧蚕门 纹样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且在汉代的时被大面积的使用㊂由于云纹在各地出现了趋同的形式,从而成为了汉代瓦当的代表,云纹的出现不仅只是时间的沉淀,纹样随着时代产生了演变,还与秦朝时期 五德相胜 的思想是分不开的㊂据‘史记㊃封禅书“中的记载: 今秦变周,水德之时㊂昔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㊂ 在齐人邹衍提倡的五德转移说中,水作为秦得水的象征,龙从云,就使得云的形象作了重复㊁条理的多种变化,从而产生了云纹㊂随着时代的发展,汉代瓦当的装饰依据瓦当类别分类,将其分为画像瓦当㊁图案瓦当㊁文字瓦当㊂其中以画像瓦当中的四神纹瓦当最为出彩,四种动物的形象分别为青龙㊁白虎㊁朱雀㊁玄武,四神形象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均以正侧面角度去进行勾勒,在进行当面图案刻画时顺应瓦当的形状,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动态美和韵律美㊂有‘楚辞“注: 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㊂ [5]有学者解释称,这与古代图腾信仰有关,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㊂ 也有学者认为 四神纹 的形成与多方面的历史发展和思想认识相关,是在将自然物象神化的基础上产生,代表着人类渴望努力生存的一种形式㊂笔者认为四神纹的出现与秦汉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秦汉时期崇尚巫蛊风行,秦代墓室壁画㊁砖瓦中就经常出现 四神 的造型,到汉朝时 四神 的形象发展就更加的完善且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开始使用,不仅被应用到瓦当㊁漆器㊁墓室等载体上,还被赋予了驱邪的形象㊂汉代的文字瓦当,依据瓦当当面的形制㊁空间的划分㊁篆书的造型及其装饰形态也会随之改变㊂大多依据主观愿望选用吉祥或者消灾纳福的短语,例如 长乐未央 , 千秋万代 等,还有出现了一些记事瓦当,例如: 汉并天下 ㊁ 永保国邑 ,表现出汉朝当时保卫国家的决心等㊂笔者通过浅析秦汉时代精神及其对瓦当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已然将瓦当作为一种文化与艺术的载体,不同的瓦当纹饰承载记录着时代的更迭;不同区域和朝代的民族文化㊁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都展现出不同纹样艺术㊂参考文献[1]李玉洁.先秦古都城门的装饰建筑研究 以阙与象魏为视角[J].中原文物,2016(1):49-53.[2]李冀宁.论中国秦汉时期宫殿建筑中 自然元素 的利用[C].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3]陳直.秦汉瓦当概述[J].文物,1963(11):19-43.[4]周国荣.中国秦代瓦当艺术[J].中国建材,2005(4): 67-68.[5]赵建中.南阳汉代画像石主要动物题材刍议[J].中原文物,1988(4):74-78.㊃89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文化)2023年08月。
瓦当的美学特征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秦汉瓦当为例
一、瓦当文化瓦当也称瓦头,位于建筑屋顶檐头的筒瓦前端,是对屋檐起保护作用的重要建筑构件。
瓦当是中国古建筑屋檐上的重要构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保护屋檐椽头免受雨水的侵蚀,而且也对建筑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瓦当之所以具有美化屋檐的功能,主要原因在于瓦当当面的图案装饰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不同,瓦当的图案和文字也有不同的美学内涵。
瓦当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瓦当形状以圆形为主,形式单一,装饰功能不强。
瓦当在秦汉时期发展较为鼎盛,有“秦砖汉瓦”一说。
秦汉时期的瓦当以形式丰富多样著称,当面图案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绳纹、动物纹、植物纹、葵纹、涡纹、云纹等。
汉朝瓦当制作的工艺达到了顶峰,纹饰的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四神”瓦当、文字瓦当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崇尚自然,这一时期的瓦当纹样以卷云纹为主,富有时代特征[1]。
隋唐时期出现了琉璃瓦当,当面纹样主要有饕餮纹和莲花纹。
宋代瓦当式样以兽面纹为主,对建筑屋顶进行保护和装饰。
明清时期,建筑屋顶随着官品序列分成了“大式”和“小式”两种工艺类型,不同的官职阶级有不同的要求,瓦当当面的色彩和纹样成了区分阶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图1)。
秦汉时期是瓦当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笔者以秦汉瓦当为例,根据瓦当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分析瓦当纹样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期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二、瓦当的文化属性瓦当是集合了绘画、雕刻、工艺技术等的一种建筑物构件,综合了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在保护屋檐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物的屋顶。
不同的瓦当纹样更是不同时期文化传统的凝结。
瓦当的主题广泛,图案灵活多样,纹饰精美,往往体现出时代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追求。
瓦当纹样多以比喻、象征等多种形式反映出当时的民风民俗和审美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
瓦当图案的形态与内容在秦代发生了转变。
秦王朝建立之后,国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有了巨大发展。
第23课 秦汉瓦当云纹(陕西)-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3课秦汉瓦当云纹(陕西)-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的第23课——秦汉瓦当云纹(陕西)。
