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考研笔完整复习知识点(可打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锡良[古代汉语] 考研笔完整复习知识点(可打印)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 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 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 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 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 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 复习范围: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 复习办法:
A. 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 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 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
A.按音序排列;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张玉书,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按部首排列,共214 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

叶音法:认为为了押韵可以暂时改变读音。

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
否定。

4. 《汉语大字典》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在五万六千个左右。

5. 查检古代汉语和典故,最常用的是《辞源》《辞海》。

两书用的都是部首排列法,
214 部。

先解释单字的字义,再解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

6. 《辞源》是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7. 《辞海》是综合性辞书,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以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古代词语和典故只收录比较常见的,释义也比较简单通俗。

8. 《助字辨略》的作者是刘淇,收字470 多个,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9.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收字160 个,全书分10 卷,按古声母排列。

10. 《词诠》作者是杨树达,收古汉语虚词500 多个,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诗词曲语词汇释》。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
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3. 记住六书的概念及例字。

象形:日、月、鸟、鱼、鹿、羊指事:上、下、亦、本、末会意:步、逐、门、莫、牧形声:杞、问、物、江、裹假借,难、权、而
难:本义“鸟名”,借用作“难易”的难;
权:本义“树名”,借用作“权衡”、“权力”的权;而:本义“胡须”,借用作表示语法关系的连词。

4. 什么是“亦声”?
忘:本义“不认识,没记住”。

5. 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6. 隶书: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7. 汉字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结构、笔势8. 异体字含义及分类:
含义: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

第一类是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的字。

第二类是一个字常见,一个字罕见。

9. 异体字分歧情况:
①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

涙:形声字泪:会意字②意符不同。

③声符不同
④意符声符都不同。

剩:从刀,乘声。

⑤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如:“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等;(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
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
“完备”,现在是“应当”。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

分为两类:一类是词义范围的差异;另一类是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1)词义的扩大。

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睡:古代指坐着打瞌睡,现在指一般的睡觉。

(2)词义的缩小。

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

(3)词义的转
移。

暂: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今义指不久、时间短暂、暂时;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

3.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
意义褒贬不同、意义轻重不同 4. 从意义褒贬不同的情况看:(1)古代是褒义,现在
是贬义
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现在是“走狗”。

(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
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

(3)有的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谤:古代指“批评评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

4.从词义轻重的情况:
(1)古义轻,今义重。

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
意思,后来是“诛杀”的意思
(2)古义重,今义轻。

如“感激”,古义是“愤激”的
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

5.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消息:古代是“消长”的意思;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我们现在所谈的只是有
语言文字材料所能证明的本义。

2.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
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历来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入手探求词的本义,东汉人许慎就是这样做的,他的《说文解字》就是一部讲本义的书。

而他讲本义的办法是分析字形。

3.如:“斤、戒、刃、適、臣”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另有“臣、望、临、卧”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

斤:象形。

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

戒:会意。

本义是戒备。

刃:指事。

本义是刀刃。

适:形声。

本义是“往、到……去”。

臣:象形。

本义是竖目之形,表示眼睛的形状。

望:会意。

本义是往远处看。

卧:会意。

本义是闭目睡觉。

4.所以,探求词的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材料来加以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

5.什么是引申义?
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6.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
7.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

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

8.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

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
任:本义是“抱”,引申为“担东西”,
第一组:由“担东西”引申为“担子”,再引申为“责
任、任务”,再引申为“委用、任用”,再引申为“听凭”。

第二组:由“担东西”引申为“担当”,再引申为“担保”,再引申为“信任”。

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①具体到抽象:网:本义是“用网编织成的捕鱼或鸟状的工具”,引申为“广泛搜求”。

踵:本义是“脚后跟”,引申为“继承”。

②个别到一般:
市:本义是“做买卖的地方”,引申为“整个城市、都市”。

特:本义是“公牛”,引申为“男性配偶”,又引申为“杰出的人才”。

五、词类的活用(一)定义: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二)分类
1. 使动用法:
(1)动词使动用法(2)形容词使动用法(3)名词适当用法
2. 意动用法
(1)形容意动用法( 2 )名词意动用法
3.名词用作动词
4. 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

