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和挑战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特发性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发生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IBD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饮食、遗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等因素,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其临床治疗还缺乏特效的药物和技术。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逐渐成为IBD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克罗恩病和UC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发病机制,总结了干细胞治疗IBD的临床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特发性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发生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和其他慢性IBD。既往IBD主要发生于欧美发达国家年轻成年人,多见于女性[1]。近年来,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增多和人口的老龄化,IBD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中国虽然仍是IBD 低发病地区,但调查表明过去30余年国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快速攀升[2,3,4]。据预测,至2025年,中国可能会有150万例IBD患者[5]。鉴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IBD发病率有可能会持续增长。目前IBD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现对近年来IBD的发病机制和特点及临床干细胞治疗情况等进行综述。
一、IBD的临床特点、病因和相关发病机制
不同类型的IBD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如反复肠道出血、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易疲劳等。其中克罗恩病病变可涉及从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系统,而UC则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除了肠道症状外,IBD还可出现诸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关节炎等临床表现。此外,IBD患者还易发生结肠癌、冠心病、骨质疏松症、静脉血栓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发症。
通常认为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遗传易感因素、免疫因素、肠道微生态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IBD的发病过程,其中免疫因素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在IBD发病进程中,饮食习惯改变、抗生素的使用和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等引起肠道菌群和微生态发生改变,进而触发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分产生过激的免疫反应,同时伴有抗炎症免疫调节的缺失。然而,确切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特异性免疫反应可能在IBD病理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辅助性T细胞1、17产生过多的炎症细胞因子诱导了肠道上皮炎症细胞浸润和急慢性肠炎。研究发现,克罗恩病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1、17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增多,而UC患者则是辅助性T细胞2分泌过多炎症细胞因子。无论是UC还是克罗恩病患者,肠道组织中浸润的抗炎性调节性T细胞水平均降低,也是致病因素之一。IBD发生和发展与体内免疫反应异常的关系密切,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治疗IBD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IBD临床治疗存在的问题
IBD是一种临床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
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6]。治疗药物主要以免疫抑制剂为主,这些药物多通过抑制促炎症信号通路,纠正肠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达到缓解疾病、维持正常生活质量的目标。然而,当前治疗药物只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病情[7],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是IBD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8],特别是MSC,不仅能够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炎症和抑制纤维化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分泌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和血管生成,还具有致免疫耐受潜能,其应用前景广泛[9]。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搜索关于干细胞治疗IBD的临床注册研究有96项,其中22项已经完成;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方面有80项,已完成20项;在UC方面有16项,已完成2项。
三、MSC治疗IBD的疗效和安全性
MSC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包括具有再生能力、定向迁移到炎症病变部位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因而能够在抑制机体炎症的同时恢复免疫平衡[9]。干细胞治疗IBD的优势包括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疗效较持久、较少复发和出现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10]。文献报道,MSC治疗克罗恩病相关肛周瘘的治愈率为53%~59%,并发症发生率为13%~19%;单独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31%~82%,并发症发生率为31%~79%。与手术治疗相比,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相关肛周瘘不仅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而且治疗效果比较稳定、重复性高,便于改善临床预后。
前期临床试验评价了应用自体或异体MSC治疗IBD的短期和长期疗效[11]。Darvadstrocel是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第1个治疗肛周瘘的干细胞疗法药品,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了该药物治疗107例难治性克罗恩病相关难治性复杂肛周瘘的效果,结果显示在第52周随访时,治疗组56.3%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对照组为38.6%,P=0.010)。最近,Furukawa等[12]完成了darvadstrocel的单臂开放Ⅲ期临床试验,没有发现MSC治疗的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2019年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指南总结了多项干细胞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认为应用异体来源的MSC治疗克罗恩病相关复杂性肛周瘘安全、有效。随后临床研究还关注了长期随访数据,例如在MSC治疗后第52周随访时,发现50%以上的患者治疗有效,且临床疗效可以维持到第156周,也没有发生肿瘤和异位组织形成等潜在的不良反应[13]。Ciccocioppo等[14]报道了在克罗恩病相关的瘘管内注射自体骨髓来源MSC,通过在治疗后1、2和4年随访发现患者瘘管无复发率分别达到88%、50%和37%,而且未观察到不良事件。有meta分析总结了23项研究,纳入696例参与者,其中4项为随机对照试验,在接受MSC治疗的患者中有80%实现了克罗恩病瘘管闭合;MSC组瘘管闭合率为64%,而对照组仅为37%;MSC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对照组为24%),复发率为0[10]。这些结果表明在克罗恩病病变局部注射MSC不仅安全,而且可能有治疗效果。
关于给药途径是否影响MSC的疗效,前期临床研究表明克罗恩病肛周瘘管局部疗效较好,而管腔IBD采用全身给药似乎更合适,不过目前还没有