这一课主要讲述瓦当云纹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绘制瓦当云纹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达成以下目标:1.能够了解瓦当云纹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瓦当中的应用;2.能够分析瓦当云纹的构成要素,并通过绘制加深对其的理解;3.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瓦当云纹的构成要素与应用;2.学生自主创作云纹图案;3.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云纹构成要素的理解;2.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讲述秦汉瓦当云纹的起源;2.介绍瓦当云纹在汉代陶艺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云纹的特征。
2. 展示环节1.展示陕西秦汉陶艺中的云纹构成要素;2.通过图像展示不同的云纹图案,让学生对云纹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环节1.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用铅笔画出基本的云纹构成要素;2.学生自主发挥,创作自己的云纹图案,鼓励创造力的发挥;3.学生用彩笔、水彩等颜料给自己的图案涂色。
4. 回顾环节1.回顾当堂课所学,让学生互相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图案和原题对比,对自己的作品加以适当的完善和改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瓦当云纹的构成原理和相关知识。
同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云纹,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果,还要注意学生在整个绘制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此外,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并保证教学过程中足够的时间。
【教学】瓦当教学设计
【关键字】教学《瓦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
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
瓦当不但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还有研究价值,历来为金石家、学者与收藏家所重视。
故宫、长城的辉煌与壮观可谓人人皆知,而一片小小的瓦当就蕴含着这么大的学问,孩子们也许从来不曾注意过。
因此,我把瓦当设置为校本课程沥粉画中的一课《屋檐上的艺术──瓦当》。
本课将拂去历史的尘埃,引导学生近距离欣赏瓦当纹饰艺术,感受华夏文明的魅力。
提高学生适形造型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究与热爱。
教学目标1.认识瓦当,了解瓦当的作用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
2.分析瓦当纹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沥粉工艺表现。
3.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瓦当纹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2. 瓦当纹饰的创新设计。
教学准备师:课件、剪刀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剪刀、胶水、红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师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在网上找了一个很有中国风的课件模板,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什么?”师:中国画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通过水墨就将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还有许多这样凝聚着古人的睿智的艺术,你还知道哪些?师:“没错!这些艺术都蕴含着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古代建筑的一砖一瓦中也都饱和着我国劳动人民艺术的想象力和智慧的光芒。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瓦当说起。
”2.揭题:二、讲解新授1. 小知识:师:你知道什么是瓦当吗?2.质疑:想要了解哪些瓦当的知识?共同分析归纳:瓦当的构图形式、表现内容、形状样式等。
3.欣赏:走进瓦当,感受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师:“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近距离欣赏瓦当,感受古老的华夏文明。
小学美术《秦汉瓦当云纹》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秦汉瓦当云纹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点:通过讲解秦汉时期建筑中瓦当的使用,突出其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瓦当云纹的图案构成:分析瓦当云纹的常见图案,如云纹、龙纹、凤纹等,并讲解其象征意义和构图规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习,我们了解了秦汉瓦当云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新课讲授环节,可以加入更多互动元素,如让学生现场演示线条的运用,以便加深他们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3.在成果展示环节,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秦汉瓦当云纹的基本概念。瓦当是古代建筑中用于装饰屋檐的一种陶制品,而云纹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云纹象征着祥瑞、吉祥,它在秦汉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展示秦汉时期瓦当的实物图片,分析其云纹图案的构成和寓意,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图案构图: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无法很好地把握图案的整体布局,导致作品失衡。
举例:
-线条运用难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运笔的节奏和力度,使线条既有流畅性又不失力度。
第23课秦汉瓦当云纹(陕西)
秦汉瓦当的作用?