译为:向、在+名(2)表示工具或依据。

译为:用、依照+名
(3)表示对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名+的态度(4)表示比喻。

译为:像+名+一样
1. 使动用法
(1)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质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兼语句)结构的内容。

格式:主语+使+宾语+名、动、形
例:a.齐使田忌将而往。

《史记•孙膑》(注:“使田忌将”是递系结构。


b.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膑》(注:“将孙膑”是使动用法。

)(2)分类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

A.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b.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注:使死生)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B.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可省略宾语。

例: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节士》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所以用使动。

例:a.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十三年》(亡:使郑亡)
b.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鸿门宴》(活:使之活)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起义》(忿恚:使尉忿恚)
d.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柳宗元《封建论》(痛:使之痛)
“可以扩展为动补结构“救活”。

③古代汉语里,递系结构和动补结构比较少见。

B.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例: a.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天论》
(注:不能病-不能使之病)
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注:烧而走f烧而走之)
C.古代汉语里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例:a.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子路从而后》
c.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汉书•武帝纪》
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最主要)。

②破读。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b.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贝y天下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
c.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贾谊《过秦论》
d.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f.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意动用法
(1)定义: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格式:主语+认为+宾语+名、

例: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一》(意动用法:主观认为)
b.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劝学》(使动用法:客观命令)(2)分类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格式:主语+把+宾语+看作+名例:a.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b.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c.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柳宗元《封建论》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
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格式:主语+认为+宾语+形
例:a.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
c.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天论》
d.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韩非子•五蠹》
e.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f. 渔人甚异之。

陶潜《桃花源记》
3. 名词用如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3)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例:a.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b.范增数目项王。

《史记•鸿门宴》
c.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城朔方城。

《汉书•武帝纪》
e.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三戒》
f.阴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②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例: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史记•项羽本纪》
b.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膑》
c.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徐宏祖《游天都》(三)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活用为动词。

①主谓结构。

格式:名+名一名+动
例: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起义》
b.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②动宾结构。

格式:名+名f动+名例:a.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
b.擅爵人,赦死罪。

贾谊《治安策》
c.面山而居。

《列子•汤问》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辅助性代词)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所+名f所+动
例:a.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起义》
c.世之所高,莫若皇帝。

《庄子•盗跖》
d.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晁错《论贵粟疏》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能愿动词+名、形f能愿动词+动
例: a.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b.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d.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庄子•盗跖》
e.厌(厌:堵塞)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

《荀子•修身》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副+名-副+动
例:a.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西门豹治邺》
c.不足生于不农。

晁错《论贵粟疏》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形+代词-动+代
例:a.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

《荀子•儒效》
b.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晁错《论贵粟疏》
c.既臣大夏而君之。

《汉书•张骞传》
d.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6.名词后面用介宾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介宾结构-动+介宾结构
例:a.请勾践女女于王。

《国语•勾践灭吴》
b.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史记•商君列传》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而+名-(动)+而+动
例:a.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荀子•天论》
b.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c.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盐铁论•相刺》8.名词后面有"者",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者-动+者
例:a.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沈括《梦溪笔谈》
b.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
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少见)
(1)表示方位或处所。

译为:向、在+名
例:a.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山海经•夸父逐日》
b.大月氏复西走。

《汉书•张骞传》
c.范睢至秦,秦王庭迎。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d.蜀太守以下郊迎。

《史记•司马
相如列传》e.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汉书•高帝纪》
(2)表示工具或依据。

译为:用、依照+名
例:a.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c.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三国志•华佗传》
d.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
起义》
(3)表示对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名+的态度例:a.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三》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鸿门宴》
c.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史
记•韩信破赵之战》
d.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膑》
(4)表示比喻。

