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补充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补充文章:
陕北,歌的高原
我喜爱欣赏陕北民歌。那委婉的《绣荷包》,那缠绵的《走西口》,那含情脉脉的《蓝花花》,那意趣盎然的《三十里铺》,常把我的情思牵往那质朴而佼美的高原。
在萦绕于沟壑山谷间的黄土小路上,毛驴儿驾着车子前行着。驴铃叮当,车儿悠悠,赶车人轻甩着红缨缨鞭子,扯嗓子唱起了《脚夫调》。于是,歌声和辙印、蹄迹,便撒在那弯弯小径上了。
山峁上,站着个牧羊少年。他倚着羊铲,俯瞰着山坡上浮动的羊群,又抬眼望见秋空中的大雁,驮着白云从头顶飞过,便顺口唱出一曲《信天游》来,要让大雁捎上高原的歌,寄到远方去。
雨天,雪天,庄稼人不上地了,或是在傍晚,秋夜,土窑脑畔上炊烟袅袅。那些婆姨、女子们聚在了一起,纳鞋底、挑花,嘻笑一阵,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对花》。或者,一个人儿在土坑上、窑窗下,织布,纺线,缝补衣裳,轻轻地哼起了《盼五更》、《送大哥》。她们用歌儿,寄托着心底的爱恋和对生活的信念。
而在黄河滩上,听到的则是船工们雄浑的《船夫曲》。歌手们有着黝黑发亮的脸和纵横深邃的皱纹,有着健壮魁梧的身板,在与激流恶浪搏击着,呐喊着。那高亢的船工号子,溶在了波涛里,撞击在河岸上,回环在群山和峭壁之间,是怎样的磅礴、壮美!这里有如公园荡舟的愉快,更多的是带有饱满的劳动情绪。
在山沟里,可以听到粗壮的《打夯歌》。这劳动的歌声,更有着与劳动相适应的节奏特点。四个人持着一个木桩或石硪,领头人掌握着方向、速度和力度。一呼众合,号子声声,木桩或石硪上下飞动,其节奏铿锵有力。歌声,在集中着、组织着力量,调整着情绪的变化。而这歌声,本身又是人民在劳动中所创造的。其节奏的音型,是自然的,和谐的,其情感是朴素而真挚的。内容又是在不断翻新,而充满时代的鲜活气息。
到了正月扭秧歌的红火日子里,在日常生活中脍炙人口的,更多的便是那些优美、隽永的传统情歌。这纯朴、诙谐又幽雅的情歌,是昨天、前天的高原儿女们,用爱的心,蘸着蜜糖和苦汁作就的。有如新女婿赶脚去到定边一带驮盐了一走便是许久,少妇孤守空闺,难免伤感,坐在织布机上,便边飞梭织布,边唱出了内心的情思:“脚踏踩杆手搬扣,我与哥哥没盛够”。还有如那“羊羔上树吃柳梢,拿上个死命和你交。鸡蛋壳壳点灯半坑明,烧酒盅盅掏米也不嫌来穷”,充满对封建旧礼教的反抗情绪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还有如那“五谷子,田苗子,数上高粱个高;一十三省的女儿,数上蓝花花好”,形容心中女子的美丽,其形象新鲜生动,既朴素又感人。这些情歌之中,又有多少爱的传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现
了多少勇敢、美丽的灵魂,以至在今天仍被流传着,陶冶着高原儿女们的情操和风韵。
这里,曾是一块苦难的土地,留下了凄清悲凉的《揽工调》。这里,又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产生了《刘志丹》、《骑白马》。在这高原的晨曦里,由一位普通庄稼人吟出的“东方红,太阳升”,已从山沟里传遍全国,以至宇宙太空,大洋彼岸。
这里,确是民间音乐艺术的宝库。最近,仅榆林地区为《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选送的民歌,就有千余首之多,堪称精华荟萃,是够浩如烟海的了。今天的歌,明天的歌,也正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孕育着,诞生着。陕北,歌的高原啊!
学习导航:
1、文中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歌唱场景进行了描写?
2、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文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片土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章划分成三部分,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都写到了哪些陕北民歌?哪些段落既写出了唱歌的时间、环境,又写了唱歌人的活动和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穿插了不少作者对陕北民歌的议论和评价,在这些文字下面画横线。
思路导航:
1、(在黄土小路上,驾着毛驴儿车子前进着)、(牧羊少年站在山峁上依着羊铲)和(庄稼人不上地了,那些婆姨女子们聚在了一起)
2、读完全文,我觉得:陕北可的确是歌的高原。你看:不管事进行在黄土小路上,还是
放养在山峁上,有人就有歌声。不管是平常的日子还是喜欢喜庆的日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用歌声表达他们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念。真是名副其实的歌的黄土高原。
3、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陕北是民间音乐艺术的宝库,那里的地用歌声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对生活的信心,那块土地上几乎到处都在孕育着、诞生着歌。太美了
4、(1)第①段,写作者喜爱欣赏陕北民歌。
(2)第②~⑧段,写各种人在不同场合所唱的陕北民歌。
(3)第⑨段,写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的宝库。
5、如:“她们……信念。”“那高亢……情绪。”
6、窑洞里妇女们的歌和优美、隽永的传统既写出了唱歌的时间、环境,又写了唱歌人的活动和心情。
向日葵
冯亦代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以3900万美元的高价,在伦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钟爱的画。
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这幅同名而布局略异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有天在陕西南路街头散步,在一家白俄经营的小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陈列着一幅梵•高名画的复制品。梵•高是19世纪以来对现代绘画形成颇有影响的大师,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高的精致复制品。
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如今得了这幅画便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至寂寞。以后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高短暂一生的传记。他只活了37岁,半生在探索色彩的颠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虽然到死后很久,才为人们所承认。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