瓦当是我国古 代建筑用瓦的重 要构件。瓦当又 称"瓦头",指的 是陶制筒瓦顶端 下垂的特定部分。 起着保护檐头的 作用,也增加了 建筑的美观。
你发现了它们什么共同特征?
在瓦当上你发现了什么图案?
秦汉瓦当的韵律美
云纹瓦当一般在圆当面上作四等分,各饰一卷 曲云头纹样。
变化较多,有的四面对称,中间以直线相隔, 形成曲线和直线的对比;有的作同向旋转形。这 样图纹的瓦当,富有韵律美感。
谢谢观赏
时抬置 光头身 深见屋 处瓦檐 诉当下 流 年
……
屋檐上的文化秦汉瓦当云纹学习目标一了解秦汉瓦当的形状样式和作用感受云纹瓦当的艺术魅力二知道瓦当云纹的纹样样式和表现内容以及中心对称骨式的经营方式三尝试运用云纹图案制作中心对称的瓦当云纹图案
屋檐上的文化----秦汉瓦当云纹
学习目标
一、了解秦汉瓦当的形状样式和作用,感受云纹 瓦当的艺术魅力 。 二、知道瓦当云纹的纹样样式和表现内容、以及 中心对称骨式的经营方式 。 三、尝试运用云纹图案制作中心对称的瓦当云纹 图案。
除了云纹图案你还发现了什么图案?
火眼金睛---它们属于什么对称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艺术实践
用你喜欢的纹样表现出瓦当云纹图案。 1.仔细观察云纹纹样的特点,用陶泥
捏塑一个云纹图样。 2.注意画面构图饱满,及与边框的连
接。
椽檐陶韵 ----瓦当展
青龙 白虎 朱雀 神武
秦汉瓦当的艺术魅力
秦汉瓦当的造型 优美,布局端庄美观, 经营位置得体,具有 突出的思想内涵,是 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 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秦汉瓦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秦汉瓦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秦汉瓦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瓦当的艺术价值,也对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汉瓦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以其精美纹样与独特形式的完美结合而著称。
这些瓦当的纹样题材丰富,种类繁多且各具特点,主要归纳为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文字纹样四大类。
这些纹样不仅寓意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极具装饰艺术价值。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秦汉瓦当的纹样特点,将其融入到服装设计中。
例如,可以在服装上采用具有秦汉风格的图案设计,或者在细节处理上参考瓦当的造型和线条。
此外,还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和创新理念,将瓦当的纹样进行分解和重组,创造出新的服装元素。
在保留纹样神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和时尚潮流趋势相结合,将瓦当纹样这一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女装中。
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使我国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更是对现代女装的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秦汉瓦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服装的艺术价值,也可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汉代瓦当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汉代瓦当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汉代瓦当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构件之一,具有很高的装饰和实用价值。
在汉代,瓦当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本文将从一个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对汉代瓦当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汉代瓦当的种类汉代瓦当主要分为下面几种:1.平瓦瓦当:具有平直、厚实的特点,主要用于墙体上的装饰和防水。
2.角瓦瓦当:与平瓦瓦当的区别在于,角瓦瓦当具有棱角分明的形状,更具有装饰效果。
3.脊瓦瓦当:位于屋顶的两侧,呈锯齿状,用于防止屋顶渗水。
4.特殊瓦当:包括装饰用瓦当、功能用瓦当等,如凤凰瓦、龙瓦、斗拱瓦等。
二、汉代瓦当的制作工艺汉代瓦当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流程:1.原材料处理:瓦当制作的原材料主要是泥土和石膏粉,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筛选、清洗、晒干等步骤处理,以保证品质。
2.制坯:将处理过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通过压制、切割、修整等步骤,制成坯体。
3.刻花雕刻:瓦当的惟妙惟肖的装饰图案和雕花是制作中最困难的环节之一。
通常由熟练的手工艺人员使用刻刀、雕刀等工具精心雕刻出来。
4.晒制:制成的瓦当需要晾晒,以保持其干燥度和硬度。
5.烧制:瓦当晾晒后,需要进行烧制,将其变得更加坚实和耐用。
在汉代,瓦当一般是采用炭火或柴火进行烧制。
三、汉代瓦当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1.墙体装饰汉代瓦当在建筑墙体装饰中应用广泛,除了作为防水、防潮的一种材料之外,还可以起到加强墙体强度和美化墙面的作用。
一般来说,瓦当的雕刻图案和纹饰设计多取材于传统文化,如吉祥图案、神兽图案、龙纹图案等等。
2.屋脊、屋脊檐设计汉代建筑的屋脊和屋脊檐设计采用了采用了丰富的瓦当元素,如拱形、冠状、扇形等多种瓦当。
这些瓦当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同时根据瓦当的不同形状,还可以帮助风向顺畅,加强屋顶、屋脊的稳固性。
