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问题情境,开启成功课堂之门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育目的在于育人,教学不应只是“授人以鱼”,而应是“授人以渔”。数学学科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之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课堂的活力?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及精心引导,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实现了新课程要求的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什么是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条件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环境,是学生产生学科学习行为的条件,是一种学习情境。它是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的恰当程序的冲突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思维定向的一种情境,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求知欲,以其求知热情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所以说,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2.创设问题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并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是以技术素养为课程核心展开的,需要在教学心智活动和操作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分析,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计算机所特有的跳跃性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学好信息技术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研究计算机科学的能力。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与思考,学会学习的一种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3.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3.1 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情境来源于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是一种特殊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提高学生智力与能力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学习实际,所以在课程中部分内容可采用实际问题情境来创设。
如学习文字输入方法时,我采用的问题情境是由学习委员拿出一本中学生杂志,告诉大家学校要求本周每班要出一期电子版阅读周刊,现在需要把这本杂专上的两篇文章输入到电脑,我就提问学生如何才能最快的把这篇文章输入电脑呢,有学生回答是让输入文字快的同学输入杂志内容,有的同学说可以采用扫描方法,通过提问与总结最快的方法,我恰当地导入了OCX文字识别软件及其应用;接下来我又让学习委员拿出两篇手写稿的文章,提问同学们,这篇文章用扫描的方法好不好,经过刚才的实践同学们回答,手写的不太好识别,那还有什么方法呢?我就提示同学,我们都在电脑上录过音,能不能把文章通过录音录入到电子文档,由此展示出问题及方法,学习了word2003的语音录入及语音录入软件的使用。再如,在讲
声音的编辑与处理时,我通过播放两首不同的彩铃音乐让同学们聆听,并让同学们比较出彩铃音和原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由此引出了声音的剪辑、效果设置、录音等声音处理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乐于完成任务。
3.2 创设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梯度及难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即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不能完全解决,即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探索。
例如,我在讲图像处理时,我展示了我小时侯的一些黑白旧照片,这些照片大都被弄脏或有裂纹,这些照片通过我处理后,接下来任务中给同学们展示出被修补的照片,给衣服变颜色的照片,替换背景的照片,设置相应滤镜效果及文字的照片,通过我一步步设置问题情境,抓住同学们好奇的心理,成功地完成图像的选取、复制、粘贴、修补,旋转、调节色彩、图层样式、文字及滤镜等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学生也能通过这些例子举一反三,能制作出有创意的计算机图片作品,完成的作品质量相当高。
3.3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认知冲突,理解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问题学生认为是想当然的事情,没有想过去了解,或者教师讲过后学生也不一定记得,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习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才能真正的从本质上了解问题的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网络模块双绞线制作时,我让同学分组操作连接两台电脑以实现文件共享,我发给每组的双绞线在制作时故意做成排线是错乱的,在同学们联网设置好后还是找不到另一台计算机,不能实现文件共享,这时同学们开始着急并找原因,同学们平时很少注意到线的问题,只认为自己的设置有问题,这时我用图片展示了双绞线连接排列的两种方法,双机直连的网线最好使用交叉线,学生通过学习,动手制作进而掌握了交叉线、直通线的连接方法、及使用设备,并了解了双绞线的每条线的作用不同,有的用于发送,有的用于接收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全面地了解有关双绞线的知识,并且学会了制作不同类型的双绞线,每组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本节课问题情境的设计在学生思维活跃时,学习兴趣高涨时,操作突然“卡壳”时才适时地引入双绞线的新知,达到较好的效果。
3.4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新颖性、趣味性、创造性。
信息技术课比较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并且目前也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营造创作动机,不仅是学习的动力,而且也是创造的起点。
例如在讲授“VB程序设计”时,适时地发送给学生我利用VB制作的有学校背景及显示时间日期的计算机器让他们练习使用;给他演示驾车旅游的最短路径问题;学生们感觉很有趣,对计算机的功能如此强大,而操作简单感到十分惊讶,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创造的学习欲望。
3.5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整合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更加有利用于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魅力。
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在设计问题情境引入任务时可以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帮助梳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在网页制作中,我呈现住届学生制作的主题网站,如红树林的保护、珠海百岛之游、珠海历代名人探访等精美贴近生活的网页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创作动机。利用学生学习网页制作活动课和其他课程(如历史、地理、学校与周边社会的信息环境等)来组合,并协调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自然、深入社会、体验人生、珍惜生活,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但问题情境的设计还是主要着眼于达成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4.设计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