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教学内容分析:

㈠教学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方针。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五幅插图,说明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以及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㈡教材内容精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倡导提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拥护。

㈢重点难点剖析: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然后逐渐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

二、教法教具运用:

1、利用条理的板书体现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2、提供各类史料、影视资料和图片,训练学生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3、利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突出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四、板书设计结构: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友好(苏联)与封锁(美国)

2、提出:1953年,周恩来

3、发展: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内容:求同存异

3、影响: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五、教学整合过程

㈠导入新课: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那么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

㈡讲授新课:组织学生阅读“导入框”内容,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1、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为什么不许美国代表与中国代表握手?(朝鲜战争期间,中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侵朝的美军打得焦头烂额,被迫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受到严重打击。所以杜勒斯十分敌视中国。)

2、那位史密斯实在抑制不住对周恩来的敬佩,采取什么举动表示自己的心情?(抓住周恩来的胳膊摇晃,然后笑咪咪地走开。)

引导学生思考:周恩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参加了哪些著名的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谈判和国共重庆谈判)

教师导入:在建国时,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他在外交战线上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也包括那些暂时处于敌对状态下的人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可以分解为以下小题目提问、回答。)

⑴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⑵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

结合教材的《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插图、小字内容以及前面学过的内容补充说明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友好关系,以及对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影响。

⑶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教师然后说明为什么苏联和美国对于新中国的态度截然相反: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领导者,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

教师过渡:为了打破这种封锁,新中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终于打开了局面。

2、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缅甸、印度)教师然后补充说明当时印度和缅甸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这些原则的意义怎么样?(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2、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是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都反对殖民主义的侵略,但因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利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

3、在上述情况下,周恩来作出什么贡献?(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4、根据“动脑筋”: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他坚决执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航向。)

5、指导学生讨论“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这个方针不但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然也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周恩来在外交工作中机智幽默的外交故事,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周恩来外交才干的直观认识。

㈢知识小结:利用板书知识结构进行小结

㈣巩固提问:为什么说周恩来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

⑴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⑵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⑶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总之,周恩来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外交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周恩来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

六、课外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周恩来外交的故事。

2、集体观看电影《周恩来》。

七、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