3.斗拱装饰斗拱是汉代建筑中经典的建筑构件之一,斗拱中央和拱齿处通常会安装特殊古代的瓦当来装饰,如有蝠纹、凤凰、镇魂兽等等。
四年级美术下册《秦汉瓦当鸟兽纹》教案、教学设计
在情感态度上,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此,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瓦当鸟兽纹的绘制任务,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性化建议。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5)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创作中。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秦汉时期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中的瓦当艺术,激发学生对瓦当鸟兽纹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建筑是什么时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在这些建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装饰元素——瓦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汉时期的瓦当鸟兽纹。”
2.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瓦当鸟兽纹的构图规律和表现手法。
“我们来看这个瓦当图案,它是一只凤凰,凤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美好。这个图案线条简洁、优美,色彩搭配和谐。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构图主要采用对称的方式,使整个画面更加稳定、和谐。”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对瓦当鸟兽纹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瓦当壶”的设计与创作
浅谈“瓦当壶”的设计与创作作者:张群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1期摘要秦砖汉瓦,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与成就,其中“汉瓦”蕴含着汉代独特的瓦当造型艺术。
模仿古代器物造型是紫砂造型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在紫砂历史上不乏以“汉瓦”为艺术题材创作的紫砂作品,就如闻名遐迩的“曼生十八式”,其中就有“汉瓦壶”。
艺术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今人创作汉代瓦当系列的紫砂艺术作品,需从汉文化的深入了解为起点,方能在汉瓦历史造型上突破,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新的造型题材。
关键词紫砂;造型;汉瓦当紫砂艺术的特征就是融合其它文化,古代器物造型艺术的“移植”在紫砂艺术历史上由来已久,而其中“瓦当壶”为仿汉代瓦当式样,其造型独特,艺术文化特色鲜明。
秦砖汉瓦是名贵古玩,仿其制成的“瓦当壶”从清代中叶以来犹受文人推崇,若再配以名家之壶铭,意境更加古朴,格调幽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曼生的“曼生十八式”,其“瓦当壶”做工挺刮,壶体正面刻行书“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实为文人参与紫砂壶创作的艺术典范。
汉瓦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代建筑造型艺术的一个高峰,以此为艺术题材创作的紫砂作品,想要获得更多的艺术成就与突破,必须有着深刻与真实的汉文化研究经历。
“汉瓦”它绝不仅仅是一块细小的瓦片,它凝缩着汉代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的成就与风格,我们研究汉文化可以从它的发祥地入手。
1 “瓦当壶”设计之初与汉文化发祥地熟知中国历史,对于“楚汉争霸”这一典故基本耳熟能详,而作为这段辉煌历史的缔造者之一的汉高祖刘邦,他的故里就在江苏徐州,因此在中国当前旅游文化中流传着“两汉文化看徐州”的说法,而徐州也被认为是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
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它也被人称作汉文化之源,这绝不仅仅是因人而贵,不只是刘邦故里这一嘘头。
在徐州,古代汉文化遗迹多不胜举,其中以“楚王陵汉墓群”、“汉兵马俑”、“汉画像石馆”为代表的文化名胜,被称为“三绝”,名扬海内外,所以说徐州是汉文化艺术极为集中和典型之地,是汉文化之源。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摘要】瓦当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元素,在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瓦当的历史背景和定义分类,然后详细探讨了瓦当的材质和工艺特点,以及其装饰特征。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瓦当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和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运用,以及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总结了瓦当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给建筑带来的美感和文化传承与创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瓦当艺术的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为建筑设计师和艺术爱好者提供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瓦当、艺术特征、现代环境设计、历史背景、定义、分类、材质、工艺特点、装饰特征、应用案例、创新运用、现代建筑、结合、重要性、美感、文化传承、创新。