译为:像+名+—样
例:a.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一》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c.雁鹜行以进,平立。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d熊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
人焉。

柳宗元《熊说》
e.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1)古今用法一致: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用在动词前。

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2)古今用法不一致:“日”、“月”、“岁”等作状语。

①用“而”或“以”连接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

译为:在……的时候。

例:长驱至齐,晨而求见。

《战国策•冯客孟尝君》②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
“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

译为:“岁岁”、“月月”、“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③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日、月 +形、动。

译为:“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一月月地”。

例: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④表示对往事的回溯,用在句首。

译为:“往日”或“从前”。

例: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国语•晋语》
六、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主: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这在古今是一致的。

(二)次: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

这有如下四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4.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1.疑问代词作宾语
(1)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a.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b.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c.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d.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
罕》
面。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2)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

例: a.先秦:先生何以幸教寡
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b.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c.秦后(拟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d.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e.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f.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氓》
古:凭什么?(凝固形式)今:为什么?
例:a.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b.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古:像什么(前期)?怎么样(后期)?(凝固形式)今:怎么样?
例:a.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一》
b.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
子•梁惠王上》d.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例:a.使归就戮于秦,以
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b.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三》
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

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b.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C.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否定代词“莫"。

(1)用否定副词
“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但如果出现宾语,而且又是代词,同样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

《墨子•非攻中》
(2)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但也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即这两种情况并存。

前置:
a.吾爱之,不吾叛也。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b.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c.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d.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孟子•许行》
e.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f.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经•魏风•园有桃》
g.不前置:有事而不告我。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h.夫不恶女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j.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管子•封禅》k.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前置:
a.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

《汉书•李广传》
b.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
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彼不我恩也。

柳宗元《童区寄传》
e.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不前置:
汉果不击我矣。

《汉书•赵充国传》①即使是否定句,但宾语不是代词。

例:a.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b.未绝鼓音。

《左传•鞌之战》
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为王。

《战国策•齐策一》
②宾语是代词但不是否定句。

例: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在否定句中,具有称代作用的名词,而不是代词。

例: a.若不许君,将焉用之。

《左传•昭公四年》
b.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庄子•秋水》
3.宾语用代词复指
(1)此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放在动词前面的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起强调宾语的作用。

例:a.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维四方。

维:保护)。

《诗经•小雅•节南山》
b.将虢是灭(将灭虢),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c.今吴是惧(惧吴)而城于郢。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d.吾以子为异之问(问异),曾由与求之问(问由与求)。

《论语•先进》
e.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有何后)?《国语•勾践灭吴》
(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明显。

例:a.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

《左传•宣公十二年》
b.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唯视利)。

《左传•吕相绝秦》
c.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忧其疾)。

《论语•为政》(2)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有
两种情况:①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
“是”。

例:a.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谓我)矣。

《左传•宣公二年》
b.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谓斯)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c.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亡是)也。

《论语•阳货》
种凝固形式。

例:a.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谓是)政令行。

《荀子•王霸》
b.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谓此)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以不带其他宾语单独形成一个分句。

例:a.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

《左传•宣公十六年》
b.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②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

例:a.维叶莫莫,是刈是濩(刈是濩是)。

《诗经•周南•葛覃》
b.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寡人问是)。

《左传•齐桓公伐楚》
4.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去三回”、“看两遍”),古代汉语有两点不同:一是一般不用动量词,二是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刖。

例:a.又与之遇,七遇皆北(遇七)。

《左传•文公十六年》
b.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设九),子墨子九距之。

《墨子•公输》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反)。

《列子•汤问》
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

在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把数词移到句尾作全句的谓语,并在其前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词语成为全句的主语。

例: a.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三辞让),终不肯受。

《战国策•赵策三》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举)。

《史记•鸿门宴》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定义: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判断句中的“是”叫做判断词
(也叫系词)。

(二)分类
格式:主语+谓语+也
例:a.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
b.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
c.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
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