1. 引言1.1 瓦当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历史悠久的瓦当文化中,瓦当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
瓦当的形状、图案和色彩均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古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瓦当的装饰,人们可以窥见古代文明的瑰丽与智慧。
1.2 瓦当的定义及分类瓦当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元素,常用来装饰建筑屋脊、墙角等部位。
瓦当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同时也有防水、防潮的功能。
根据形状和材质的不同,瓦当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瓦当种类包括歇山瓦当、凸缘瓦当、凹槽瓦当等。
根据材质的不同,瓦当可以分为陶瓷瓦当、水泥瓦当、玻璃钢瓦当等。
每种类型的瓦当都有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和特点,可以根据建筑设计风格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瓦当类型。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瓦当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以实现建筑的整体美感和功能需求。
通过对不同类型瓦当的运用,可以为建筑带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视觉效果。
2. 正文2.1 瓦当的材质和工艺特点瓦当作为建筑装饰中常见的元素,其材质和工艺特点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当通常采用陶瓷、石材、铝合金等材质制作,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和抗风化能力。
秦汉瓦当纹饰对现代装饰设计纹样的影响
秦汉瓦当纹饰对现代装饰设计纹样的影响作者:李莹,张怡欢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24期一、秦汉瓦当纹样的艺术特点秦汉瓦当不管在结构上还是在装饰上都具有它自己特有的艺术展现形式以及它独树一帜的艺术蕴意。
在结构上,以中国特有的对称结构为主体,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美感。
独特的秦汉瓦当里所承载的艺术美蕴含了太多当代人们对生活的享受,秦汉瓦当的纹饰美展示了当代人们追求的独特性和民族感。
(一)结构特点在秦汉时代的瓦当构图中有着下列几类特点:对称结构更为稳重大气,重视均衡感,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理念;同心辐射结构有着旋转以及灵动之美,能够给人非常强烈的动力感,引人入胜;自由结构对比于上两种结构来说,更加具有变化性,充满灵气。
这些艺术构图表达形式让纹样的主题更加凸显,并且能够给人以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可以看出,瓦当纹样在有限的面积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其装饰艺术性对后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装饰特点秦汉瓦当纹样的意蕴美。
纹样的装饰艺术,不仅是对一个时期工艺水平的反应,更是对一个时代人们精神向往的探究。
秦汉瓦当纹样由“写实”逐渐转变为“写意”,由“具象”转变至“意象”,这个历史进程中突出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精神等特性。
从鹿纹瓦当纹样的写实与写意并用的表现手法。
鹿字谐音为“禄”,有着田禄之意,寓意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具有吉祥的含义。
秦汉瓦当纹样具有较为特殊的韵律美。
各类题材的瓦当纹样都采用了各类的艺术手法,具有灵活的造型。
二、秦汉瓦当纹样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再现在当代,秦汉瓦当的装饰纹样在不同领域都展现出了它特有的艺术美,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在建筑设计上还是在其他更多的设计领域中,秦汉瓦当装饰纹样都在以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对现代设计风及社会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秦汉瓦当装饰纹样的应用就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继承与发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形成我国特有的中国风,走向世界。
(一)在建筑设计中的再现秦汉瓦当艺术手法对现代建筑进行装饰,给现代文化墙赋予了一定的传统文化韵味。
秦汉瓦当教案设计
秦汉瓦当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秦汉瓦当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秦汉瓦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学习秦汉瓦当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样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秦汉瓦当的历史背景介绍。
2. 秦汉瓦当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样式。
3. 观察秦汉瓦当的图片和实物,分析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4. 制作秦汉瓦当的模型或仿制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秦汉瓦当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提问学生对秦汉瓦当的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3. 通过PPT或教材介绍秦汉瓦当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样式,包括材料、工具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观察分析:4. 分发秦汉瓦当的图片或展示实物,并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展示。
实践操作:6. 分发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制作秦汉瓦当的模型或仿制品。
7.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观察结果进行设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
8.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总结反思:9.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10.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观察分析环节的表现,包括对秦汉瓦当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描述是否准确。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设计创意和制作过程的完成度和质量。
3.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秦汉瓦当的理解和学习收获。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考察实地,深入了解秦汉瓦当的实际应用和保护工作。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他历史时期的瓦当艺术和文化。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提前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秦汉瓦当纹样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陶艺教学中秦汉瓦当纹饰的应用与再创造
作者:张在新
来源:《家长·中》2019年第06期
摘要:陶艺教学已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常见课程,作为一门有利于开发学生创作力、想象力、审美意识的艺术,应该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与拓展。
因此,在陶艺教学中引入秦汉瓦当纹饰,通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是发挥艺术这门学科对素质教育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陶艺教学;秦汉瓦当纹饰;初中美术
创新是一切事物朝前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陶艺教学的重点。
在初中的陶艺教学中引入秦汉瓦当纹饰,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传统纹饰的赏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特有的审美意蕴,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纹饰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一、陶艺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拓展视野
通过艺术类的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初中美术课上开设陶艺课程,一是为了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了解泥塑工艺的创作过程及多种多样美的创造空间。
在介绍作品的含义、起因、器型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审美的内涵。
在陶艺教学中将秦汉瓦当纹饰作为课程拓展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带领学生穿梭时空感受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意图,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民族传统风格的熏陶,进而在以后的陶艺创作中有更多创作的可能,还能在相关文科的学习上产生极强的兴趣且易于理解。
(二)提供个性化表达空间
许多心理学相关的研究表明,学生期间是培养个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黄金阶段。
首先,在教师开展陶艺教学的时候,课程环节的设计要结合秦汉瓦当的纹样特色,通过陶艺的形态、色彩以及材料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陶艺的创作手法,并以多媒体展示,或去博物馆游览的方式,为学生分析秦汉瓦当纹样的元素,以直观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然后,在学生的创作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引导他们将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发挥出来,通过亲手创作陶艺作品,保留自己的个性与想法,把想象力的空间打开,在实践中既感受到秦汉瓦当纹饰的魅力,又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美的感受。
(三)培养自信,耐心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